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潮州府志》记载:“周瑶,字伯玉,号霁堂,潮阳人,少负志节,好古书,持家以礼,元至正中,举茂才异等,伯玉却聘不就,偕妻郭真顺隐居自乐,时人称为海滨冀子。”周伯玉原籍澄海冠陇,后迁居潮阳,是潮阳长寿女诗人郭真顺的丈夫。他乃饱学之士,从其诗作《隐逸高蹈》可见其抱负与才情:
志士高蹈历世深,却聘原不负初心。
许由入山遁然去,子陵垂钓迹难寻。
复古远游明素志,叠山辞表留丹心。
林泉隐居溪头处,经史自娱昔到今。
周伯玉隐逸高蹈,自比古之隐士许由、严光。明洪武初,朝廷感周伯玉耻作元臣,举“贤良方正”,太祖征诏入朝,但伯玉以老辞职,认为应让子辈报效朝廷。
周伯玉有三子,皆以儒术显。长子周彦敬(周碏),文辞隽永,诗词歌赋雅善吟咏。洪武五年(1372)首科举人,任山东栖霞知县,赴任时过境江西,即景抒情作脍炙人口诗歌《赣州十八滩》。
周彦敬为官清廉,不畏权势,善待弱势群体,深得栖霞百姓好评。
次子周彦作(周砺),洪武十二年(1379)举“聪明正直”,任广东增城教谕,潮阳县学训导。有遗作《增城儒学即事》:
增城司铎号广文,四方多士何纷纷。
风南飕飕儒风雅,黉舍书声乐无伦。
周彦作克绍箕裘,传述五经六艺之儒学,教诲增城、潮阳诸学子,后潮人将周彦作居家的小巷称“教授巷”。这便是潮阳“教授巷”由来。
少子周彦器(周矿),洪武十六年(1383)举名儒,应诏廷试魁首,任大理寺评事,以廉能升河南布政司右参议。任中勤政爱民,常念民间疾苦为民请命,受到洪武朝廷褒嘉。因政事操劳过度,任中病逝河南,当地士民哀泣营墓将其葬于洛阳。
明太祖感念周彦器毕生鞠躬尽瘁、两袖清风;周伯玉昔年秉文山之节,郭真顺有孟母课子之风,诏郭真顺进京面圣,诰封“德配宜人”,朝廷赐匾“父子乡贤”。
潮阳“教授巷”由来
来源:潮阳民艺
作者:周文澜
时间:2019-07-01
Tag:
点击:
2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