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马东涛  剪纸  刘锡标  22期  周文广
当前位置 :| 主页>人物风采>

姚达添先生的传奇人生

来源:潮阳民艺 作者:郑生 时间:2012-04-08 Tag: 点击: 2

        □郑生

    姚达添先生1942年出生于潮阳县井都镇浦东村(今属潮南)的一个农民家庭。后来他应征入伍,不久被选调进新华社担任政治外事记者,经常出入中南海,为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写新闻报道,给他的人生增添了一份传奇的色彩。

 

二角五分钱报名费是班主任垫付的

 

    达添先生的学生时代是在贫寒苦读中度过的。兄弟姐妹五人中惟有他上到高中,但又差点中断学业。小学毕业后报考初中时连报名费都没有,报考初中的二角五分钱报名费是班主任老师为其垫付的。考上初中后,邻里和亲戚朋友都为之高兴,认为他是姚家的惟一“秀才”。那时,井都和沙陇两个地方没有一所中学,仅在井都神仙小学附设一个初中班,几百名考生中被录取者只有50名。他家距学校10里路,上学每天要往返20里路程,靠邻里的资助和少量助学金,他走读完成了初中学业,并顺利地考上了县重点中学——潮阳高级中学(今潮阳一中)。念完高中一年级,他响应国家号召,于1961年7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一名有文化的战士。
    在服兵役期间,他积极进取,努力学习政治理论、文化知识和军事技术,曾荣获“优等射手”称号,于1962年出席广州军区某部召开的积极分子代表大会。1964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4月被派往广州军区桂林步校深造。1965年7月军校毕业后返回原部队。1966年初被任命为营部书记,成为军队的一名基层干部。同年下半年,新华社到军队选调干部,姚先生符合其条件,从部队转入新华社工作。

 

大部分时间工作在党和国家领导人周围

 

    姚达添先生一踏进新华社的大门,就被领导指派担任中央政治外事记者,长达15年之久。他大部分时间工作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周围,参加中央领导人许多重大活动的采访。其中包括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华国锋、胡耀邦等会见外宾;采访活动还包括美国总统尼克松、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和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访华等。他有幸目睹中美建交和中日恢复邦交的谈判过程。有机会直接聆听党和国家领导人与外国友人的谈话,了解国内外形势和中国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从而增强了新闻敏感新性和提高快速写稿的能力。
    1993年以来,是姚先生多年新闻生涯中新闻成绩最为突出的六年,其长期积累的新闻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比较充分的表现和发挥。那几年,他采写的200多篇新闻综述、述评全部为外电和海外报纸刊用,采用率达百分之百,有些稿件被多达十几家甚至20多家外报所采用。

 

报道稿件获得中国新闻最高奖

 

    姚达添先生历任新华社中央政治外事记者、编辑、发稿人、驻香港分社记者、对外部中文采编室副主任、综述评论室主任等职。其专业职称是高级编辑。他采写了大量有深度的报道稿件,内容涉及政治、外交、经济、科技等领域。其中有两篇评论最为人们所称道,即:《是“维护人权”,还是推行强权?——评美国国务院〈人权报告〉》、《和则两利 抗则俱伤——评中美经贸关系》。这两篇评论主题鲜明,评述深入,有理、有利、有节,并且适时播发,受到了海外新闻媒介的普遍重视。外国通讯社和二十余家海外报刊纷纷予以转播和刊登,在舆论斗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前者还获得中国新闻最高奖——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1996年10月,中国记协和新华社联合举办“穆青新闻作品研讨会”,姚达添一篇8000字的论文入选。这篇题为《把新华社建设成为对外发布新闻的权威机构——浅谈穆青有关加强世界观点的论述》的论文,全面地总结分析了穆青同志的对外报道思想。

 

担任北京潮人海外联谊会潮阳分会会长

 

    2002年,姚达添先生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但新华社领导鉴于他经验丰富,遂聘他返回新华社工作,一干就是三年多。至此,他在新闻战线上整整奋斗了四十年之久。遂后,又担任北京潮人海外联谊会潮阳分会会长,并被潮阳民间艺术学会聘为名誉会长。
    2007年12月,姚达添先生出版了《姚达添新闻评述集》一书,洋洋50万字。该书可以说是他从事新闻工作40年的一个真实写照和缩影。2011年12月,该书又再版发行,这在新闻界被传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