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四姑,她从小心灵手巧,早年虽没有直接参与剪纸,但少年时期看到母亲搞剪纸,默记于心。50多岁时因民俗活动(主要是拜妈祖)需要,凭记忆母亲的剪纸技法而搞起剪纸。50多岁开始操刀仍剪出一手好作品,深受群众喜爱。她主要从事民俗供品加工制作,有不少乡民向她定做供品,为使供品美观大方,便根据要求将剪纸作为供品装饰,这为她自身剪纸艺术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她的作品主要用于“妈生”(天后诞)祭祀粿品、五牲的饰花。如甜粿、酵粿中间贴圆花,四周间贴四只蝴蝶和四个寿字,此类饰花属粗花;团粿中间贴四合花(四朵组成),四周柱面贴四身戏曲人物或八仙人物,四人物间贴四花鸟,柱体上下边沿贴花边,此饰属细花。
土改清理“封资修”物品时,许文琴在清理品中捡些剪纸图样收藏起来,图样有戏曲人物、八仙、果花等,这成为她剪纸部分图样的来源。
曾有作品参加各级展览,并被省美术馆收藏。汕头电视台曾拍摄其剪纸镜头并播放。
晚年的许文琴剪“花仔”不用打样稿,信手剪出的“花”样仍是十分美丽。她的剪纸富有地方特色,线条整洁流畅,匀称柔美。2004年8月5日,我们采访她时,看到她所用的一把剪刀剪嘴至剪眼1.2厘米,剪长9.5厘米,肚宽6.5厘米。
许文琴后又将剪艺传给女儿许璇玲。许璇玲的剪纸风格基本与母亲相同,作品曾多次参加市(县)展览。
资料整理:马东涛、林祥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