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马东涛  剪纸  刘锡标  22期  周文广
当前位置 :| 主页>风物掌故>

贵屿赢来天下名

来源:潮阳民艺 作者:际云 时间:2013-12-16 Tag: 点击: 2

际云

    为悼双忠搭路棚,铺前书画似繁星。
    祭风独创长街景,贵屿赢来天下名。
    上面这首诗,乃是潮汕民俗专家林俊聪先生,赞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阳贵屿街路棚之作。
    贵屿街路棚实际应该称为彩街路棚,始创于明嘉靖年间,由当地人进士陈江、陈洸倡办,是模仿苏、杭两地庙会格局而成,历代依附乡民纪念唐代为抵御安史之乱而殉难的英雄张巡、许远“双忠公”的活动,相沿成习,清初开始进入繁荣期,各街道商号争相参与,各种书画艺术品择优悬挂展出。1950年后,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而停办。至1989年恢复布展,1999年起,增扩布展范围及游艺活动,内容进一步创新。
    贵屿街路棚主要由贵屿镇内华美、南安、佳安、北林、玉窖、后望、新厝等村居主办,影响遍及汕头、揭阳、潮州等市及海外侨胞。街路棚为街路式书画艺术布展和游艺二大项目组成。即每年农历二月(定月不定日)在沿街商店前搭起临时木棚,离地面约2米高,规格统一的木框悬挂书画艺术品,木柱配以古今楹联,棚顶盖以防雨布料,各路口设牌坊多个,书画、楹联、摄影展品约2000件,另有收藏品2800件,整条街布展1800米。展出三天三夜,24小时开放,自由观赏。同时,有潮剧、男女英歌舞、大小锣鼓队、笛套音乐队、标旗等各种游艺活动,每届参加的民间艺人达8000人,参观人数约20万人次。
    据历代民间书画艺人口耳辈传,及明隆庆年间的书法条幅内容、清代乾隆年间的美术作品来分析,贵屿彩街书画原始功能是歌颂古代历史人物的“忠”和“义”。从诸多配套楹联和牌坊对联来看,其内容和形式涉及儒、释、道多家教义,是以进步健康为内涵,引导民众“修身、治家、平天下”。
    贵屿彩街布展从1989年恢复以来,得到了中央、省市各级的大力支持和海外乡亲热心赞助,经过不断的发展更新,从贵屿老街一直缓伸到华美街东段。特别是华美街东段的布展,在保持贵屿老街原有书画展的基础上,更新拓宽布展内容。在以书画展为主的基础上,还有新增布展的内容:如摄影、剪纸、报头(报纸)、邮票、购物证、古今钱币、世界各国钱币、像章纪念章、雕刻、刺绣、活景画、灯饰画、镜屏等等。这些内容丰富多彩,立意新颖,形式多样,色彩缤纷,流光溢金,使观众大饱眼福,留连忘返。贵屿的彩街布展曾被中央、省、市电视台以“中华一绝”做专题推介传播。
    贵屿街路棚集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体,具有研究古代潮汕移民史和南北文化交融重要价值。这对于满足农村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和睦乡邻,团结海外侨胞,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经济,都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原首都博物馆长吕济民就为其题写:“五洲赞誉,四海扬帆”的赞语。
    2011年3月16日,由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等组成的专家组,在市有关部门领导的陪同下,莅临潮阳区考察贵屿街路棚,对这一省级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弘扬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乌丙安等专家对潮阳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贵屿“街路棚”活动表现出了朴实的民风,群众安居乐业的景象,让人民有很强的幸福感。他希望贵屿能继续保护好这种独特的文化,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并对现存的文化资源进一步挖掘,认真做好文化普查和资料登记收集工作;进一步加大保护力度,政府要做好保障性、支持性的后勤工作,实行综合治理,切实维护良好的环境秩序,科学有效的保护传承和弘扬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和谐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