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马东涛  剪纸  刘锡标  22期  周文广
当前位置 :| 主页>风物掌故>

“皇恩赐赏”龙头厝

来源:潮阳民艺 作者:际云 时间:2019-08-26 Tag: 点击: 2

 

际云


    虽然岁月的烟云给龙头厝涂上一层厚厚的尘垢,但是,却抹不掉她曾经是贵族身份的象征,以及其厚实的文化积淀。
    龙头厝位于潮阳区文光街道文光居委,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由三厅二天井、后院御书楼及两侧四庑房组成,占地面积约2454平方米,建筑面积2300多平方米,是潮阳城区现存不多的一处较为大型的明代建筑。
“龙头厝”的由来
    明朝时,潮阳陈氏十四世祖陈惇临,因平定交趾骚乱(越南)有功,万历皇帝御赐其在家乡潮阳县城兴建该堂。堂由三合土夯筑,屋架为三叠斗拱梁架结构,天井、走廊地面皆铺筑石板。三山门为木构筑,门楼肚置有一对精雕细刻的官印石。三厅梁架恢宏大气,古朴典雅。特别是屋脊塑有的十八个蟠龙头,这使该祠更显得威严壮观。民间建筑塑有龙头的,非皇亲国戚就是皇帝御赐所建,因此民间俗称此堂为“龙头厝”。
大理寺卿周光镐题匾
    走进龙头厝,有两块匾额十分显眼,一曰“皇恩赐赏”,一曰“太仆第”,前者落款“周光镐敬题”,后者没落款,但据陈氏裔孙文物资料载,也为周光镐所题。
    据《潮阳县志》载:周光镐(1536~1616),字国雍,号耿西,黄陇都桃溪(今潮南区峡山镇)人,乃宋理学家、提刑周敦颐后裔。嘉靖四十三年(1564)中举人,隆庆五年(1571)登进士,官至大理寺卿。从题匾者身份,可见当年龙头厝主人的身份也非同一般。
一堂崇祀两对“父子进士”
    龙头厝中厅,悬挂有一块“父子进士”匾额,同样是富有含金量。本来,一堂出有一对“父子进士”已相当不简单,而此匾却包含两对,这在潮汕地区是比较罕见的。
    两对“父子进士”分别是陈氏一世祖陈仕颖、二世祖陈梦龙,十三世祖陈瑞龙、十四世陈惇临。
    陈仕颖,原籍福建莆田,宋端平(1234~1236)年间考中明经,出任潮阳知县,勤政为民,士民爱戴,任满落藉县邑城南,遂成潮阳陈氏城南一世祖。其墓位于金浦双髻山,1997年被列为潮阳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陈梦龙,字应辰,幼年聪慧,有才略,宋祥兴二年(1279)正月抗元牺牲,葬于今潮南区雷岭镇。1998年,墓被潮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列为第二批镇级文物保护单位。
    陈瑞龙,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登进士,任南京户部主事,后工部营缮郎中。修建孝陵时精打细算节约大量银两,后升任福建兴化知府,时有倭寇猖獗,应民众要求,带孝指挥守城,因劳累过度而逝,时年47岁。
    陈惇临,明万历十四年(1586)登进士,选任福建省闽静观知县。在任期间,节支经费,停办渔饷,惩办凶顽,申雪冤案,县民交口赞颂,在考察官员中列优等。后升广西道监察御史,期间上疏论证人才,要招聘隐逸、启用正直;阐述救荒等六项建议,皆切中时弊,为朝廷所采纳。万历二十九年(1601),平定广西东兰哗乱。万历三十二年(1604),广西思明府土司陆佑勾结交趾(越南)土官叛变,陈惇临前往平定叛乱,由于深入边远瘴毒之地,不服水土,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逝于所任,终年68岁。后被万历皇帝追赠为太仆寺少卿,是故龙头厝才有“太仆第”匾额。
龙头厝延承着地方文脉
    龙头厝始建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是潮阳区已知的明代建筑至今保存最完善、最大占地面积、最恢宏的一处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明代古建筑,对研究潮汕古建筑,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尤其是屋脊保存的“龙头”吻兽贝灰塑,更是难得一见的民间龙头屋脊建筑。若对其认真研究,发掘其正能量,更能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此外,堂中所崇祀的两对“父子进士”,对传承优秀家风,也具有很好的现实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