热门关键字:
当前位置 :| 主页>艺术丛谈>

建议传承潮阳电影之乡的文脉

来源:潮阳民艺 作者:际云 时间:2013-03-07 Tag: 点击: 2

 

际云
    在中国的现代电影史上,潮阳(现包括潮南)出了三位重量级的人物——郑正秋、蔡楚生、伊琳。他们各自在电影史上,写下了壮丽的篇章,从而使潮阳也被世人誉为电影之乡。
    郑正秋出生于1889年,祖籍为潮阳成田上盐丁村。原名郑芳泽,号伯常。他是中国电影事业的开拓者,我国最早的电影编剧和导演之一。青年时期,他积极从事新剧评工作。1913年,他涉足影坛,编剧并参与导演了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1922年,他又与张石川等创建明星影片公司,担任编剧、导演。在当时拍摄条件非常简陋、艰苦,又缺乏经验的条件下,他编导了《劳工之爱情》、《玉梨魂》、《姊妹花》等共53部影片,为中国电影史谱写了伟大的一页。
    蔡楚生是潮阳铜盂神仙里人,出生于1906年。1925年,在汕头参加店员工会,组织进业白话剧社,担任戏剧演出的编剧、导演、演员,并试写文章和绘画。1929年到上海,后入明星影片公司,任郑正秋的助理导演和副导演,协助拍摄了《战地小同胞》等6部影片。1931年夏,加入联华影业公司,正式担任编剧、导演。1933年,参加中国电影文化协会,被选为执行委员。1934年,编导影片《渔光曲》,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轰动影坛,创造了当时中国影片卖座的最高纪录。影片在1935年2月举行的莫斯科电影节上获得“荣誉奖”,成为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
    伊琳原名许崇琪,曾用名林其,1915年出生于潮阳深沟乡。少时随母亲到上海,后当上英文打字员。1937年,加入上海救亡演剧第三队,进行抗日宣传。次年辗转到延安,入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学习。后任山西晋东南太行山“鲁艺”分校戏剧系主任教员、八路军前方总部实验剧团团长、陕甘宁抗大总校文工团艺委会主任、《延边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延边话剧团团长。这期间,他先后创作了《大保嫂》、《百团大战》等剧本。解放后,他和吕班合作导演了北京电影制片厂第一部故事片《吕梁英雄》,并任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珠江电影制片厂副厂长等职。
    从上资料可以看出,这三位大师对中国电影事业所做的贡献,将是永远值得我们珍视和铭记的。然而,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他们的名字正在逐渐被淡化,许多年轻人根本不知他们的名字。而潮阳这电影之乡的历史文脉,也正在日趋式微。
    这三位大师之中,除了蔡楚生颇受重视之外,郑正秋和伊琳就少人提起了。在棉城文光塔下,有一尊蔡楚生的半身铜像,形象栩栩如生。铜像额头饱满、头发中分,鼻梁挺直而嘴角刚毅,眼镜背后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深邃而犀利。铜像落成于1987年,基座镌有邓颖超的亲笔题词:“蔡楚生先生是中国进步电影的先驱者!”铜像后面的碑墙,有由夏衍撰文、吴南生手书的“蔡楚生同志之碑”碑文。在神仙里,蔡楚生故居也受到地方政府的保护。蔡楚生铜像和蔡楚生故居均已列入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然而,仅仅将蔡楚生铜像和蔡楚生故居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是不够的,尤其对传承潮阳电影之乡的文脉是远远不够的。笔者认为,从广义来说,文脉就是一个民族的魂脉。具体到某一地方,就是这个地方的命脉。一个地方没有自己的文脉,在各种文化的激荡和碰撞中就会被别的、比自己文化上更强盛的地方所融合和同化。我们潮人之所以绵延数千年而不绝,就是因为地方文明没有中断,自己的文脉没有枯竭。因此,我们必须将这三位大师的事迹捆绑为一体,然后进行大力宣传,这既可为今后中国电影发展提供借鉴,更好地弘扬中国电影文化,又可推动汕头文化大市建设,进一步传承潮阳乃至大潮汕的历史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