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马东涛  剪纸  刘锡标  22期  周文广
当前位置 :| 主页>人物风采>

木雕奇葩焕风采

来源:潮阳民艺 作者:际云 时间:2010-08-11 Tag: 点击: 2



----记汕头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员、木雕艺人朱文杰

际云
    我国著名美术家蔡若著文说:“我国传统的镂雕在造型手法上的特点,是突出地表现人物的特征和景物的特征,并且加以美化。广东潮汕木雕的好处,就是在这方面达到艺术的高峰。它表现人,是着重表现人的精神,是从人的动作特征来体现人的精神,并且将人物的动作特征加以适当的强调、夸张和舞蹈化。”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民众生活的改善,潮汕木雕似枯木逢春,又出现了新的生机。祠堂庙宇、民居及至公共建筑物、商店、宾馆用金漆木雕装饰者日众,因而一批新的木雕艺人相继涌现,潮阳区铜盂镇华岐村木雕艺人、汕头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员朱文杰就是其中之一。
    出生于1962年的朱文杰,学习木雕工艺已经有30年了。当时浙江省木雕艺术家郭志高到铜盂传艺,朱文杰拜他为师,在其指导下,木雕水平不断提高,声誉日渐。这些年来,朱文杰的足迹遍及潮汕各地, 其作品深受客户好评。据朱文杰介绍,木雕以不易蛀蚀的樟木为原料,他过去是以浮雕、通雕为主,但近年又引进、借鉴、创新了拉花雕、多层镂雕、圆雕等,从而使其传统工艺题材更广泛、构图饱满、刀法流畅、画面繁而不乱。
    在朱文杰的作坊, 笔者看到了一幅刚完成的《郭子仪拜寿》, 雕面数十个人物栩栩如生,形象逼真,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据作者介绍,创作这幅艺术品,首先要熟悉《郭子仪拜寿》中的人物,研究各个人物的独特性格,弄清当时的服装,特定场景等等,再动手描图纸,数易其稿,最后选择最优方案。还有一件《蟹篓》,篓内一只螃蟹附壁扑食,篓的“篾条”清晰可见,篓外上端十只螃蟹或潜游,或嬉戏,或小憩,姿态各异,无一雷同,篓下边“长”着簇簇水草,一只龙虾在水草上面张爪舞螯,形象逼真。朱文杰说,雕刻这件工艺品,要先把木头凿成粗坯,然后再精雕细刻,其中大小刀具达30多支,最小的只有铅笔芯大,小刀要伸进“篓”里面刻出螃蟹,如果不慎刻断一只蟹爪,则全功尽废,其难度不言而喻。
    当谈起潮汕木雕的特点时, 朱文杰显得十分在行。他说,潮汕木雕以精雕细刻著称。声名远扬的镂通雕就是以细腻的刀路,多层镂空的雕刻技术,在一块木板上把前、中、后景都可划出来,显出多经络,多层次的效果, 并且在有限的空间里,构图可以安排巧妙,穿插合理,密而不乱, 是其他木雕所没有的。这种极尽细致的雕刻工艺,反映了潮汕人心灵手巧的悟性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更渗透着潮人精打细算的性格和精明强干的作风。
    潮阳木雕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它是潮汕木雕的佼佼者。据《潮阳县志》记载:“潮阳金漆木雕,始于唐,盛于宋。”至明清,邑内官宦、商贾及富有人家,崇尚雕梁画栋,其艺精巧,富丽堂堂。清末,潮阳关埠下底人黄武贤,跟随左宗棠平息新疆叛乱有功,被朝廷加封为云南提督。黄武贤曾以潮阳金漆木雕《福禄寿三星图》奉献慈禧太后,慈禧爱不释手,连称“广南人杰艺精”,后当国宝收藏于故宫。建国后,潮阳木雕有了新的发展。如今到了朱文杰这一代人, 又将其进行发扬光大。他向笔者表示:“在潮人文化审美支撑下形成的潮汕木雕文化,既是潮汕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又是潮汕民间工艺美术这片沃土上孕育出来的一朵奇葩。我有决心通过继续钻研, 让这一朵奇葩更加焕发出迷人的风采, 使其更好地为文化强区、文化强市、文化强省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