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马东涛  剪纸  刘锡标  22期  周文广

从“好人、坏人”谈开去

来源:潮阳民艺 作者:陈燕娟 时间:2009-05-22 Tag: 点击: 2
  生活就像万花筒,她孕育了无数生灵,造就了形形色色的人物,有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人杰,有阻碍社会进步的罪人。倘若简单的划分,便有好人与坏人。按一般的逻辑:好人做好事,坏人做坏事。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到底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很难辨清!要说他(她)好人嘛,有时却做出让人不可思议的事情来;要说他(她)坏人嘛,有时却让人捉摸不透,此等好事偏出之其手。这大概便是哲学所说的“矛盾论”吧!说实在的,生活中没有完全绝对的东西!就其人性本身来说吧,倒是没有多大差异,但后天的生存环境,学识修养等因素的影响,因而造就了各色各样的人格。
  我国第一个颇有建树的女皇帝武则天,在几十年的封建统治中,可谓是好中有坏,坏中有好。她集智慧、美貌、胆识于一身。为了达成统一天下、高枕无忧的心愿,她下了一道圣谕:无论官民人等,凡是敢上京告密者,都有赏赐。结果,从密信中惩罚了某些作奸犯科者,同时也枉杀了不少无辜者,包括她自己的亲生骨肉。原来她这一政策的出台,被那些别有用心的政敌甚至身边的子侄、宠臣等所利用,最终不得不划上一个不很圆满的句号。这从电视剧《武则天》、《大明宫词》等有关内容可见一斑。但是,客观地说,武则天在过去的众多封建统治者当中,确实是个了不起的皇帝。她为当时的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以至感化了她的政敌后人上官婉儿。后来上官婉儿心甘情愿地抛开个人恩怨,忠心耿耿侍其左右。
  史称“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在当时的同僚眼里,也是好坏参半。他是辅佐宋王安邦的宰相,向皇帝出谋献策是他的职责,“王安石变法”便是他的杰作。但此法一旦实施起来,有如逆水行舟,步履维艰。因此法一变,损坏了不少封建官吏的个人利益。试想,要从过惯奢侈豪华生活的贵族老爷们手里夺回部分土地或财产,他们能欢迎你吗?能说你是个大好人吗?个别明白事理的同僚,明知王安石此举完全出之公心,但也不敢公然站出来做个支持者,只能是暗自感叹:做好人难,做好事更难啊!
  从一些文学作品或民间传说中了解到,北宋名臣包文拯(俗称包公)是一位万民敬仰的好官。他铁面无私,秉公办案。如潮剧《包公铡侄》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不过,他也是一个活生生的凡人,不能超脱得所说的话所做的事都是绝对正确,绝对标准!其一生一世未必都是做好人做好事。看过潮剧《包公错断葫芦案》者,便有所感触:好人有时也有过失啊!看过《血洒天涯》(八十年代的影片)者,则有这样的感慨:坏人未必没有良知发现之时。剧中的反面人物徐元,耳闻目睹到抗清名将张煌言的英雄壮举深受百姓的拥戴,而对自己的行为却深恶痛绝,这时徐元似有醒悟,只见他自愧自责,诚恳地请求百姓宽恕,并从以后的实际行动中为当地百姓办点实事好事。但开始人们不理不睬,一点也不信任他。这令徐元心灰意冷,暗将自己与张煌言对比,更感到罪责难赦,于是在天涯拔剑自裁。虽说结局可悲,倒也看出其情真意切,是丑恶灵魂中的一个闪光点。
  其实,从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重性,即正反两方面,人也如此。某些人在你的眼里是个十足的坏蛋,而在他人的心中却是个大大的好人。如此反差,到底谁对谁错,不能妄下结论,应从客观实际出发……
上一篇:玩“玩具”玩出火
下一篇:关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