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马东涛  剪纸  刘锡标  22期  周文广
当前位置 :| 主页>风物掌故>

斜壁门闾的传说

来源:潮阳民艺 作者:周文广 时间:2011-10-21 Tag: 点击: 2
周文广
  斜壁门闾,县城以前通称叫凹肚门闾,因其门闾墙壁向内斜立70度左右而得名,这是潮汕大厅厝民居,三进二天井格局,前面是一堵长约16米左右斜向内而立之墙,斜墙在门左右两边分别逐步地由斜立到直立起来延伸到终点处。门闾无前厅,在大门上只有前后双斜立瓦虫、瓦片砌成之门闾亭,以遮风雨,也给门上方增加立体感。
  该厝原在现镇六小学对面“姚宗侠公园”靠南之位置上,以前中华路比该厝地平高出一米多,要走下几级石台阶才可下去。门前有一条从西向东流入护城河之大水沟,厝之围墙与前面李厝厅后主墙距离二米左右,显得很紧迫。斜壁门闾这种建筑方法方式,在潮阳是绝无仅有的,它究竟是怎么由来的呢?
  在棉城民间,流传着明初何野云(俗称蚤母仙),由于随张士诚与朱元璋争天下失败,故埋名隐姓,他流落到潮阳后,看到潮阳山川形胜,风水宝地不少,将政治上之失败情绪全心全意地移到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风水学上来,潜心研究、运用,故得到潮阳社会名流的认可。当时一位陈姓大户,要在此建居屋,何野云根据风水地理讲究、五行生克等原理,特设计施工出这座厝之围墙及门闾,使凡看到门闾之人惊叹不已。这个门闾与一般门闾无异,不同的是向内斜立70度,两扇门向里可开、可关,门之石槛大约高20公分,门往里开时斜向下,刚好留点空间不碰地。据知情人说,整个墙壁是用白灰、白产涂、砂三种材料和糯米浆,翻成三合土砌成的。墙两边由木板夹成模板,填上三合土,用传统工具墙槌打压出来的。这墙斜立了,就要斜插入地,基础更要牢实。这座厝建设距今已有六百年了,在二十多年前因建设需要被拆掉,真可惜,不然则留下一处惊世之作和古迹。整座厝里面其它建筑与一般民居无甚差别,建成后门向着天空,人一出门压迫感就减轻了。它历经六百年来的风风雨雨、地震及兵灾,毫无破损,真是一个值得探讨之奇迹。在古代那种材料、技术、设备落后的情况下,要如此设计施工,我很难想象他们是怎么历尽艰辛的?
  另还据说该厝建成后,在明、清二朝陈姓家族出了几位进士。民国初期,出了潮阳县长陈建夫及其企业家弟弟陈毅夫,他们以开拓精神,在棉城修了后溪至龙井5.8公里长之铁路进行客运,并开通了后溪水路客运至汕头、揭阳、澄海、汕尾、惠来等地,惠民一方,在群众中广为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