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马东涛  剪纸  刘锡标  22期  周文广
当前位置 :| 主页>民艺动态>

传承红色基因 强化爱国教育

来源:潮阳民艺 作者:际云 时间:2025-09-16 Tag: 点击: 2

 

潮阳民间艺术学会“民间艺术潮汕行”第37次活动

近日,潮阳民间艺术学会“民间艺术潮汕行”第37次活动顺利开展。在该乡乡贤顾问张立群的带领下,部分艺友前往潮南港头农民协会旧址(张族祖祠)进行参观学习交流。此次活动意义非凡,艺友们不仅深入学习了张族祖训,更在这片承载着红色记忆的土地上,接受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洗礼。

港头农民协会旧址坐落于胪岗镇新中村委会旁,其前身是港头乡张氏一族的祖祠,也称二世祖祠。这座古祠历史悠久,始建于南宋度宗四年(1268),迄今已有 700 余年的历史。岁月的沉淀让它在时光的长河中愈发厚重,而在近代中国革命的浪潮中,它更是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1927年,港头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这座祖祠中成立了港头农民协会,并组建了赤卫队,积极参加工农革命军。从土地革命时期到艰苦卓绝的抗战时期,再到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时期,港头农民协会始终以此为据点,运筹帷幄,部署和指挥当地群众开展了一系列英勇的对敌斗争,为革命的胜利贡献了重要力量。2014年,港头农民协会(张族祖祠)凭借其重要的历史价值,被公布为汕头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这既是对它历史地位的肯定,也为后人缅怀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提供了宝贵的场所。

张族祖祠的建筑结构极具特色,完美呈现了潮汕古祠堂的建筑风格和艺术魅力。步入大堂,那块上书 “张族祖祠” 的牌匾庄重肃穆,而牌匾背面刻着的“公艺遗风”四字,更是蕴含着深厚的家族文化底蕴。“公艺”指的是张氏先祖张公艺,他的故事在张氏家族中代代相传,成为家族精神的重要象征。

《唐书・孝友传序》中详细记载了张公艺的事迹:张公艺家族九世同居,家族和睦,堪称典范。唐高宗到泰山祭祀时,曾亲临他的居所,询问家族能够和睦相处的秘诀。张公艺没有用言语正面回答,而是提笔写下了一段“百忍歌”。唐高宗看后深受感动,不禁流下眼泪,对张公艺大加赞赏,并赏赐了他许多锦帛。这段历史让张氏后人倍感骄傲,以至于每每有人问起他们的姓氏,他们往往会以“百忍家声”作答,既彰显了家族的文化传承,又显得颇有品味。

《百忍歌》的内容丰富,其核心主旨是劝人克制怒气,以忍让为根本,倡导“退一步海阔天空” 的处世哲学。这对于人们修身养性、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非常现实的教育意义。也正因如此,“百忍歌”被张氏一族奉为祖训,历经数百年的岁月流转,一直流传至今,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张氏后人。

此次“民间艺术潮汕行”的参观学习活动,让艺友们在触摸历史脉络、感受建筑艺术的同时,更深刻领悟到了革命精神与家族文化的融合。革命旧址所承载的红色记忆,让爱国情怀在每个人心中激荡;而张族祖训中蕴含的处世智慧,也为大家的修身养性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这样的活动不仅丰富了艺友们的文化生活,更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了爱国教育,让红色基因和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得以传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