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和平  红枫相思时  秋韵三章
当前位置 :| 主页>风物掌故>

古刹灵华寺 侨乡胜景图

来源:潮阳民艺 作者:际云 时间:2025-01-02 Tag: 点击: 2

际云/文   李建文/摄

 

    远纳山川景色,近融田野风光。

    这里就是座落在汕头市汕头十大“最美侨村”之一的潮阳区和平镇下寨社区的灵华寺。

    和平镇位于潮阳区中部,地处练江下游, 国道、省道贯穿全镇境内,水陆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自古以来人杰地灵。其中和平之名还是民族英雄文天祥更改而来,文天祥的亲笔字迹至今仍镌刻在和平古桥头的石碑上。而灵华寺的由来,追溯其渊源,相传还与文天祥有关。

南宋末年,右丞相文天祥抗元南下,驻扎潮阳蚝坪乡,因感地气平和,遂改蚝坪乡为和平里。相传,文丞相于和平期间,曾于练江两岸察看军事地形。一天,他与侍卫来到练江下游南岸下寨田园巡视,行走大半天,唇焦口渴,想找点水喝,可周边没有人家,就连江水也为咸味,难以入口。正在无可奈何之际,文丞相发现不远处有间小屋,便前来一看,原来是田寮。因为战乱,乍看里面便知好久没人来过,地面被老鼠钻出好多洞穴。正在嗟叹时,忽见其中一鼠洞涌出清泉,滔滔不绝。文丞相连忙捧一口送到嘴中,水质甘纯可口,他十分欣喜,心想和平的确人杰地灵,遂随手捡块瓦片,在壁上题下“忠灵”两字并落款,表示自己之心要像灵泉一样清澈忠贞,誓死捍卫家国。后来有人见此泉源源不断,并发现文公字迹,便挖一口井,命名为“忠灵”井。尔后,还有乡人梦见观音菩萨受文丞相忠贞报国精神感动,此井乃其所赐。因而前来汲水者越来越多,此处也逐渐演变成为供奉观音场所。

    由于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王朝,汉人未敢明显纪念文天祥,乡人只能用蚝壳拌泥作墙,搭建一间简陋的“田头伯公”庙,借此暗中纪念文公。传说夜间常有乡人看见一个高大身影,挥剑在驱赶野兽糟蹋农作物,人们说那身影便是文公在显灵。传说虽然缥缈,却寄托了老百姓对英雄的景仰。

    到了明代,因元末长期战乱及海盗骚扰,和平古桥受破坏,交通十分不便,死人没法抬上山掩埋,就有人在“田头伯公”庙周边搭设停柩处,随之有人设立道场,挂上观音像进行做法事,因而成为一处民俗信仰场所。

    延至清代,专门行修尸敛骨、施医赠药、造桥铺路诸善举的善堂兴起,此处就被民众改造为慈善场所“崇善堂”。因善堂是救苦救难,与观音菩萨性质一样,故光绪十年(1884),乡老主持建庵供奉“观音菩萨”,匾刻大字“南海观音”、小字“光绪甲申花月立”至今尚存。庵紧靠隔海大堤,民间俗称“大垾庵”。

光绪廿四年(1898),南普陀僧人华悟和尚云游到此,见当地民众祥和善盛,倾心崇佛,遂于此结庐,弘扬佛法。不久开勤和尚也到此,二人鼎力募资,进行扩建观音堂。堂分前、中、后堂和拜亭,前堂设弥勒佛和韦陀菩萨,中堂供观音菩萨。观音殿前置礼拜石,中刻莲花献佛,四周也有刻蝴蝶,下盘刻双凤朝牡丹。

中堂左边小天井有古井一口,即原来的“忠灵”井。后堂大雄宝殿上供奉释伽牟尼佛、消灾延寿药师佛和阿弥陀佛,两旁供文殊普贤、伽蓝菩萨、达摩祖师与十八罗汉,供桌上有一明代狮耳玉香炉和两只泥塑狮子,这些均为寺中文物价值之所在。后堂拜亭台阶分三段,两边为石级,中间青石雕刻,石雕中心圆圈内刻大象教子,大象背上刻一花篮,周围有莲花纷呈,四周刻有飞翔的蝙蝠,意为万象呈祥。

抗日战争爆后,根隆和尚秉承“信仰自由,爱国同心”的意愿,率众僧尼积极参与抗日救亡活助,将僧舍作当时抗日游击小组的活动场所,后遭日军抄劫破坏。新中国建立之后,“大垾庵”曾作为生产队杂物间、农民田间休息等场所。而随着时局的变化,潮汕一些有名和尚也曾先后到此住过。据现任住持释惟忠法师回忆,原灵山寺住持释心印法师在世时,就曾说过在此住了一段时间。此外,释又参、释宏务等高僧法师也曾在此当过住持。

1984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神州大地,住僧新坛和

尚主持全面的复建观音堂,恢复清代建设规模和景观;1986年举行开光典礼,并被列为宗教活动场所,更名灵华寺;1989年新住持释惟忠法师再次重修,殿宇庄严,诸尊佛雕金光闪闪,陈设井然;1994年寺前开辟花圃,内设喷水池和放生池,前墙为照壁,十分清雅;1996年扩建牌坊门,匾刻“灵华寺”,广东省原佛协副会长释慧原为之撰联曰:“灵合寂照观三谛,华寺馨香福万家。”意景贴切,极富禅宗气派,大红圆柱和金黄琉璃屋面相映、气宇庄严,成为一处旅游胜地;1999年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跨入二十一世纪,释惟忠住持在保持原来风貌的基础上,进行高起点地精心规划,投入巨资扩大灵华寺规模,总建筑面积约一万平方米。现灵华寺由内、外两部分组成:

 

内部分中轴线由前至后,主要有重檐歇山、缵尖的楼阁式建筑“南海观音”堂、大雄宝殿、万佛阁和藏经楼,中轴线两侧有二层骑楼僧舍及祖师堂、延生堂、客厅等,虎畔僧舍右旁及后侧还建有上客堂、花圃、假山等。其中“万佛阁”匾由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长国家人事部中国书画人才研修中心主任田英章先生题写,“藏经楼”匾由曾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大和尚所题。而观音堂前右侧壁的《九龙浴佛》图,屈曲的游龙栩栩如生,逼真生动。整体建筑雄伟壮观、气势磅礴。据了解,中间的大雄宝殿在近期还计划进行改建,届时气势将会更加辉煌壮观。

外部分由三门四柱牌坊山门、盘榕桥、三面观音石雕像、长明灯宝座、小普陀假山、放生池等组成。其中牌坊门由全坚石建成,巍峨壮观,名家书法联熠熠生辉;盘榕桥的树冠茂密,枝杈交织,形成一个天然植物门,若在炎热的夏天,行走桥上,茂密树荫下不仅非常凉爽,而且听着桥下小桥流水的叮咚声,树上鸟儿的歌声,犹如仙境一般,非常的惬意;观音像面朝众生,庄严慈祥,仿佛在关注世间喜怒哀乐,灵性呼之欲出,难怪有网友评价灵华寺是最灵验的寺庙之一,如此具有灵性的地方进行祈福,一定会得到保佑的;长明灯宝座乃是石构筑,造型奇特,位于放生池中央,有廊桥连通往来,与三面观音石雕像及内部分主建筑在同一中轴线上;小普陀假山奇趣多姿,山洞内有品茶之处,夏凉冬暖,乃休憩好去处。

    释惟忠法师除着力兴建及完善灵华寺外,多年来,他本着源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的宗旨,不但支助乡村修桥筑路等公益事业,常年资助一些困难学生就学及学校的建设,还抚养10多名孤儿,部分已就读佛学院,部分已走上社会自谋生路。

今日之古刹灵华寺,远处小北山云蒸霞蔚,隔坝练江澄碧,鹭鸶飞翔,近处河港交错,沟渠纵横,碧波如练,田园碧野,绿茵似锦,生意盎然,这将练江下游南岸的最美侨乡下寨社区,编织成一幅人间胜景图。

 

 


上一篇:若是他人母,必用“白虎汤”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