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马东涛  剪纸  刘锡标  22期  周文广
当前位置 :| 主页>人物风采>

陈宋琪:省级非遗项目(潮阳英歌)传承人

来源:潮阳民艺 作者:际云 时间:2015-04-23 Tag: 点击: 2

  
 
    陈宋琪1968年5月出生于潮阳铜盂溪西乡,从小喜爱书法,尤其是对民间艺术情有独钟。先后从事过镜艺、彩瓷等行业。1992年加入溪西英歌队,拜西岐英歌教练洪乌仁为师。从此对英歌舞更加执着追求,凭着自己的勤奋努力,当上了自己家乡的英歌队教练。由于二年一度的家乡民俗活动,都以英歌舞作为主打节目,经多年打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在原有基础上,研究创新,取得一定成效。从而使自己调教出来的英歌队在第十五届国际潮团联谊会演出一炮打响。
    多年来,他曾先后应邀到“中山市南头中学”、“和平草潮乡”、“峡山石尾岐乡”、“铜盂新桥乡”、“铜盂仙住乡”、“谷饶上堡乡”、“谷饶大坑乡”等地当英歌舞教练。所到之处,均受到当地群众较高的评价。
   他现为潮阳民艺学会英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阳英歌)代表性传承人。

 

    传承谱系


    英歌舞源于古代中原民间的傩舞与祭祀礼仪,随着潮人祖先沿海南下,特别是南宋小朝廷的沿海南迁,做为宫廷礼仪的重要内容之一的大傩,也与所有的礼教文化一样,沉淀在潮汕沿海地区。溪西英歌是潮阳英歌舞中、快板具有独特风格的突出代表之一,它经过历代英歌艺人的传承、发展、创新,已形成为一种威武雄壮的群众性广场情绪舞。
    他生长在英歌舞的故乡,自幼耳濡目染,便对英歌舞有极大兴趣;封建社会习俗遗留、自古家传与密授英歌舞,使他得天独厚地传承了基础动作。再师从西岐英歌教练洪乌仁,与武术结合演变,以南山槌法为宗, 配以南拳马步,形成了双龙出海、蝴蝶采花、双金钱、阴阳八卦、四门攻城、佛光四射等等槌法及图形变化表演风格。阵容变化无穷,套路齐整,分有单打、双打、四人混合对打。套式分上八套和下八套,并熔入古典的艺术造型, 如玉人照镜、山中擒虎、燕子翻身、魁星踢斗等。近几年,他致力于培育一代新人,先后传授了数批青少年英歌爱好者,并能传承英歌舞之精髓,各获殊荣。


    实践经历


    他自幼对英歌舞情有独钟,七八岁时候,见英歌队员休息时,就上前摸着英歌槌爱不释手。十余岁时,就自制小木棒,和陈泽强等组织10多个小孩穿街过巷唱英歌。1992年正式参加英歌队表演,同时和陈泽强拜著名英歌教练洪乌仁为师,这为后来自己当英歌教练打下坚实基础。当上了自己家乡的英歌队教练后,由于二年一度的家乡民俗活动都以英歌舞作为主打节目,经多年打磨,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在原有基础上, 研究创新,取得了一定成效。多年来,他曾先后应邀到“中山市南头中学”、“和平草潮乡”、“峡山石尾岐乡”、“铜盂新桥乡”、“铜盂仙住乡”、“谷饶上堡乡”、“谷饶大坑乡”等地当英歌舞教练。所到之处, 均能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再根据各地实际,创新或改良动作或套路,从而受到当地群众较高的评价。特别是2009年11月,他培训的老溪西英歌,要参加第十五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在广州中山纪念堂演出,因场地限制,他将鼓乐伴奏改为录音伴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技艺特点


    英歌舞是汉族男士舞蹈,它与武术、舞蹈,戏剧、脸谱化装熔于一体,鼓乐节奏强烈分明,槌法刚劲雄浑、槌花摆动自如,图形变化快捷,高低起伏活跃,队员步伐稳健,呐喊整齐雄壮,冲杀凶猛,刚柔并济。潮阳英歌舞主要可分为快板、中板、慢板等三种形式,此三种他均有涉猎,尤擅中板英歌,其技艺特点是在慢板英歌表演形式的基础上,改变了节奏型,选取南拳中大战马左右向前开弓,设计了适应行进的舞步和组合套式,舞者的舞姿、舞步有机呼应,默契配合,纯朴大方,矫健有劲,从而构成整体的舞蹈旋律,体现了“力”与“势”的艺术美。


    个人成就


    一、2009年11月,应第十五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的邀请,老溪西英歌队于11月17日晚和18日上午,分别在广州市中山纪念堂演艺厅和广东省美术馆前,为来自五大洲27个国家和地区112个社团的3500多名潮籍乡亲,进行了两场精彩的表演。演出结束后,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广东潮人海外联谊会会长蔡东士特来向英歌队员们致以热烈祝贺和亲切地慰问,并与队员们合影留念。广东省潮剧发展与改革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吕成忠、广东电视台节目中心导演王伦及山东省青岛海外联谊会潮州会会长蔡祖奇等也前来祝贺。

    二、20年来,他及所任教的老溪西英歌队,其事迹先后刊登于《羊城晚报》《南方日报》《汕头日报》《潮阳民艺》《图文扬三宝》《南方网》《潮汕民艺网》等十多家书报刊及网媒。


    传艺情况


    1993年起教授本乡,溪西英歌队。
    1993年教授和平草潮乡,草潮英歌队。
    1997年教授中山市南头二中,南头英歌队。
    1998年教授谷饶上堡八片,上八英歌队。
    1998年教授峡山石尾岐乡,石尾岐英歌队。
    1999年教授铜盂新桥乡,新桥英歌队。
    2011年教授铜盂仙住乡,仙住英歌队。
    2012年教授谷饶大坑乡,大坑英歌队。


    公益活动


    自1992年他正式参加家乡英歌队表演以来,参加了多宗社会公益性活动。其中,当上了家乡的英歌队教练后,二年一度的家乡民俗活动,他都是不计报酬地当义务教练。2009年11月,应第十五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的邀请,老溪西英歌队于11月17日晚和18日上午,分别在广州市中山纪念堂演艺厅和广东省美术馆前,为来自五大洲27个国家和地区112个社团的3500多名潮籍乡亲,进行了两场精彩的表演。这些活动,都是社会公益性的。


    持有实物
   

    1、老溪西英歌队全套道具,包括英歌槌、服装、化妆品、鼓乐器、面谱。
    2、《潮阳英歌舞》,该书由潮阳县文化局,文化馆于1992年5月编印。
    3、《潮阳民间艺术三瑰宝丛书》之《潮阳英歌舞》,该书由隗蒂,际云编著。2006年8月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4、老溪西英歌队历年参加各项表演的照片及音像资料。
    5、潮阳英歌的其他相关资料。


    其他贡献


    老溪西英歌队在他和陈泽强授教下,以潮阳正宗的英歌槌法,配上南拳马步,熔武术与舞蹈于一炉,舞起来动作雄浑,气势磅礴,其基本阵法有双龙出海、蝴蝶采花、双金钱、阴阳八卦、四门攻城等,阵容变幻无穷。套路有单打、双打、四人混合对打,套式有上八套和下八套,并融入古典的美人照境、山中擒虎、燕子翻身、魁星踢斗等招式,因而显得形象生动,活龙活现。队伍开场是以中板节奏,舒慢蕴含着“力”和“势”之美。接着,节奏逐渐加快,随着鼓角齐鸣,阵势忽然变得高昂热烈,翻江倒海,势不可挡,这让人看到了潮人生生不息的顽强生命力,以及锐意进取的拼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