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方
潮汕地区流传着一句话:唯美食与英歌不能误。
英歌起源有几种说法,据《潮州风俗考》中载:农者春时数十倍插秧田中,命一人打鼓,每鼓一巡群哥竞作,连日不绝,名曰“秧歌”。秧歌中的“秧”潮州读音与“英”字颇相近,在民间辗转流传,久而久之便转化为“英歌”。每逢春节,伴随着家家户户袅袅炊烟飘出来的年味,英歌舞就成为潮汕地区一道流动的盛宴,“群歌竞作、弥日不绝”。
潮阳英歌舞于2006年被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表现内容是《水浒传》中关于梁山好汉化妆卖艺攻打大名府,营救卢俊义,以及劫法场救宋江的故事等,因此英歌舞民间称之为“英雄舞”,人们赋予其驱妖降魔、祈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内涵而备受欢迎。英歌舞融汇了戏剧、舞蹈、武术于一体,舞者根据头槌的哨音呐喊,手持两根木槌,上下左右对击,腾挪跳跃舞动,铿锵有力,展现出阳刚壮美,从而被誉为“中国民间舞蹈之根”。每年春节期间,随着锣鼓一响,家家户户的年轻人涌向街头,追随者舞队,只见青少年们敲棒迈步,边走边舞,连成一条长长的舞队,气势颇为壮观。
第一次接触英歌舞,自己还青春年少,那天徒步近二十公里赶到普宁的一个公社,随着“哈嗨、哈嗨、哈嗨……”,一阵阵气吞山河的吼声从人海深处传出来,人越聚越多,挤得密不透风,我恨不得身插双翼飞越人墙,一睹传说中的水浒好汉的化身,见识一下英歌舞神秘的真面目。英歌的声音不甜,是如雷贯耳那种,第一次并未谋面,但仅闻其声便深深喜欢上它。
到县城工作后,听说春节期间有英歌表演,我便谎称在单位加班,毅然放弃了回家团圆的机会。县城也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组织大型的英歌表演,参演的队伍有近十支。是日,天未亮我就去占位,这一站就是六个小时。表演者声情并茂、地动山摇、气势磅薄,极具震撼力;观众看得如痴如醉,废寝忘食。闻其声,观其影,这一次,我对英歌舞由初恋陷入了热恋,以致发展到“锣鼓一响,精神抖擞”的地步。从此立志要做一名英歌舞演员。
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前年,广东省工商银行举办第三届综合运动会,分行采纳了我的建议,参演的节目是英歌舞,我不惧已过知天命的“高龄”,主动请缨参加舞蹈队。
英歌舞的表演工具是一根不长的圆木棒,队员按照梁山好汉分成文官和武官两种脸谱;英歌的站位排序是“论资排位”,司大鼓的一般是宋江,领舞的头槌分为左右槌,左头槌是秦明或者李逵,右头槌是杨志或者关胜,二槌是林冲,三槌是鲁智深、武松等,表演人数最多可达108人,是梁山泊一百单八将的化身,其中三位是巾帼英雄。现实表演中,巾帼英雄基本上都是“男扮女装”,主要是因为表演时间长达一天,且快板英歌(主流)节奏很快,“紧锣密鼓”说是英歌再恰当不过,因此,女子的体力难以跟得上。
作为分行资深运动员,我自然排在英歌队伍的首位,出任右队中的“关胜”;而司鼓是运动会带队的领导,对应扮演的角色是宋江。我们请来了年纪轻轻的省级传承人作教练,他根据我行参赛员工少的特点,大胆提出了男女混合表演的想法,开创了男女同台舞英歌的历史先河。
看似简单的几个舞蹈动作,没想到第一场训练课下来,几乎累的腰酸腿痛手抽筋。首先要练马步,要蹲得下、站得稳,仅这个动作师傅说就要练近一个月,因为英歌中揉合了南拳的招式。第二个基本动作就是击槌,两只手握槌一击一转,全靠腕力,观众看起来很硬气,槌子转动自如,其实槌是不能动的,中间的三根手指一直要紧贴槌子,旋转靠的全是手腕的顺势转动,靠的是软实力。
除了个人能力,英歌更多的是强调集体默契。像阅兵一样要“齐”,还要在行进中不断变换阵式,在变换过程中,又要保持队列纵横的垂直、左右两队的齐头并进、齐尾同退。没有半年的艰苦训练和队伍的磨合,是绝对不能“上路”的。
练英歌肯定是要提个健壮的,但也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更强调是团结,因此,英歌舞也是潮汕人的精气神。
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训练,我们终于登上了运动会的舞台。英歌以其庞大的阵势、规范的套路、多彩的“画面”,腾跃的流畅,向大家展现了稳健之美、阳刚之美、粗狂之美乃至侨乡之美,既是潮汕的“潮”礼,又是侨乡的“潮”礼,以其独特的风格打动了评委和观众,运动会上一举获得最具地方魅力表演奖。
英歌从农民到“英雄”,从起初的“蛮劲”到“舞巧”,从地埕戏、广场戏、到区域文明,到今天闻名全国,迈出国门出访国外表演,正如中国舞蹈家协会第一副主席贾作光观看英歌后接连发的“三道令”那样:令人鼓舞、令人振奋、令人激动。
随着社会的进步,英歌舞出现的场合也越来越多,由之前祈求神灵保佑的单一仪式演变成现今庆祝喜事的活动,尤其春节期间,一场接着一场的英歌舞蹈从早到晚,流动的韵律传达着潮汕人的幸福安宁,它的快节奏与潮汕的慢生活相得益彰、和谐共处,形成了独特的“潮式新生活”、“潮式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