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粤东古邑、南海之滨的潮阳,有两位“来自北方的神明”,人们敬称为“双忠圣王”,又称“双忠公”,与当地的民众有着特殊的感情。每年一度的以弘扬“双忠精神”为主的祭祀“双忠公”活动,作为一种民间文化现象——“双忠文化”,从古到今,一直对潮阳的社会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一、“双忠”的渊源及潮阳的情结
据史书记载,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间,时任河南节度副使的张巡与睢阳太守许远率领睢阳城(今河南商丘)军民与安禄山叛军展开了一场殊死的抗战,死守睢阳达10月之久。由于兵力悬殊,援军不至,粮草断绝,最终寡不敌众,睢阳失守,张、许二人也为国殉难,这就是中国古代史上最惨烈的战役之一的“睢阳之战”。睢阳失守3日后,援军至,历7日睢阳收复。睢阳保卫战虽然最后城破人亡,但却赢得了时间,为平息叛乱,匡复唐室,使江淮黎民免遭劫难,立下了不朽功勋。
“安史之乱”平定后,率军收复睢阳的中书侍郎兼河南节度使张镐请求旌表张巡、许远,经过一番争论,唐肃宗下诏在睢阳立庙祭祀张、许二人,崇祀“双忠公”从此开始。唐代以后,确立张巡、许远信仰在官方祀典中的正统地位一直没有动摇,历朝还不断地册封、加封,不断地强化。尤其清王朝对二公给予了空前的推崇。顺治二年礼部奏准“例祀历代帝王”时,张、许二公已经名列配祀北京历代帝王庙的41位历朝名臣之中,并在全国各地增加了许多列入王朝祀典的祭祀张巡、许远的庙宇。这就使二公事迹和精神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成为“忠义报国”的楷模,成为官员、乡绅用于动员百姓的信仰资源。
然而,这两位“来自北方的神明”是如何来到远隔千山万水且之前毫无关系的粤东古邑潮阳的呢?据有关史书记载和专家分析,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潮州府派军校钟英(潮阳人)带贡入朝,途经河南睢阳,谒双忠庙,遂请来双忠香火至潮阳,后建东山“灵威庙”进行奉祀,此为当时潮汕第一个双忠庙,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二是“双忠”事迹播扬于潮阳,盖与韩愈之彰显有关。据《新唐书》记载,唐大历、元和年间,其时张、许二家后代就睢阳失守的责任和许远的气节问题争议不休,朝中也对此意见不一。后来,韩愈出面为辨白事,说了“公道话”。韩愈还曾作《张中丞后传》,表彰“双忠”精神。由于潮阳民众特别的敬仰韩愈,故在崇祀韩公时并祀“双忠”,自然而然,这是一个极富意义的解释。
笔者认为,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古邑潮阳需要“双忠公”。否则,不可能有这么强的感召力、影响力和生命力。潮阳地处海滨,自古历遭山贼、海盗、倭寇之患,民苦外患,为时已久。张、许二公生前保国卫民,竭尽贞烈,神之莅潮,正合民心所盼,因此理所当然的为潮阳官方和民众所接受、所崇祀,并很快“香火遍棉阳,穷乡僻壤皆有庙”。尤其棉城,不仅形成了“文化圣地”——“东山祭祀中心”,还因为双忠祠庙较多,民间进行了“统一安排”:东山的灵威庙是“双忠”的总部,城隍前的双忠行祠是“双忠”的现场办公场所,平和东的岭东古庙是“双忠”的家室,文光塔后的塔馆后祠(后迁至城区西环路)是“双忠”的书房,龙井的双忠祠是“双忠”的纪念馆,真可谓“分工明确”,其它“神明”无法相比。
二、“双忠文化”对潮阳的影响和作用
潮阳千百年来“双忠公”祭祀活动,经过当地人民的劳动创造,已经形成了地方特色非常鲜明的文化现象——“双忠文化”,是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她以“忠义报国”思想为核心,以“双忠”英雄为楷模,弘扬正义,凝聚力量,鼓舞斗志,促进和谐,激发了爱国爱乡的情怀,培育了潮阳人与众不同的性格特征。其长期以来对潮阳社会的影响和作用,归纳起来,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崇尚了“忠义报国”思想,激发了爱国爱乡情怀。古代圣王治国之法,重在祭祀。凡“有功烈于民”的民族先祖,官方都会倡导并受到后世的崇拜和祭祀,体现了一定的“正统性”。长期以来赋予“忠义报国”、事关天下兴亡意义的“双忠精神”,对于饱受外患之苦的古代潮邑百姓,显得格外需要,格外崇拜。历史证明,“双忠”生前的事迹及死后的英名,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和生命力,他们为国尽忠、视死而归的英雄气概,是历代官民皆向往的楷模,体现官民共需、官民共仰的一致性。对于组织、动员、号召潮阳民众同仇敌忾,保家卫国,抗击外患,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和作用。而传统的“双忠精神”,对我们今天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促进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与当前的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有着内在的契合性和天然的功能与作用。
二是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创造了富有特色的优秀民间文化艺术。从古到今,潮阳大型的“双忠公”祭祀活动,都少不了举行文艺游行、文艺演出等活动。今年3月16日(农历二月初九),潮阳棉城的老百姓就举行了规模空前的纪念“双忠圣王”的祭祀活动,并进行大型文艺游行。有英歌舞、笛套音乐、潮州大锣鼓队、醒狮队、标旗队等10多支文艺队伍、近5000民间艺人参加了文艺游行。数以万计的棉城民众都像过大节一样,自觉地参与、尽情地欣赏享受着这一独具特色、内涵积极的民俗活动。这就使英歌舞、笛套音乐、潮剧等民间艺术,还有为猪、羊、鱼等各种各样的祭祀供品装饰的剪纸花,伴随而生,创造了富有地方特色的潮阳优秀民间艺术,并不断地促进了繁荣和发展。以民俗活动为载体,具有创造性、群众性及民间性、传统性特点的文化艺术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活跃和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使老百姓在自觉参与、自娱自乐中得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必须充分肯定的是,潮阳今天有3个项目(英歌舞、笛套音乐、民间剪纸)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潮阳人民的智慧和创造,也是潮阳人民的自豪和骄傲。这“三大优秀民间艺术瑰宝”从来都离不开民间,离不开民众,也离不开民俗。今后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发展更需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
三是凝聚了侨心,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长期以来,许多在外的潮籍乡亲更加崇拜“双忠公”,非常重视家乡的“双忠”祭祀活动。据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介绍,过去潮阳各地举行“双忠”祭祀活动时,从毗邻的汕头市区,到遥远的上海市的潮阳同乡会,还有旅居海外的侨胞,尽管过去交通不太方便,但他们都不辞辛劳,怀着对“双忠公”无比崇敬的心情,组团到家乡参加活动,有的还派出了自己的文艺队伍参加游行和表演。潮阳各地的“双忠”祭祀活动,就像一条纽带,将一代又一代海内外潮阳人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凝聚了侨心,增进了友谊,促进了和谐。更为难得的是,一批又一批的回乡游子,他们在与家乡父老共叙情谊的同时,也共谋发展,尽心尽力,共同推进了家乡的繁荣和进步。这就自然而然地加强了家乡与海内外潮籍乡亲的联系,保持血脉相连、心心相印,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开发利用了潮阳在海内外乡亲众多且非常优秀的资源和优势。
四是搞活了地方经济,促进了各项事业的发展。自古以来,潮阳各地的纪念“双忠”祭祀活动,一般情况下,都要举行隆重的祭拜活动,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和家庭幸福、兴旺发达,还要举行大型文艺游行、文艺演出等文艺活动,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同时,前来参加活动和观赏、观光的众多海内外乡亲及外地游客,也带来了巨大的消费群体。更为重要的,各地回乡的潮籍乡亲,总会诚心地捐资兴办各种各样的福利事业,为家乡做贡献。这都非常有力地激活了民资民力,吸引了侨资侨力,搞活、拉动了地方经济,不断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就拿已有近500年历史,每年一届,主要依附于纪念“双忠公”的潮阳贵屿“街路棚”(其除了祭祀活动外,还举办大型文化展览、大型文艺游行和表演等活动,是名副其实的“双忠文化节”)来说,近年来参与活动的民间艺人多达8000人,每届参观的人数超20万人。举办“街路棚”期间,不仅当地数以千家的商铺异常活跃,周边县市,村镇的商贩也云集贵屿,商贸繁荣的景象令人惊叹和羡慕。
五是提高了知名度,促进了潮阳旅游事业的发展。历史悠久的古邑潮阳还有着非常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现有省、市、镇各级文物保护单位80多处。潮阳的东山、莲花峰、灵山寺和宋大峰“四大风景区”远近驰名,棉城的“一塔、一区、三园、四岩”(即文光塔,东山风景区,西园、林园、磊园,东岩、西岩、大北岩、小北岩)等也颇有名气。这些丰富且宝贵、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旅游文化资源,都与潮阳的“双忠”等民俗活动有直接的关系。每一次的大型民俗活动,许多海内外潮阳籍乡亲都会虔诚地回乡参加祭祀,并尽情领略家乡美丽的山和水,同时,还吸引了众多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前往旅游观光,这就有效地促进了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提高了潮阳的知名度。
综上所述,从唐代“安史之乱”后开始,朝廷便下诏立庙倡导祭祀张、许二位英雄,并在以后历朝中不断得到强化。潮阳民众对“双忠”有着特殊的情结,祭祀“双忠”活动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双忠”祭祀活动不仅具有历朝钦定的正统性,而且具有官民共需、官民共仰的一致性。民间祭祀“双忠公”活动,尽管存在历史局限和一些消极因素,但作为“双忠文化”核心的“忠义报国”精神,不仅对潮阳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和巨大的作用,而且对于今天进一步激发人们的爱国爱乡热情,对于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促进祖国统一、建设和谐社会都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资料整理:陈振通、马东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