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盐田
潮阳盐业生产历史悠久。盐田分布于练、濠两江沿岸及其出海口。宋代,县境内有招收、隆井盐场。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县属河东、河西、隆井等盐场的盐田面积270公顷。因天时影响,地理环境变化或行政区域变动,场区时有兴废,盐田面积也时有增减。1949年,潮阳盐田面积323公顷。建国后,盐业发展较快。1958年后传统的晒沙盐田改造为晒水盐田,扩建新盐场。1969年,全县盐田面积增至696.8公顷,其中青洲盐场156公顷,达濠盐场257公顷,河浦盐场92公顷,井都盐场112公顷,沧洲盐场79.8公顷。1970年随着海门湾闸坝的建成,闸内水质变淡,缺乏卤源,致井都、沧洲盐场停产盐田86公顷(至1985年,累计停产盐田169公顷)。1975年达濠人民公社划归汕头市,又减少青洲、达濠盐场盐田500公顷。1985年,全县实有盐田面积124公顷。其中河浦区的华里盐场57.5公顷、华新盐场14.7公顷、钱塘盐场15.6公顷,井都区的和丰盐场24公顷、古埕盐场12公顷。至现在,因区域划分,盐场基本消失。
二、原盐生产
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招收、隆井盐场与澄海溪南小江盐场年产盐6.66万石(每石61.5斤)。明洪武年间(1368—1398),招收、隆井、小江盐场年产盐1042万斤。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河东、河西、隆井盐场年产盐20.98万包(每包184.5斤),为历史上原盐生产最高年份。民国年间,设备残缺,盐田荒芜,生产萎缩,1949年产盐7234吨。建国后,盐场重获生机。1952年生产原盐1.24万吨,比1949年增长70.8%。1963年生产原盐2.73万吨,是建国以来的最高年份。1970年建设海门湾闸坝,盐田改为农田,产量逐年下降。1981—1985年产原盐9414吨,平均1882.8吨,最低的1983年仅产原盐718吨。
资料整理:洪文萍、马东涛、郑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