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马东涛  剪纸  刘锡标  22期  周文广
当前位置 :| 主页>风物掌故>

东岩元朝摩崖石刻

来源:潮阳民艺 作者:陈创义 时间:2016-03-30 Tag: 点击: 2

    东岩,在潮阳区城南街道东山南麓上。上面林木蓊郁,青石垒垒,有东岩古寺、金顶古寺、石岩古寺。自唐朝贞元年间大颠祖师率徒玄应、智高来白牛洞面壁修禅之后,列朝官宦士人纷至沓来,留下200多处摩崖石刻,被列为广东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因元朝留下史料较少,因而东岩上的元刻对研究地方史有极大价值。
    在东岩白牛洞东向峭壁上,有元朝元贞二年(1296)八月十五日名臣唐古台题刻的"白牛岩"三个大字,其左下侧则有元代广东廉访佥事周伯温游东岩五言诗以及潮阳达鲁花赤偰列箎所撰序文的崖刻:
    至正丙戍冬,本道宪佥、朝散大夫周公伯温持节东巡到潮阳。因读《昌黎外传》,知有公遗像在邑东白牛岩唐僧大颠之屋。暇日往谒之,见悬崖有镌姓字于其上者,乃元贞丙申宪佥唐古台公留题也。遂摩挲台藓,慨岁月之易迁、迹之易陈。徘徊松荫,俯视聚落,戚然若有不能遍知其疾苦者。良久,篆书扁佛阁曰:镜天。留诗以表韩公留衣为别之遗意。
    昔濂溪先生为广南提刑,不惮出入之劳,瘴毒之侵,虽荒崖绝岛,人迹所不到之境,亦缓辔徐行,务以洗冤泽物为己任。今公是出,岂徒为访古?意必有属焉,其清风廉政可谓能继先猷矣。敬镌其诗于岩石并序其略以传不朽。时宪史田君济石、邢君作仲、监邑县偰列箎、尹康天佑从焉。囗林郎潮州路潮阳县达鲁花赤偰列箎谨记。宪佥诗为:
    悬磴丹梯绕,依岩佛阁弧。海天明似镜,山市净如图。梅影清泉穴,松风拂座隅。赠衣留别处,抚旧共踌蹰。
    从上面摩崖石刻文字我们了解到,元朝时的监县称达鲁花赤,查史当时潮阳监县偰列箎是元代名臣偰文质第五子,由江西龙兴乡试后登进士,有才干。他在序文提出周伯温因读《昌黎外传》知韩愈刺潮曾与大颠祖师结交,临别留衣相赠而来造访其时旧处的。史实上大颠曾辟白牛岩,后创灵山寺,韩愈留衣在灵山寺,为何白牛岩却有其造像?我与陈历明先生曾在白牛岩上探讨,可能这是后人敬贤而为吧!周伯温为仰韩而上白牛岩,偰列箎记中赞颂周伯温此行是效先贤周敦颐来洗冤泽物。事实上至正六年,元朝曾遣使分十道巡行天下,周从翰苑之臣列入其中。周到潮州后,主要是考察狱情,兼有"黜陟幽明,问民疾苦,兼访贤俊"之责,也即查察吏治、刑狱、民情、辟荐等。当时潮州各狱有人犯百七十人,经周逐一复审,获释者三分之一,罪当其罚者二分之一,从中可见周办事的魄力。
    周伯温的游东岩诗,先写悬蹬丹梯,上依山石而筑的孤单佛阁,使人联想到岩寺险峻峭丽。颔联用"明""净"点明游岩天气晴朗,得以饱观岩下佳景: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海水从镜明洁;而苍翠群山、锦绣田园、村舍屋宇、县城好似一幅读不完的山水画轴,看到了元朝初期潮阳的太平景象。对此他写的《行部潮阳》诗"潮阳壮县海之濆,海上风涛旦夕闻。遗老衣冠犹近古,穷边学校久同文。卤田宿麦翻秋浪,楼舶飞帆障暮云。声教东渐无限量,扬清便欲涤朱垠"可作佐证。接着以梅影、清泉、松风突出写岩寺之幽静。末联以怀念韩愈留衣赠大颠旧事,抒发其效先贤之情。从上面诗与序文我们得以了解元朝巡访制度的执从及当年潮阳的社会面貌。
    东岩又有元朝潮州路总管王翰题刻古篆"垂云"擘窠大字,笔法柔中带刚,圆转流畅,古朴生动,是潮阳乃至潮汕珍贵手迹。王翰在至正二十六年(1366)上任,是潮州路最后一任总管。鉴于潮州十三年战乱,他提出"轻赋简刑"以利百姓休养生息。他从文教为首事,派人来潮阳祭双忠、大忠祠,拓文天祥《沁园春·题潮阳双忠庙》词碑并题跋广为印行。然而由于元朝暴政,各路义兵四起,元室飘摇。王翰在《游灵山寺》诗中发出"马蹄明日知何处"感慨,又在东岩篆题"垂云"、在东山楷题"栖云"与诗句可看出他的心境:眼前面临"潮州五路""水旱相继"、"山崩川溢","义兵四起土崩瓦解之势成矣"他不知何去何从,仿徨不安!最后在至正二十八年明军大兵压境,他为使百姓免受战乱苦痛,不备战守,弃官浮海而去,使潮郡和平地改朝换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