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马东涛  剪纸  刘锡标  22期  周文广

民间服饰

来源: 作者: 时间:2009-10-08 Tag: 点击: 2

  潮阳地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带,热天多于寒天,“夏葛冬棉”,约定俗成。昔时,老者尚蓝黑色,士商尚蓝白色;妇女尚淡素,至清代中朝颇效苏杭艳妆。富家衣被罗执,也尚棉布;贫者则苧棉粗布。布料原多为本县自产,鸦片战争后才有洋布输入。50年代以来,衣料多为国产,部分进口。

  清代,男女沿古代衣式均穿大襟衣,分五裾齐与四裾半。为省布料常穿四裾半(即右内襟仅一半),遇庆吊则穿五裾齐,寓意“五福俱全”。喜庆尚浅蓝色或粉红色,丧服男为白色女为蓝色。男女裤均为宽腰阔摆的压头裤。妇女衣长须盖臀部,领、袖、裾捆别色布;已嫁者着围裙,在家拜神或往寺庙烧香必着围裙,以表虔诚;外出披面纱至肩,从内能辩路,外不露其颜。士商外出穿长衫(至履),赴宴或庆吊加马褂,戴橄榄形黑色瓜皮帽或宽边毡帽。科名仕宦赴庆吊则依等级带公服至当事者的更衣处穿戴。农工于暑天多短裤袒胸,头戴竹笠。疍家船户上岸须穿左右各异的两色衣裤,以别于本地居民,至清末不复见。

  辛亥革命后,男人多改穿襟衣,称唐装,裤仍为压头裤,长衫马褂仍常见。妇女仍穿大襟衣与压头裤,渐趋紧身适体。“五四”运动后,学生改穿学生装,男生穿开襟衣与西装裤,女生穿大襟衣与短裙;青年教师和公务人员有的改穿西装。一般男人仍穿开襟衣;妇女也有穿短袖大襟衣配长裙或大襟衣过膝长袍加短背心。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士绅、文化界与公务人员的服装为中山装、西装、长衫相间,一般群众的服装依旧。城镇妇女开始改穿短裙配长统袜、高跟鞋或穿贴身旗袍。高小及初中生改穿绿色(后改黄色)童子军装,女生穿童子军上衣与黑色短裙,高中生则穿中山装。抗日战争时期普遍改穿开襟便服。解放战争时期,夏季多改穿“夏威夷”短袖上衣,俗称夏衣,男界配西装裤,女界配短裙或穿旗袍;冬季各界服装如前。

  建国初,西装、旗袍绝迹,衣服普遍尚蓝色,称“民主蓝”。上衣3个袋,裤摆8寸左右,裸足卷裤脚。旋又随着职业而异,有工人服(企领)、农民服(唐装)、青年装(也称列宁装、割3个袋)、人民装(暗袖不见纽)、海军装(也称国际装或干部装)、中山装、猎装(贴3个袋)等。为适应服务的需要,有些单位配发工作服。“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草绿色衣料成为时髦,各类不同布质的草绿色衣料应运而生,缝制成割4个袋的海军装和割2个袋的战士服,款式单一,男女皆然。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男女服装也大大改变,除传统的中山装、西装外,还有夹克衫、风衣、大褛、中褛、短褛、旗袍、外套、背心、蝙蝠衫、喇叭裤、牛仔裤、健美裤及连衣裙、西装裙、长裙、短裙、超短裙等,个别女青年还穿特短(至股)西装裤,款式各异,五花十色。中老年妇女遇丧吊穿五裾齐和拜神着围裙,也相沿至今,但不常见。

  沿海渔民和滨海农民常穿薯莨衫。薯莨衫是用白色棉纱布裁制成大襟衣,染薯莨汁后成赤褐色,能辟阳光照射,耐咸耐腐易干,今海门、西胪等地渔民、农民仍有之。农村农民普遍用水布,一般长1.7米,宽0.6米,为稀薄花格棉布,下田时作围裙,或扎头上作头巾遮阳,洗浴时作浴布并作换衣围“裙”,田头树下休息时作席垫,上市买物包东西等。

  自古以来,婴儿出生后便围兜肚,原为护脐,防感染致病,也有围至八九岁入学第一天后才弃兜肚,也有终生围用,当作钱袋。相沿至今,周岁内婴儿仍围兜肚。

  潮阳人喜着木屐,男女老少皆然,寒暑阴晴均宜。取木为木屐,配棕榈“一”字带(后改为橡皮带、塑胶带),男人穿木质本色屐,女人穿彩色油漆屐,穿着方便,价格便宜。旧县志有“屐高远湿”、“夜行有声、不便为奸”、对妇女有“重跬禁步”等记载。50年代后渐被橡胶(利用旧轮胎)拖鞋取代,60年代又为泡沫塑料、塑料、皮革拖鞋取代。80年代以来,以人造革、塑料、橡胶等制成的各式各样的拖鞋、凉鞋应有尽有。穿鞋着袜,随时代与职业不同而异。清代,一般群众遇庆吊、游神、赛会、时节穿浅口黑色布鞋配白袜,妇女缠脚穿屐桃,挑夫、轿夫穿草鞋。辛亥革命后,男人间穿皮鞋、布鞋、力士鞋、球鞋,妇女穿各色布鞋也有穿高跟鞋的。相沿至今,皮革,人造革、橡胶、塑料、布料等各色各样的鞋,款式新颖,不胜枚举。

  清代男人留辫子。头的前半部至耳鬓剃光,后半部留发绺成辫子。有奸情被发觉者则被割去耳朵或剪成辫子示儆,无辫为耻。妇女发型依古代凤髻蝉鬓,称大后脑鬃,形似蝴蝶栖息时两翅翘起之状。并插金属钗和珠簪,头插搔头(俗称莲蕊)、耳抓、布花或鲜花,腕带手镯,手戴戒指,胸垂项链,足携脚环。首饰或金银珠宝,或铜质镀金银,因贫富而异。幼女15岁梳了髻便少外出,七八岁须穿耳孔,挂耳环至终生;男童也有穿左耳以示孤贵。妇女袭古风画眉、粉面、绛唇。辛亥革命后废除男人留辫,理成分头、平头或剃光头。妇女改梳圆髻,形似馒头,横插鬃钗,上插金属饰物,旁围花朵;涂抹脂粉,一如从前。50岁以上妇女梳椭圆形鬃,称迦鬃,横插短笲,中青年节妇也然,首饰多用银白色。梳迦鬃意谓不染红尘,象食斋念佛的妇女。“五四”运动后,中年妇女改圆鬃为辫鬃、包鬃,青年妇女剪辫留短发,也有留长辫者,挂耳环则如故。30年代中期,中年妇女把发剪短,加条形金属发夹或加鬃罩,也有束为两短辫的;幼女及姑娘则留短发或两短辫,辫端束红绒或两短辫,辫端束红绒或彩色绸布。抗战胜利后始见曲发,且有涂抹脂粉及染指甲,金属首饰如前。

  建国后,崇尚朴素,不尚脂粉、首饰。迨至80年代,男女发型多变,首饰多样,崇尚时髦,款式新颖,因经济生活改善而渐趋豪华。画眉、粉面、绛唇、染指甲的少女多数为外省住本县者,本地极少。脚环少见。

  改革开放后,服饰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资料整理:洪文萍、马东涛、翁扬子


上一篇:民间居住
下一篇:金玉三棱橄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