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马东涛  剪纸  刘锡标  22期  周文广
当前位置 :| 主页>潮阳非遗>

《潮阳三瑰宝》DVD专题片解说词

来源:潮阳民艺 作者:陈韩星 邵建生 马东涛 潘经义 时间:2011-09-19 Tag: 点击: 2

潮阳——祖国南海之滨一颗璀璨的明珠。风光旖旎,四季如春;毗邻港澳,交通发达。自然地理条件优越,人文毓秀,是全国重点侨乡,素有“海滨邹鲁”之美誉。
潮阳历史悠久,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晚期就有人类繁衍生息,东晋隆安元年(公元397年)置县,现有人口160多万,面积674平方公里,为广东省汕头市所辖。
潮阳文化积淀厚重,文化资源丰富,文化遗产独特。现有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100多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潮阳文光塔经国家级专家评审通过,呈报国务院批准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海门莲花峰是国家3A级风景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独具特色,极其珍贵。在海内外享有盛名的潮阳英歌舞、民间剪纸和笛套音乐,被誉为潮阳民间艺术“三瑰宝”。潮阳先后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英歌舞)之乡”、广东省文化厅命名为“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剪纸、笛套音乐)之乡”,2006年5月,潮阳“三瑰宝”全部被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南国雄风一一潮阳英歌舞
             (全稿男声配音)      
 [这是英雄的舞蹈,这是豪杰的欢歌,这是中国民族民间舞之根!壮哉,潮阳英歌舞!]
潮阳英歌舞源于古傩舞,自明神宗﹝万历年间﹞传入潮阳,是潮阳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不断完善起耒的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舞蹈艺术,它在传承中不断繁荣发展,成为我国民间舞蹈百花园中一朵鲜艳的奇葩。
明朝《潮阳县志》有关祭孔的记载中,曾提及英歌舞的雏形;《中华全国风俗志》也有这样的记述:“潮州人于新岁中,有足令人解颐者,即斯地所谓唱莺歌是也,其戏以三十六壮年男子饰梁山英雄,半执木棒,棒长盈尺;半执小鼓,鼓大如碗,举步亦趋亦跳,进退不紊。棒声,鼓声,劈劈冬冬,殊可哂也。”
明末清初吴颖在《潮州风俗考》中也写到:“春秋时数十农辈,播种田中,命一人捶鼓,每一鼓一巡,群歌竞作,连日不绝,名曰‘秧歌’。”又说,潮州人“樗蒲歌舞,傅粉嬉游,于今渐甚。”
潮阳位于潮汕平原南端,直接面海,潮汐起落的自然环境,亦渔亦农的生产方式,使这里的民众更多地具备了倔强、骠悍、勇于斗争的刚毅气质,更多地具备了男子汉的阳刚之气。潮阳英歌舞就是凭着这鲜明的岭海特色和浓郁的泥土气息在潮阳这片大地上扎根繁衍,代代相传。
潮阳英歌舞是汉族民间广场情绪舞蹈,属于民族民间艺术的范畴,主要依附于民俗活动而产生、存在和发展。在封建社会,民间艺术被视为“下里巴人”,官志鲜有记载。根据部分专家、学者的研究和历代民间舞蹈艺人口耳辈传,从英歌的脸谱,领舞者手中使用的道具一蛇,表演时发出的叫声,传统英歌后棚中的“伯公”、“伯母”以及英歌舞驱鬼逐邪的原始功能来看,英歌舞是中国古代傩文化遗存的沿革、变化;从英歌舞的表现内容和形式,队形构图,主要动作和道具使用等方面来看,英歌舞又具有北方大鼓子秧歌、花鼓等特征。因此,关于潮阳英歌的渊源,可以概括为:源于古傩舞,至明代吸收北方大鼓子秧歌在当地逐步演化而成。英歌舞也称莺歌、秧歌、因歌等等。
历代志士豪杰在潮阳大地上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孕育了潮阳人民崇尚正义、敬仰英雄的特殊性格,同时又滋生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民俗活动,诸如棉城祭祀双忠公、谷饶祭祀宋大元帅都为他处所无。此外,各种时年八节或游神赛会社日也不胜枚举,这些民俗活动总离不开粗犷雄壮的英歌舞,不论在繁华街道,还是在地里田间,人们都能够领略到它的风采。由此可见,民俗活动是培植潮阳英歌舞发展的土壤。
潮阳英歌舞熔戏剧、武术、舞蹈于一炉,姿态优美,活跃流畅,画面多样,套路多变。槌棒耍弄技艺精巧,流转变化套路熟练,具有阳刚之美、稳健之美、粗犷之美和“彪汉”之美;普及面广,充分显示出英歌舞的社会性、群众性和广泛性。英歌舞是大众的舞蹈。
一路英雄一路歌。据说英歌舞是表现《水浒传》中梁山泊好汉攻打大名府的故事,英歌队员从脸谱到衣饰都按梁山好汉的特怔进行化妆,许多梁山好汉的形象都能够在英歌舞人物造型中找到,“及时雨宋江”擂鼓督战、“黑旋风李逵”霹雳雄风、“花和尚鲁智深”力拔山兮、“豹子头林冲”金枪挑云、“鼓上蚤时迁”舞蛇穿阵,还有男性扮演的顾大嫂、孙二娘、扈三娘等等。众好汉个个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这种威武雄壮的装束,排山倒海的气势,表现梁山泊好汉除暴安良、替天行道的英勇气魄,迎合了人民大众驱邪纳福、祛垢迎祥的心理愿望,故而广受欢迎。
潮阳传统英歌队伍结构可分为“前棚”、“主队”、“后棚”。“前棚”位于队伍最前方,是英歌舞表演的前戏,以“车鼓舞”的形式出现,俗称“锣车舞”;“主队”位于队伍中间,是英歌舞表演的核心,由手执双槌或部分执手鼓的舞者,以及锣鼓、号角组成的舞蹈队伍;“后棚”位于队伍后方,是英歌舞的后戏,由化妆成戏剧折子戏的人物角色进行表演,有的后棚只有带着面具的“伯公”、“伯母”或武术表演。
潮阳英歌舞在广泛的流传中不断有所发展。潮阳几乎每个镇(街道)都有自己的英歌舞队,有的镇甚至同时拥有几支英歌舞队。除了大家最熟悉的成人男子英歌舞队外,还有女子英歌舞队、少年英歌舞队。据2009年“非遗”普查显示,潮阳现有英歌舞队50多支。这些队伍风格各异,各队的表演动作、队列、阵图、脸谱既有相同又有差别。按其节奏的板式划分,有慢板、中板、快板三种。
慢板英歌节奏较慢,所用舞槌1.6尺至1.8尺,基本舞法是三下槌或四下槌构成一组动作,运槌特点是慢中见势,势中显气,凝重古朴而又舒展优美。慢板英歌中还有“醉槌”的打法,舞时形似醉汉,别具神韵。慢板英歌是潮阳英歌最早的流派类别。
中板英歌的节奏较之慢板英歌略快,所用舞槌1.4尺左右,基本舞法有五下槌、七下槌构成一组动作的,也有八下槌、十下槌构成一组动作的,锣鼓点与慢板英歌有明显的不同,前者鼓点有停顿或拉长,后者则连续鼓点。其特点是稳健中见潇洒,古朴中见圆活。
快板英歌的节奏快,鼓点紧,并通过队伍阵势的开合而多变,所用的舞槌1.2尺左右,运槌灵便,气势波澜壮阔。快板英歌分为对打套式、南山文派和南山武派三种类型。
对打套式是运用英歌本身具有的单槌、双槌等表演程式,溶进南拳的单打、四面打的拳路套式,舞蹈动作显得勇猛威风。
南山文派英歌的特点是参舞的前部分队员两手执舞棒,后部分队员则一手执小鼓、一手执小槌,槌鼓共鸣,热烈活泼。在舞蹈的过程中,间或出现“渡江”的表演程式,使舞蹈旋律具有峰回路转、浓淡有致之妙。
南山武派英歌的特点在阵图的多变,每每出现一组由打二十多棒到三十多棒的“敲击”组合,突出“武”的威勇,场面雄奇壮观。
帼国不让须眉。女子英歌是潮阳英歌舞独特的表演形式,表演者是一群矫健俊秀的青少年女孩,双手紧握长约1.2尺小木棒,随着锣豉的节奏,边跳边舞。其舞法是在吸取男子英歌基本步法和动作的基础上,揉合戏剧舞蹈的一些舞步造型,轻盈活泼,飒爽多姿,妩媚动人。
更值得一提的是潮阳棉北后溪英歌队,它是潮阳英歌舞中、快板的突出代表。他们从原来的中板英歌融进了南山武派快板英歌,在表演程式上有快有缓,缓若粉蝶游园,悠然洒脱,快若苍鹰振飞,迅猛矫健;队形阵图上变幻别致,或如“双龙出水、猛虎下山”,或如“众星拱月、天罡朝圣”,别具风格。
我们看潮阳英歌舞,虽有慢、中、快三大板式,但不管是慢板的沉稳蓄势,中板的舒展优美,快板的威武欢跃,还是女英歌的矫健柔美,其共同的一点,都是表现了潮阳人一种置苦难于度外的洒脱、悠然、叱咤风云的精神风貌,这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威武不屈、一往无前的民族精神是一脉相承的。一句话:潮阳英歌舞舞出了中华民族之魂!
民间艺术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宝库。潮阳英歌舞从原来的“星星之火”到现在“燎原之势”,不知倾注了多少辈人的心血和汗水,潮阳人对英歌舞的热爱就像对这片热土的深情和执着,英歌舞一直在他们的文化血液里流淌……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改革开放以来,潮阳英歌舞晋京、入蜀、上省、赴港澳展演,大振雄威,名扬海内外。难怪乎专家们赞扬潮阳英歌舞具有“南国雄风”,是“中国民族舞蹈之根”,是“真正男子汉的舞蹈”,并认为,“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都难以找到另一种舞蹈语言像潮阳英歌舞这样充满阳刚豪迈、粗犷激奋的言说”。
1997年11月潮阳成功地举办了“1997英歌艺术节”。在这次英歌艺术节上,来自各镇(街道)14支各具风格的英歌舞队,使出浑身解数,尽展英姿,倾倒了前来观赏的海内外嘉宾和专家学者,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轰动效应。
近几年的春节期间,潮阳区宣传文化部门多次组织声势浩大的英歌舞展演巡游活动。恢宏的场面、磅薄的气势、如海的人潮和人们乐此不疲的精神风貌,汇集成了一幅无比壮观、充满动感的美丽画卷,让人由衷地感受到潮阳人民对本土文化特别是英歌舞的无比钟爱。
2007年4月,潮阳棉北后溪英歌队以“原生态”的形式,赴京参加“全国第四届CCTV舞蹈大赛”,登上了中央电视台,与全国“舞林高手”同台竞技,夺得“优秀表演奖”和观众网上投票“人气指数第一名”殊荣。不久前,又参加“山洽会”表演,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等领导的高度赞赏。
2009年11月,潮阳铜盂老溪西英歌队应第十五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的邀请,分别在广州市中山纪念堂演艺厅和广东省美术馆前,为来自五大洲27个国家和地区,112个社团的3500多名潮籍乡亲,进行了两场精彩的表演。年会主席蔡东士、执行主席许德立等领导及海内外嘉宾共同观看演出。英歌队员们在舞蛇人“时迁”的引领下,挟带着乡野粗犷豪迈之风,呼啸而出,时而猛虎奔腾,时而蛟龙跃起……博得观众阵阵热烈的掌声。
正是有了各级党政和宣传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视支持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才能使得这朵既有鲜明民族特色、又有时代气息的优秀民族舞蹈艺术之花在众手共扶中得以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焕发异彩,得到繁荣发展。
    潮阳英歌舞如同海门莲花峰在南海之滨端庄雄立,她时时令我们感到自豪和惬意。正如没有历史也就没有未来,追寻英歌舞的过去,研究和展示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态环境,让英歌舞有更美好的未来。潮阳英歌舞已成为汕头市的一张闪亮名片,伴随着潮水潮音,一定会得到更加精彩的展现。祝愿潮阳英歌
舞像海门莲花峰一样,世世代代娇然挺立在潮阳的大地上。

 

巧夺天工一一潮阳剪纸
               (全稿女声配音)
【这是吉祥的象征,这是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钟灵一脉的千古印记。美哉,潮阳剪纸!】
剪纸,两个字分开来说就是“剪”和“纸”两种物质。“纸”,在中国文化和汉语中有着极为丰富的含义,几乎可以说,这个字凝聚浓缩了世间至关重要的人事风物;而“剪”则是一种解构工具,行之则不可逆转。它的出现,不在于“增”,而在于“减”,不在“维持”,而在于分离、削除、还有改变。当脆弱的“纸”遭遇无情的“剪”时,难道是“破”而不是“立”?这份神奇应该属于剪纸,天敌相遇,在破坏的同时,竟然也是一个新世界的创造。
在潮阳盛行的民间剪纸艺术,有着它深远的历史渊源。东晋“永嘉战乱”,大量的中原人南移。迁入潮汕的中原人,在潮汕这片大地繁衍生息,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北方的风俗习惯和民间艺术。潮阳剪纸这一民间艺术形式,是由中原人南迁之后传入并与潮阳的民俗相结合而存在、发展的。
 “平安是福”,是潮阳民众普遍存在的一种心态,也是一种朴素的追求。与其说北方的剪纸的起源是为避邪镇恶,那么潮阳剪纸的起源则是为祈福纳祥。潮阳地处南疆一隅,依山傍海,特殊的地理位置孕育了多姿多彩的民俗活动,这些民俗活动成为潮阳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为潮阳剪纸提供了生存发展的土壤。.

潮阳剪纸与民俗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过去人们在时年八节酬神祭祀办婚庆时,附在供品上的剪纸饰品琳琅满目,有荤类、素类、水族类、稞品类等各式花样,还有其他装饰供品的饰花以及戏剧、八仙等人物剪纸。这些剪纸饰品用于酬神祭祀中则多用“寿”、“福”等字样,用于办婚庆则多用“喜”或“双喜”等字样,周边配饰回形纹、方胜纹、吉祥纹、欢庆纹等纹样,表示人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赛会”、“赛桌”是潮阳农村各地在酬神祭祀中一种常见的风俗习惯,同时也是潮阳剪纸争奇斗艳的大比赛。一个“赛”字,引出很多变数,同样的题材,同样的粉本,到了各位剪纸姑娘手中,竞技展艺,就能创造出令人叫绝的多姿多彩的剪纸艺术佳作。
潮阳传统“赛会”的花灯,“赛桌”的供品大多以剪纸作装饰,各乡各里、各家各户的花样图案各自不同,尤其在“赛桌”上的亮相,不仅要看供品是否丰盛,而且要看剪纸饰品的质量和精美的程度,既能从中衡量出潮阳女子才艺的档次和道德品位,又能促使潮阳剪纸艺术不断提高,代代相传。
潮阳剪纸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人物、动物、团花、饰品四大类。
潮阳剪纸以民俗活动为依托,艺术表现的天地十分广阔,上至神仙、瑞龙、祥云、飞鸟,下至人物、走兽、日常用品,凡能寄托人们美好愿望和体现人们追求的意象、物象,都被摄入剪纸艺人的视野而成为“吉祥”化了的剪刀下的艺术品。每一图案的剪纸作品都包含着丰富的内涵,每件人物作品在夸张、概括及提炼里,都包含着一个优美的民间故事,可谓“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
看过潮阳剪纸,许多人都难以理喻——其图纹复杂多变,却丰满流畅,清新雅致;线条细若游丝,却丝丝入扣,纤柔秀逸。真是巧夺天工!那么,这丝丝的细线、精美的构图是如何剪接的呢?
潮阳剪纸通过刀趣纸味来表现造型特征和装饰效果,注重美的内涵,以散点透视为基础,在特定的纹样轮廓内采用“花中套花”的手法;围绕主题,除了运用谐音寓意作为组合元素外,还在周围布满祥花瑞草纹样,和谐地构成完整的图案;构图饱满充实,严整中见灵秀,既保留着中原文化的韵味,又蕴蒇着潮阳岭海文化的气息。潮阳剪纸是全国十三种类型剪纸中比较典型之一种,体现了我国剪纸“北雄南秀”的风格。
呈现在你眼前的这幅剪纸《蝙蝠》,据考证作于清代雍正年间,是潮阳民间剪纸目前能见到的最早作品。它用黑丝纸剪成,以“蝙蝠”为主题,取“蝠”寓意“福”,周边点缀“莲花、梅花”等吉祥图案,构图丰满含蓄,刀法精巧细腻,是潮阳民间剪纸的代表作,同时也说明清代的潮阳剪纸艺术以达刭相当高的水平。
“阴剪”、“阳剪”相结合,是潮阳剪纸一大特点,表现出不同造型在形体上的虚实与递传。“阴剪”刚强有力,线条相断,以面为主;“阳剪”纤细宛转,线线相连,以线为主。潮阳剪纸通常以阳剪为主,也就是强调以线为主,并做到点、线、弧、圆的有机结合,同时配以少量的阴剪,使画面粗细相生,柔中带刚,增强表现力。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潮阳剪纸中的人物造型细致入微,在比指甲还少的面积上,眉目清晰,五官俱全,表情生动,称得上是“微剪”境界。
剪纸就是把多余的纸剪掉,留下的就是纤细秀逸的线条,精美剔透的图案,使每一位观赏者得到一种美的享受。
“叶逐金刀出,花随玉指新。”这两句诗是潮阳剪纸真实而又生动的写照。一代代的潮阳民间剪纸艺人把自已对生活理解或感悟,扩展延伸到剪纸艺术的设计和创作中,通过灵巧多变的剪刀工夫和一丝不苟的“蚕食”,变成一幅幅出神入化的剪纸作品。
在当今时代,虽然潮阳剪纸慢慢地淡出一部份人的生活,但是,它的美学价值仍为大多数人所认识和接受,它也渐渐地从民俗活动的附属品,演变成为现代人美化生活空间的一部分,新的领域正在不断地拓宽。诸如潮阳党政部门多次以剪纸这种艺术形式为载体,把反腐倡廉、计划生育等主题活动寓教于剪纸艺术美之中,尤其是那些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现代题材作品,更是让人耳目一新。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民众创造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又塑造了一方百姓。如果说,英歌舞最能体现潮阳人豪放伟岸的文化气度,笛套音乐最能体现潮阳人儒雅飘逸的文化气质,那么,最能体现潮阳人追求极致精美生活的莫过于潮阳剪纸了。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潮阳剪纸得到了有效的挖掘、整理、保护和传承,推陈出新,硕果累累,不仅冲出了潮阳,而且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
2010年8月,在上海世博会的“广东周”中,有几位来自潮阳乡间的姑娘,正在展演潮阳剪纸的技艺。一张红纸,一把剪刀,一双纤手,嚓嚓悄响,几片纸屑落地,不知几分几秒,巧手翻处,那精美的剪纸图案浑然天成。令海内外游客连声赞叹,在场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对此也十分赞赏。
2006年9月12日,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在参观“广东省第二届工艺美术展”时,兴致勃勃地观赏了潮阳剪纸艺人魏惠君的现场技艺表演,并细细地端详着她用的小剪刀,亲切询问剪纸的操作技艺,之后又赞叹地说:“你竟能用这把小剪刀剪出一番天地,真是心灵手巧。” 
“青梅巳著一枝,繁花盛开可期。”当今的潮阳,剪纸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正在各地盛传,老一代艺人宝刀未老,新一代俊才脱颖而出,他们与剪纸艺术结下了不解的情缘,默默地耕耘着,使这朵奇葩在祖国文化百花园中更加茁壮成长,流彩溢香。
潮阳剪纸,一种远古的文化源泉,一种艺术创作上的图腾美,一种智慧和灵气凝聚的印记,一种美好生活内容的缩影。它唤醒人们沉睡已久的怀古情结,它表现了人们对生活美的执着追求,它所包含的多彩而丰富的美学意蕴,将激励着潮阳人民为“打造文化强区,建设幸福潮阳”而积极奋进!

 

 


华夏正声——潮阳笛套音乐
            (全稿男、女声配音)  
(男:)潮阳——祖国南海之滨一颗璀璨的明珠。风光旖旎,四季如春;毗邻港澳,交通发达。自然地理条件优越,人文毓秀,是全国重点侨乡,素有“海滨邹鲁”之美誉。
潮阳历史悠久,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晚期就有人类繁衍生息,东晋隆安元年(公元397年)置县,现有人口160多万,面积674平方公里,为广东省汕头市所辖。
潮阳文化积淀厚重,文化资源丰富,文化遗产独特。现有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100多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潮阳文光塔被国务院批准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海门莲花峰是国家3A级风景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独具特色,极其珍贵。在海内外享有盛名的潮阳英歌舞、民间剪纸和笛套音乐,被誉为潮阳民间艺术“三瑰宝”。潮阳先后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英歌舞)之乡”、广东省文化厅命名为“中国民族民间艺术(笛套音乐、剪纸)之乡”,2006年5月,潮阳“三瑰宝”全部被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男女各读一遍)这是绿色音乐,这是天簌之音,这是华夏正声。奇哉,潮阳笛套音乐!

(男:)潮阳笛套音乐起源于宋,是中原古乐之遗存,至今巳有800多年历史。它随着南宋末年皇室南迁而流传于潮阳地区,后来经过历代民间艺人不断的传承、充实、加工,从而形成了独具潮阳乡土特色的笛套音乐,深深地扎根于潮阳这片沃土中,伴随着潮阳民众一代代繁衍生息。
(女:)潮阳古邑,千年人文,璀灿夺目,其民间音乐历史悠久,民间乐社遍布四乡六里,固守着笛套古乐的原生状态,体现着古远的雅致情怀,这是中国传统音乐一千多年生命遗传体的“基因”。
(男:)潮阳笛套音乐同其他优秀民间艺术一样,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霜雨露,留下了多少古曲轶事,至今风韵犹存。它演进的历程印证了潮阳人民崇文尚德、艰苦奋斗的高贵品质,是追溯潮阳岭海文化与中原文化相互融合并不断传承发展的活化石。
(女:)“赏仙会”是潮阳乐人所熟悉的一种传统民间音乐表现形式,起源于元代。当时也许是受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挥师潮阳丹心报国精神所影响,潮阳乐人和宋代遗老们为志亡宋之恨,每年旧历八月十八日晚,在棉城南坛演奏宫廷笛套音乐,借以怀念前朝,抒发忿懑之情。“赏仙会”代代相传,至今潮阳乐人仍以这种形式传播笛套音乐,可见潮阳笛套音乐源远流长,历久弥新。
(男:)中国传统音乐有四大类型,即文人音乐、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和宫廷音乐,潮阳笛套音乐属宫廷音乐,是宫廷音乐中的雅乐。
(女:)潮阳笛套音乐这种结构完整、配套齐全、富有逻辑性的传统宫廷古乐,体现了多乐章套曲的特点。中小型搭配得当,称得起“麻雀虽小,五官俱全”。
(男:)在漫长的岁月中,乐工们辈辈相传,潜移默化地注入了潮阳的乡土特色,从而形成了既源于旧邦又兼有岭海的地域风韵,独树一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中央音乐学院曹正教授盛赞潮阳笛套音乐是“盛开在岭南而永不凋谢的华夏正声”,“其‘直、方、大、雅、正’的独特风格岿然屹立在当今民族音乐之林”。
(男:)笛、管、笙、箫是笛套音乐的主奏乐器,演奏时有机配以三弦、琵琶、古筝等其他弹拨乐及锣豉(亦称“八音”)等打击乐,演奏风格古朴、庄重、清丽、悠扬。
(女:)大笛,也叫横笛,是笛套音乐领奏乐器,也可以说是整个乐队的“灵魂”,纯以“正宫调”演奏,其吹奏方法是传统宫廷式的“龙头凤尾指”,在“挑、拍、盖、抹”中变化出无穷的韵味,奏出的音色有别于其他地方的大笛。
(女:)潮阳笛套音乐的大笛吹奏有什么样的特色?
(男:)由于潮阳人置身于沿海,说话的语音较重,丹田有力,这种地域性的语音应用于大笛吹奏的运气上,发出耒的声音便别具风味。这是因为在吹奏过程中,读谱是一个重要环节,读谱与地方语音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因而吹奏者在读谱时必然把地方语音本能地注入吹奏的乐音中,以此构成潮阳笛套独具一格的地方特色,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潮阳味”。
(女:)潮阳笛套音乐的定调有以下的特点。
(男:)它是采用第六孔为“1”,定调音比bA调稍低,而比C调偏高。这样的定调三全其美。既使高音区有高亢、激越、响亮、磅礴的气势,又使中音区有悠雅、清丽、委婉的特点,而低音区也有古朴、幽逸、扎实的妙处。
(女:)潮阳笛套音乐大体上分为两种类型,即潮阳笛套古乐和潮阳笛套锣鼓。
(男:)潮阳笛套古乐,即传统的笛套音乐,基本上属于原汤原汁的古代宫廷音乐,从曲式结构到旋律都保留着宫廷音乐本来的风味,民族传统色彩浓郁。
(女:)《灯楼》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传说是描写唐玄宗在勤政楼欢宴观灯时的场景,乐曲明快、热烈、酣畅,古色古香。
(男:)潮阳笛套锣鼓包括笛套大锣鼓,笛套小锣鼓和笛套苏锣鼓。
(女:)笛套大锣鼓,是笛套音乐与正字打击乐溶化的大型管弦乐合奏的组合形式,除了主奏乐器笛、管、笙、箫外,加配大鼓、斗锣、大跋等打击乐。乐曲气势磅礴、宏伟高昂,适应于大规模的节日游行。其代表曲目有《樊梨花破金光阵》,还有近年新作《双忠赞》。
(男:)笛套小锣鼓是指笛套音乐配上小巧玲珑的锣鼓点,其风格特点活泼、轻巧、诙谐、跳跃、喜悦,给人以轻松欢快之感,大凡用于喜乐场面。其代表曲目有《灯楼》中的《灯楼尾》等。
(女:)笛套苏锣鼓,也称花灯锣鼓。它是以昆曲、摊簧加工润饰,溶化成为小型打击乐和以笛、管、笙、箫为主的管弦乐合奏组合形成,不单轻松活泼,有时还风趣生动。其代表作有《小桃红》等。
(男:)这首《礼佛赞》是梵调,也即庙堂笛套音乐,这是笛套音乐与佛曲的合流,有以笛主奏纯器乐曲,也有以笛为主奏,其他乐器伴奏的佛曲,其风味悠逸、幽深、飘缈。
(男:)笛套音乐美妙而纯净的乐风乐韵,使好乐之士在聆音察理于潜移默化之中发挥了间邪存诚音乐教化作用,“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古训,对其来讲是当自无愧的。
(女:)抢救、保护、传承潮阳笛套音乐是文化界,尤其是民间音乐界一项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只有把潮阳笛套音乐传承好、发展好,我们才能对得起历史,对得起先贤,才能对得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品牌。
(男:)新中国成立后,潮阳笛套音乐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创新,并以崭新的面目多次参加市、省乃至全国民乐演奏竞赛,屡屡获奖。更令人欣喜的是潮阳笛套音乐《灯楼》被作为大型电视连续剧《唐明皇》中的配乐,琵琶大师刘德海教授称之为“天人合一”。
(女:)红棉吐艳花怒放,春风拂过春满园。潮阳广大民间音乐家在继承传统古乐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创作了讴歌新时代、新潮阳的《红棉吐艳》、《莲花峰赞》、《古邑新颜》、《渠水欢流》等一批新曲目,广受青睐,使潮阳笛套音乐这朵奇葩更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就像满城劲立的红棉树一样,端庄雄立,千古流芳。
(男:)优美的音乐可以使人们的心情宁静而愉悦,志趣清雅而高远,在陶冶心性的同时,激励人们热爱幸福的今天,放眼灿烂的明天。
(女:)改革开放以来,潮阳笛套音乐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光大,注入了新的生机活力。各地群众自发的乐社、丝竹社应运而生,同时又涌现了一批刻苦学艺的后起之秀和乐于奉献的传承人,其中比较出类拔萃的有“潮声丝竹社”和“东信文艺协会”。
(女:)说起了潮声丝竹社,人们无不为该社创办人林立言先生那种对潮阳笛套音乐的执着追求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
(男:)几十年来,他为了抢救这濒临失传的稀有乐种,在笛套音乐这片园地中,勤耕不缀,硕果累累。潮声丝竹社之所以能成为演绎传播原生态宫廷古乐而见长的乐苑之花,都倾注着他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林立言先生不愧为一名省级的优秀民间艺术师和国家级的“非遗”传人。
(女:)2005年国庆节,林立言带领潮声丝竹社笛套音乐队代表潮阳区赴汕参加“第二届汕头国际民间音乐花会”,以其精湛娴熟的演奏技艺获得“最佳领奏奖”、“最佳司鼓奖”、“薪传奖”和“特别金奖”荣誉。
(男:)当我们走近位于潮阳城区东信大厦时,每每都能听到里面发来一丝丝清脆明亮的笙笛声,这里就是东信文艺协会所在地。东信文艺协会是由汕头市东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桂洲先生创办的,协会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为宗旨,是潮阳笛套音乐一大传承基地。
(女:)2006年12月潮阳笛套音乐首次在“中国(上海)第八届国际艺术节”的大舞台上亮相,东信文艺协会60多名民间音乐艺人以优美动听的笛套古乐折服了许多艺术大家。
(男:)全国著名音乐家,小堤琴协奏曲《梁祝》作曲者何占豪老先生欣然题写了“笛套音乐特色美”的留言,享有“中国笛王”之称的著名音乐演奏家陆春龄挥毫写了“龙笛”两个大字赠与陈桂洲先生。
(女:)2009年12月应新加坡客属总会,潮阳会馆,戏曲学院的邀请,陈桂洲先生亲自率领东信文艺协会笛套音乐演奏团,带着浓浓的乡音乡情赴新进行文艺交流演出。潮阳笛套音乐第一次走出国门,轰动了整个狮城。我国驻新使馆文化参赞陈疆观看了演出并给予高度评价。
(男:)“笛套音乐贵在于让青少年一代上手,这条余脉才不会断层。”——这是陈桂洲先生发自肺腑的心声。
(女:)为了更好地使笛套音乐薪火相传,后继有人,在他倡导下,协会成立了“潮阳笛套音乐研究培训中心”,举办了“青少年笛套音乐培训班”,至今巳有一批青少年学生逐步成长为让人刮目相看的笛套音乐年轻演奏“梯队”,东信文艺协会因此也被称为播撒笛套音乐种子、扶掖新人的一片沃土。
(男:)除了东信文艺协会外,各地也相继建立了潮阳笛套音乐培圳基地,组建了青少年笛套音乐演奏队伍。其中比较突出的有城南新华少年笛套锣鼓队、棉北后溪青少年笛套大锣鼓队、海门镇青少年笛套音乐演奏队等。城南新华少年笛套锣鼓队参加“汕头市潮州锣鼓群英赛”获一等奖,这让人看到了潮阳笛套音乐源源不断的生力军和旺盛的生命力。
(女:)潮阳笛套古乐具备古典的宫廷风格与地方韵味,在盛世兴文的今天,这朵奇葩正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示在世人面前。
(男:)对潮阳笛套古乐如何保存?中国音乐学院李西安教授在20多年前就已经说过:“像潮阳笛套这样具有历史价值的乐种,在今天,我想保存——而且尽可能纯正的保存,或许比发展更为重要。”
(女:)认识传统,尊重传统;传承传统,保护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这就是“非遗”的内涵。
(男女各读一遍)在中华传统音乐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潮阳笛套古乐是其中一朵璀璨的浪花,只要我们珍惜她、呵护她,人类的文明史便会永远镌刻这朵不同寻常的美丽的音乐之花。


《潮阳三瑰宝》编委会
策  划:姚佐雄
编委会主任:陈振通
编委会副主任:陈  健  陈  震
编  委:陈振通  陈韩星  陈  震  洪文萍
  马东涛  潘经义  郑文豪
撰  稿:陈韩星  邵建生
        马东涛  潘经义
-----------------------------------------------------
主题歌《神奇的土地》
作词:陈韩星
作曲:李水泉
演唱:卢清丽
-----------------------------------
摄  像:陈永成  李宏琪
编  辑:李宏琪
解  说:方  言  江  燕
电视编导:陈永成  陈少华
封面设计:陈新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