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当前位置 :| 主页>潮阳非遗>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报告

来源: 作者: 时间:2009-10-10 Tag: 点击: 2
 
一、基本情况
汕头市潮阳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濒临南海,东晋隆安元年(公元397年)置县,1993年4月撤县设市(县级),2003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区划变更分设潮阳区和潮南区,划归汕头市管辖。区划调整后,潮阳区辖文光、棉北、城南、金浦4个街道和海门、和平、谷饶、贵屿、铜盂、河溪、西胪、关埠、金灶等9个镇,有727个农村基层组织,其中村委会202个,居委会93个,区划面积674.67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21平方公里,总人口150多万人。 
  (一)地理位置及气候
  潮阳区地处广东省东南沿海,紧靠北回归线,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区内年平均温度21.5℃,年平均日照时间1000—3000小时,日照率为48%,年平均降雨量为1721mm,年平均相对湿度80% 。潮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日照充分,雨量充沛,气候温和。 
  (二)自然条件与资源 
  潮阳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资源。境内丘陵、平原相间,河渠纵横交错。全区有耕地20多万亩,山地30多万亩;有矿泉水、花岗岩、石矿场等资源矿种;海岸线长,滩涂池塘多,海淡水养殖面积218公顷,年产量达2.2万吨,近期可开发利用的浅海面积3.6万亩;农产品主要有香蕉、三棱橄榄、乌酥杨梅、玻璃油甘、珍珠鲍鱼、膏蟹等;劳力资源充裕,全区拥有劳动力69万人,其中产业工人20万人;旅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100多万人;民资民力、侨资侨力丰富。 
  (三)基础设施 
  潮阳有较完善的基础设施。目前,经过潮阳区境的主要公路有324国道、深汕高速公路,省道S234线和S237线,区主干道、镇道全部混凝土化,全区295个行政村实现通机动车,基本形成以城区为中心,区通镇二级路,镇通镇三级路标准的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拥有国家一类口岸的潮阳港和内河良港关埠港,潮阳港已建成5000吨级集装箱码头、3000吨级油码头和5000吨级小船泊位;全区有火力发电厂1座,220千伏变电站1座;有各类学校324所,有医疗卫生机构24家。 
  (四)悠久的历史 
  潮阳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素有“海滨邹鲁”之称。英歌、剪纸、笛套音乐被誉为民间艺术三瑰宝,潮剧、木雕、石雕、稿末塑等传统工艺和贵屿彩街路棚、谷饶祭社等民俗文化活动,在海内外享有盛誉。文物名胜众多,是汕头市旅游景点最多的区城,区内现有古迹和旅游景点100多处,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莲花峰风景区、大峰风景区、灵山寺、文光塔、曲水流、东岩、西岩、大北岩、古雪岩等名胜远近闻名,其中莲花峰风景区属国家AAA级风景区,汕头新八景之一。 
  (五)经济发展概述
潮阳区是广东省著名侨乡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侨乡优势得到发挥,雄厚的外资给潮阳区的经济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历届党政领导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潮阳区的基础设施已形成规模,道路交通,港口码头,供水供电,电信金融等硬件设施配套齐全,为各方来潮投资的客商提供了优越的投资环境。目前,全区拥有乡镇企业3000多家,形成纺织服装、日用化工、五金电子、文具、塑料、音像等支柱产业。潮阳的经济正朝着健康的方向快速发展。
二、普查工作总结
潮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重视下和上级文化部门的指导下,根据国务院、文化部有关文件的精神和上级的有关要求切实开展工作。做到领导亲抓,部门负责,村镇配合,广泛发动;克服了资金匮乏,人才缺乏的困难;全面摸查,掌握重点,历时二年多,基本完成了普查工作任务,形成了一套汇编、一本资源分布地图集、一个资料档案室和一个网站,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截至2009年9月底,共掌握资源项目线索245条(内含113条子项目),已完成80条(内含21条子项目);掌握项目传承人线索165条,已完成115条。两项线索合计410条。在资源项目线索和项目传承人线索中,潮阳民间艺术“三瑰宝”的英歌舞、笛套音乐和剪纸这三个国家级项目占了较大的比例。其中英歌舞队伍57支,已完成17支(即17条子项目),英歌舞传承人25名,已完成11名(即11条项目传承人);笛套音乐(含潮州音乐)队伍56支,已完成4支(即4条子项目),笛套音乐传承人49名,已完成37名(即37条项目传承人);剪纸传承人55名,已完成31名(即31条项目传承人)。
(一)组织和保障
一是制订普查方案,建立非遗保护工作机构。根据上级对非遗普查的要求,结合我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的特点,制定《潮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方案》;确定区文广新局社文艺术股作为普查主要工作机构,并确定参加普查的工作人员。去年以来,先后成立了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席会议制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专家组;初步建立起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在此基础上,各镇(街道)相应建立起以文化服务中心为主的非遗普查工作机构,全区各村(居)委宣传委员作为普查信息员,负责辖区内的“非遗”普查工作、提供信息,取得良好效果,获得大量信息。
二是做好培训工作,为全面普查打好基础。根据普查工作的要求,组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员先后二次参加汕头市举办的“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培训班”,在此基础上组织各镇(街道)文化服务中心主任进行培训。确保每个普查员都能够充分认识非遗普查的意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具备了一定的普查知识,能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全面性、代表性、真实性作为普查的指导原则,在普查工作中以马克思的唯物观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生、发展以及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出现的种种现象。
三是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社会的力量搞好普查。此次由区文广新局社文艺术股负责完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得到“汕头市潮阳民间艺术学会”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会员积极提供线索,发挥了积极和重要的作用。“学会”会员遍布城乡,平时对潮阳各种民俗活动、乡土风情、民间艺术有着一定的研究,也积累了一定的资料。在此次的普查活动中,区普查工作人员根据“学会”会员提供的大量资料加以汇集、整理、归类、甄别,去伪存真、去粗取精、集腋成裘,极大的丰富了有关的材料,对我区非遗普查起了很大的作用。
四是经常深入基层,掌握第一手资料。在非遗普查过程中,区文广新局职能部门充分发挥作用,除了协调指导各镇(街道)、村(居)的普查工作,及时掌握信息,做好记录,整理归档外,还根据调查员报送的信息以及平时了解的情况,经常深入到基层,进村入户,与有关的老艺人面谈,在面谈的过程中发现深层次的有价值的资料。如下乡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革命老区西胪镇尖山村的英歌队,是一支历史悠久,原生态保存最好的队伍。整个村人口中,从六、七岁小孩到年近古稀老人中的男性,都会舞英歌,都参加平时的训练,而且这支队伍的服装、道具、动作、队伍的构成都保留了最原始的状态,对于研究潮阳的英歌舞历史、沿变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下乡普查的过程中,还发现海门镇历史悠久、艺术价值较高,但现已濒危的“车鼓舞”、“贝雕”等民间艺术,这些都对做好今后的传承保护工作起了一定的作用。
五是突出普查重点,摸清“非遗”“家底”。经过努力,目前基本摸清了潮阳全区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价值、现状等情况。从分布来说,主要是分布面广,潮阳各镇均存在着丰富的“非遗”资源,尤其是英歌舞、笛套音乐、民间剪纸,各乡各里均有艺人存在;从价值来说,潮阳“非遗”主要具有历史价值、学术价值、美学价值、实用价值和社会价值五个方面;从现状来说,潮阳“非遗”处于濒危和半濒危状况的较多,不少是依附民俗活动而存在。
(二)基本做法
潮阳悠久的人文历史和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这里的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其丰富,非常有特色。据初步普查统计,全区有一定档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50多项,其中比较突出和有影响的除了潮汕文化瑰宝“潮剧”之外,还拥有早就被誉为“潮阳三瑰宝”的英歌舞、剪纸和笛套音乐,同时还有其它诸如街路棚、香稿塑、活景屏等独具特色的优秀民间艺术。多年来,我们充分发挥优势,积极主动,大胆创新,采取综合措施,在保护、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遗产,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上下功夫,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主要采取以下八项措施:
一是发挥优势,突出重点,认真规划。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区的部署和潮阳文化工作的实际,2004年初,区文化局党组就开始反复广泛征求意见,集思广益,突出重点,形成了《做强做大民间艺术“三瑰宝”,精心打造潮阳文化品牌工作方案》,对进一步保护、传承和管理好英歌、剪纸和笛套音乐三大优秀民间艺术作了具体的规划。实践证明,这一规划能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文化创新,发挥潮阳文化优势,选准了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重点,切实可行。今年4月9日,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调研组到我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利用”的专题调研,潮阳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广新局局长陈振通向委员们汇报了我区近年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管理方面所做的工作,以及今后的工作计划。调研组成员在听取汇报之后,对我区文化部门在非遗保护方面所做的工作予以充分肯定。     
二是成立专门研究机构,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和社会的力量。潮阳区具有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了更好地发掘、整理、保护、传承潮阳的优秀民间艺术,2005年6月,成立了“汕头市潮阳区民间艺术学会”,云集了各方面的民间艺术精英和专家学者、热心人士,建立了一个发挥群众智慧和社会力量,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弘扬优秀民间艺术的良好平台,是迄今为止潮阳档次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群众组织,已经并将继续发挥着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三是精心组织策划,成功将“潮阳三瑰宝”申报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5年下半年,国家开始启动“申遗”工程,在潮阳当地党政和省、市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高度重视,全力以赴,成功地抓住历史性机遇,将优秀民间艺术“潮阳三瑰宝”——英歌舞、民间剪纸、笛套音乐3个项目全部列入首批省级和国家级“非遗”代表作名录。2006年6月,广东省文化厅杜佐祥副厅长莅潮文化调研时,称赞潮阳文化部门首批“申遗”工作非常主动非常出色,指出一个县级单位首批就有3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遗”,这在广东乃至全国都是少有的,希望潮阳要倍加珍惜和努力,努力促进3个国家级“非遗”项目的更好保护、传承和弘扬、发展。
四是全力配合区委宣传部编辑出版《潮阳民间艺术“三瑰宝”丛书》。该书于2006年10月出版发行,比较详细和全面地反映潮阳民间艺术“三瑰宝”的渊源、现状和传承发展,专业性与普及性并重,既可用于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又适合一般读者阅读,对进一步传播好潮阳民间艺术“三瑰宝”十分有利,非常有意义。时任省委副书记的蔡东士同志还特地出席了丛书的首发仪式。
五是广泛开展经常性群众文艺活动,不断促进优秀民间艺术的繁荣发展。从2004年开始,我们与区委宣传部先后联合举办了以“魅力潮阳”、“活力潮阳”、“和谐潮阳”、“文化潮阳”、“春满潮阳”和“春暖潮阳”为主题,以优秀民间艺术的游行、展示展演为主要内容和形式的6个迎春文艺系列活动,既丰富活跃了节日群众文化生活,又全面促进了“潮阳三瑰宝”的繁荣和发展;此外,我们还精心组织专题性的群众文艺活动,强力推进“三项国家级非遗”的传承和弘扬。2005年春节,我们组织9支队伍共500多人参加的英歌大展演、大游行活动,既有男英歌,又有女英歌,还有少年英歌,充分展示了潮阳英歌的风采和魅力;同年,我们又举办“庆国庆潮州音乐花会”,有10多支民间音乐队伍参加了比赛,对潮阳笛套音乐进行了一次大检阅、大促进;2007年春节,我们首次将英歌舞、剪纸、笛套音乐3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一起登台亮相,通过文艺游行、文艺广场演出和现场剪纸表演等形式,向家乡人民作了全面汇报。
六是热情支持引导民间民俗文艺活动,充分依靠群众的智慧和社会力量搞好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首先是充分肯定、高度评价以弘扬“双忠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贵屿“街路棚”,积极帮助其申报列入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其次是谷饶镇把以祭祀方式纪念“宋朝大元帅”的民俗活动,定为“谷饶民间艺术节”,从而充分开发利用了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再次是2006年春节,区宣传文化部门将棉北后溪片区为弘扬“妈祖文化”而准备的大型民间文艺游行队伍,请到中心城区先行进行文艺游行活动,给当地群众尤其民间艺人以极大的鼓舞。
七是积极支持帮助民间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充分展示潮阳特色文化艺术的风采和魅力。近年来,潮阳有不少民间文艺队伍经常应邀参加各种省际和全国性文艺活动,名声远播。比较突出的有2支队伍:一支是棉北后溪英歌队。该队2005年应邀参加在广州举行的“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岭南民间艺术节汇演”,获金奖;2006年参加在深圳举行的“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闭幕式,载誉而归;2007年参加“第四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获优秀表演奖和“网上人气最旺”的殊荣。另一支是民营企业家陈桂洲先生组建的东信文艺协会笛套音乐演奏队。该队2005年参加“广东省民营企业文艺汇演”,获金奖,名列榜首;2006年参加“第八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倍受上海新闻界、音乐界和国内外观众的欢迎和好评。
八是不断完善规范管理机制和传承保护机制,逐步建立长效机制。去年以来,根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关规定和省政府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有关要求,我们在全市率先建立了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联席会议制度,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专家组,同时进行了全区性“非遗”普查,着手建立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继续申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这都有力促进潮阳的“非遗”保护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轨道。
(三)主要效果
一是人民群众传承保护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大提高。每当春节前后民俗活动旺季,潮阳各地许多民间文艺队伍都会登台亮相,大展风采。例如,谷饶镇去年清明节举行的“谷饶民间文化节”,就有英歌舞、笛套锣鼓、醒狮舞、踩高跷、布马舞、腰鼓舞、扇舞、民间武术、弦管乐、炮囊、彩旗、标旗、小八音、曲艺小品、潮剧等15种民间艺术形式、约90多支民间文艺队伍、1.1万多民间艺人参加,有数十万民众参与这一民间艺术盛会,其对文化和经济、社会各方面的促进作用不可估量。又如今年3月7日,潮阳城区举行纪念“双忠圣王”民俗春游活动,这次活动是历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其间,潮阳的几个双忠圣王庙都有自己的英歌、醒狮、标旗等表演队伍,队伍绵延几公里,几千名民间艺人和群众参加了文艺大游行。途经之处,万人空巷,是一次丰盛的民间传统文化大餐。英歌舞是游行队伍的开路先锋,快、慢、中板多种风格不同的表演队伍,咚锵有力、富有节奏感的锣鼓声为“英歌之乡”打开了欢乐之门,也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潮阳英歌舞、富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优秀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弘扬,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同样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潮阳笛套音乐是文艺游行活动的主角,汕头东信集团的笛套音乐演出队伍整齐庞大,乐器品种齐全,一直在游行活动中最受瞩目。潮阳的标旗队在潮汕的标旗游行中独具特色,原来的六人抬的大标旗改为车载,使游行队伍更加整齐划一,除传统的潮州大锣鼓队、醒狮队外,今年新增了少年武术表演、海门的活景(实人)演出,麒麟彩车、标旗彩车等多种形式,使潮阳街头到处是洋溢着欢乐喜庆的人群。潮阳“双忠圣王”的每次出游,历来是潮阳民间的一件盛事。拜祭“双忠圣王”的活动,已逐步演化形成以“双忠”英雄为楷模,以“忠义报国”思想为核心的“双忠文化”,起到了弘正义、聚民心、鼓斗志、促和谐的作用,并培育了潮阳人与众不同的性格特征,激发了爱国爱乡的情怀。
与此同时,潮阳初步形成了“潮阳潮声丝竹社”、东信文艺协会、棉北后溪理事会和区文化馆等一批“三瑰宝”传承培训基地,涌现了棉北后溪180人、城南凤岗120人和铜盂镇新桥小学60多人的青少年笛套锣鼓队,这些队伍年龄都在20岁以下,最少的8—9岁。2007年春节,时任省委副书记的蔡东士同志观看了棉北后溪青少年笛套大锣鼓“180艺儿贺新春”精彩表演之后,大加赞赏。近年来,潮阳三大优秀民间艺术还加强了对外艺术交流,积极参加各种比赛评奖活动,喜讯频传,屡屡得奖。比较突出的有棉北后溪英歌队、东信文艺协会笛套音乐演奏队和潮阳“潮声丝竹社”等3支队伍。民间剪纸方面也硕果累累。仅2007和2008年,区文化馆先后组织参加了4次全国性、国际性剪纸大赛和剪纸艺术展,就有27名剪纸艺人获奖,其中金奖4名、银奖5名、铜奖6名,优秀奖12名,获得空前大丰收。“潮阳潮声丝竹社”的创办人林立言先生,由于他在笛套音乐方面的艺术造诣和所做出的突出贡献,获得了一系列殊荣,先后被命名为“广东省优秀民间艺术师”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二是形成了三大文化品牌,潮阳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力大大提高。在潮阳各级党政和上级宣传文化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全体文化工作者和众多民间艺人的精心培育、保护和共同打造,潮阳三大文化品牌已经形成,并不断地做强做大。1996年以来,潮阳先后被国家文化部、省文化厅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英歌艺术)之乡”、“广东省民间艺术(剪纸艺术)之乡”、“广东省民间艺术(笛套音乐)之乡”。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潮阳三瑰宝”又全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去年,潮阳又有4位优秀民间艺人被省文化厅和文化部命名为省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三是地方各级党政和上级对潮阳特色文化的关注、重视和支持程度大大提高。潮阳区委区政府2005年初就明确把“弘扬优秀历史文化,精心打造潮阳文化品牌”作为加快建设文化大区的主要任务,并在换届和每年一度的工作报告里,用一定的篇幅充分肯定了区文化部门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方面所做的工作。省、市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对潮阳近年来在这方面的工作也给予充分肯定和表扬。2007年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上,市局要求潮阳局在会上作专题发言,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经验做法。去年,我局荣获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集体”的称号,都给我们以极大鼓舞和鞭策。
(四)主要问题
当前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面临着种种挑战,形势不容乐观。改革开放以来,潮阳党政虽大力支持,投入一定的资金,进行挖掘、整理、保护,但仍然存在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社会加速向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原有的传统农耕社会形成的文化形态和方式迅速瓦解与消亡,民族民间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平台日益减少;
二是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依附于民俗活动,存在着群众性、自发性和业余性的特点,由于种种原因,传承群体的发展同样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三是大多数传承人年事已高,传承过程力不从心。青年人则因心静不下来,加上要掌握技艺的方法有一定的难度,而不愿意学,因此有些项目将会随着老艺人的去世而消亡。如潮阳的香稿末塑,自1958年至今,有多件作品获省、市奖励,其中的《二老弈棋》还被省工艺美术馆收藏。香稿末塑老艺人黄斯毅先生,2006年被汕头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民间艺术守望奖”,2008年被省文化部门授予“广东省民间文化杰出奖”,然而,今年76岁的黄老先生却为找不到被传承人而苦恼。
四是缺乏资金,没法对全区“非遗”进行全面地挖掘、深入地研究、系统地整理,以致一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被湮没。
五是未能实行生产性保障,合理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虽然近些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更多人重视,但是缺乏领军人物进行资源开发利用,实行生产性保护,走产业化道路,因而“非遗”保护工作缺乏内在动力,步伐前进不快。
 
三、资源现状分析
(一)总体状况
潮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据我们初步普查,现已掌握132条资源项目线索,已完成普查59项(不包括21个子项目)。其中民间文学31条,已完成4项;民间美术2条,已完成2项;民间音乐2条,已完成2项(包括4个子项目);民间舞蹈4条,已完成4项(包括17个子项目);戏剧2条,已完成2项;曲艺7条,已完成7项;民间手工技艺24条,已完成13项;生产商贸习俗24条,已完成8项;消费习俗4条,已完成3项;人生礼俗9条,已完成3项;岁时节令1条,已完成1项;民间信仰9条,已完成8项;民间知识8条,已完成3项;民间体育竞技5条,已完成1项。这些资源潮阳大部分镇(街道)有所分布,其中分布面广,且有一定影响力的是潮阳民间艺术“三瑰宝”之英歌舞、笛套音乐和剪纸,几乎每个镇(街道)都有这三方面的人才,并且有一定数量的队伍。我们这次普查,共搜集到线索有英歌队伍57支,英歌传承人25名,笛套音乐(含潮州音乐)队伍56支,笛套音乐传承人49名,剪纸传承人55名。其中资料比较丰富齐全的有英歌队伍17支,英歌艺人11名;笛套音乐队伍4支,笛套音乐艺人37名;剪纸艺人31名。
然而,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多来自于民间,基本是依赖民俗活动而生存,民间有民俗活动时,便由乡里理事会组织参加,平时没有活动,艺人们便各自为生活而奔波。一些民间手工技艺,都由于属于辛苦活,而且工值低,因而也呈现出后继乏人的景况。相对较为活跃的倒是一些民间信仰活动,这些活动民间自发性强,参与者众,愿意出钱出力者多,因而越来越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现象,与此同时,也激活了其它优秀民间艺术和民间手工技艺。但总的来说,潮阳目前仍有相当数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处于濒危和半濒危状态。
(二)资源价值与特色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人文积淀,使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价值及浓郁的地方特色。
其价值主要表现在:
一是历史价值。如英歌舞为古傩文化的遗存,又融合了北方大鼓子秧歌舞,对研究古代民间文化以及南北文化的交融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笛套音乐是中原鼓乐的遗存,对追溯中国音乐历史提供了活的化石。
二是学术价值。如笛套音乐属多乐章套曲结构,这种结构大型、复杂庞大、发展完整,富有逻辑性,体现了多乐章与套曲的特点,被中央音乐学院曹正教授誉称为“盛开在岭南永不凋谢的华夏正声”;剪纸则蕴藏着大量有文化历史价值的图腾符号,是一种处在原生态的文化现象,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原生态的民俗文化信息,对研究中华文化的发源和潮汕地区先民的历史及民俗文化,提供了一个取之不尽的宝库。
三是美学价值。如英歌舞有强烈的锣鼓节奏,间有叱咤风云的吆喝声,配以刚劲、豪迈雄浑的舞步,表现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场面,充满阳刚之气,是力的表现、美的展示,从节奏的张力中带给人们审美的满足;剪纸则注重美的内涵,其“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体现了潮汕人儒雅的人文素质。
四是实用价值。如笛套音乐美妙而纯净的乐风乐韵,能使好乐之士在聆音察理于潜移默化之中发挥了间邪存诚的音乐教化作用;英歌舞在民俗活动中,起着纪念先贤、祝颂丰年、祭祀神灵、驱鬼逐邪的作用,且能锻炼身体,满足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剪纸可以用于美化与装饰,同时担任着教化礼仪、宣扬美德、歌颂生活的传媒作用。
五是社会价值。抢救、保护、传承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整个粤东地区乃至全国的文化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构建和谐社会都将产生重要的作用。
其特色主要表现在:
一是具有浓厚的民族传统性。如英歌舞起源于古傩礼图腾崇拜并派生出古傩舞,属汉族民间情绪舞蹈,是中华民族民间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如笛套音乐从大笛吹奏的方法到奏出的音色都有别于其他地方,富有潮阳自己的地方特色——“潮阳味”。由于潮阳人语音较重,丹田有力,读谱与方言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而方言的本能转化,又必然使读谱者把读谱时的语音本能地注入吹奏时的乐音,从而使这“潮阳味”的地方特点形成了强烈的地域性。
三是具有较强的民俗依附性。从英歌舞、笛套音乐、剪纸到其他民间手工技艺等,许多是伴随着民俗活动的产生而产生,形成与发展同民俗活动的强弱成正比,依附性很强。
(三)保护规划
在进行“非遗”普查,全面摸清家底的基础上,我们将充分发挥优势,积极主动,大胆创新,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大力度做好“非遗”的传承、保护和管理工作。
一是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争取各级政府重视,发挥广播、电视、地方媒体的作用,加大宣传引导力度,进一步增强全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爱护、保护意识,最大限度地激励、调动全民传承保护的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
二是完善保护规划,建立保护机制。坚持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使我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进一步有效保护、传承和发扬。对列入各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要通过命名、授予称号、表彰奖励和资助扶持等方式,鼓励代表作传承人(团体)进行传习活动,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传承后继有人。
三是建立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要通过制定评审标准并经科学认定,建立潮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根据上级规定,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同级政府批准公布,并报上一级政府备案。
四是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档案。对于重点项目,特别是濒危项目的传承人传艺活动,要争取全过程进行录音、录像,整理存档,以免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五是建立“非遗”传承人(传承单位)的认定和培训机制。通过资助扶持等手段,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传播。同时,培养一大批热爱传统文化、专业知识精湛、具有奉献精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
六是做好非物质文化进校园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是传承,希望在未来。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争取把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作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基地。
七是继续认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通过普查,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区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并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数据库,然后编印《潮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总汇》。
八是继续作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通过普查、整理,将一批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继续进行向上申报,争取能够列入市级、省级、国家级的“非遗”名录,使其得到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合理开发利用。
九是合理开发利用“非遗”资源。充分利用潮阳三个国家级“非遗”项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力,认真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和模式,采取有效措施,合理开发利用,促进传承和保护。同时,积极扶持帮助民间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充分展示潮阳特色文化艺术的风采和魅力。
十是建立“三瑰宝”的传承基地。潮阳民间艺术“三瑰宝”——英歌舞、剪纸、笛套音乐是我区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我区三大文化品牌,建立好传承基地,充分调动传承人的积极性,才能使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弘扬。
十一是拍摄“潮阳民间艺术‘三瑰宝’集成”光碟。全面系统地介绍展示潮阳优秀民间艺术的风采和魅力,进一步扩大潮阳文化的影响力,提高潮阳知名度。
    十二是争取经费保障。根据国务院和国务院办公厅的指示,争取地方政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四、存在问题与保护工作思路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缺少专业技术人员。目前,我区所有的“非遗”普查员都是兼职的,专业技术水平不高,普查工作很难按照验收标准圆满完成任务。
二是缺少工作经费及必要的办公设备。今年区财政决定拨出5万元“非遗”保护专项经费,但尚未到位,且杯水车薪。
(二)今后保护工作思路
近几年来,虽然我们在“非遗”保护的传承弘扬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并开始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状态,但由于“非遗”保护毕竟还是比较新的工作,我们决心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加大传承保护力度,进一步做强做大做亮潮阳三大文化品牌。结合实际,今后“非遗”保护工作我们计划要着力抓好以下“六个一”
一是完善一套机制——把3项 “国遗”保护好、传承好、管理好。潮阳有3项“国遗”,既是荣誉,更是责任。因此,我们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及《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要求,认真抓好全区“非遗”普查,摸清家底,实施全面保护。要突出把潮阳3项“国遗”保护好、传承好、管理好作为重点,积极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机制和传承机制,使全区“非遗”保护工作在组织协调、经费保障、队伍建设、培训传承、资源共享和激励约束等方面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形成科学有效的保护体系。
二是构建一个平台——定期举办“潮阳民间艺术节”。通过定期举办“潮阳民间艺术节”的形式,构建并借助民间艺术节这一平台,充分开发利用潮阳特色文化资源丰富且优秀的优势,将潮阳人民建设家乡的热情激发出来,将一代代海内外潮阳乡亲的心吸引回来,将党群、干群关系融洽起来,团结一致,携手同心,共同促进潮阳的文化繁荣、和谐稳定及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是建设一个展馆——“潮阳三瑰宝”特色博物馆(或“潮阳三瑰宝展示中心”)。省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粤府[2006]70号)要求,“各级政府要大力发展各类特色博物馆,结合各地历史文化资源的特色和地方优势,重点建设一批历史价值高、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景点,打造内涵丰富、知名度高的历史文化旅游品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也强调,“有条件的地方,应建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或者展示场所”。今年文化部还特别强调,要加快建设好不同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建设“潮阳三瑰宝”特色博物馆,既是上级的要求,也是更好地展示和保护、弘扬潮阳3个“国遗”项目的需要。因此,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早日建设一座“潮阳三瑰宝”特色博物馆。
四是发展一种产业——“三瑰宝”特色文化产业。国家关于“非遗”保护的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我们要认真借鉴外地成功模式和经验,通过政府出台有关政策,教育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鼓励扶持组建英歌舞蹈团、笛套音乐艺术团等专业、半专业民间文艺团体,成立“公司+艺人”模式的剪纸文化公司,发展“三瑰宝”特色文化旅游等一系列措施,合理开发利用好潮阳宝贵的“非遗”资源。
五是强化一种意识——全民传承保护意识。潮阳“三瑰宝”等优秀民间艺术的传承弘扬基础在民间,进一步繁荣发展离不开各级党政的重视支持和正确引导,更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因此,我们要通过拍摄“三瑰宝”DVD宣传教育片,发挥广播、电视地方媒体的作用等措施,加大宣传引导力度,进一步增强全民对拥有“三瑰宝”等宝贵文化遗产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增强全民对“非遗”的爱护和保护意识,最大限度地激励、调动全民传承保护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六是推进一项工程——让“三瑰宝”进入校园和幼儿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点是传承,希望在未来。我们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通过全面开展“三瑰宝进校园”和“三瑰宝进幼儿园”等活动,把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作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地,推动非物质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幼儿园工作。
 
 
 
 
 
                        汕头市潮阳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2009年9月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