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老肖同志二三事
陈振通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我就有幸认识了姚老,但真正对他有所了解,还是近几年的事情。姚老已退休多年,年近八旬,曾担任过多种领导职务,是一名副处级干部,现任潮阳老区促进会副会长。多次广泛深入交流,让我对这位曾经多年活跃在潮阳政坛的风云人物倍加钦佩赞赏。他处事果断,举重若轻,勇开先河,自在从政。他的故事鲜为人知,耐人寻味,值得欣赏。
冒危险智救被困海军战士
1981年初,解放军某部驻海门两名海军战士在市场买手表,与卖表青年发生争执,在这过程中,卖表青年被其中一名战士用匕首插伤了大腿,伤势十分严重。结果整个市场沸腾了起来,周围群众合伙围攻两名战士。一名战士侥幸逃离,另一名则被困在水文站。海门派出所柳勤坚所长见情况危急,立即请示了时任镇长的姚老肖同志。姚镇长当机立断,一边指示有关人员将伤者立即送县人民医院抢救,一边亲自带着柳所长和两名民警及1副手铐,直奔水文站。群众开始有点不理会,但听到镇长说:“凶手镇政府准备要抓起来,伤者已送县医院抢救,性命安全没有问题”之后,都主动让路。一进站姚镇长就严肃地对海军战士说:“地方抓现役军人,是违法的,为了保住你的性命才不得已而为之。如果要保命,你马上接受铐手铐,我们带你出去,不然无法向群众交代。”已被吓得六神无主的海军战士如得救星,连连点头,马上配合。外面群众见人已经被镇政府抓起来,主动让出一条路。人一带进派出所,姚镇长马上与驻海门海军部队联系,于当晚8时移交部队。隔日,南海部队政治部处长和参谋等特地登门拜访,感谢地方政府对部队的爱护和帮助,并表示要对这两名战士进行严肃处理。当听到姚镇长说,地方抓部队现役军人是违法冒险行为,我正在等候首长处理时。首长们连连夸奖:“姚镇长处事果断,方法对头,是好样的!”事后受伤的卖表青年在部队和地方的重视下,也得到妥善的处理和安排。
反走私语出惊人折服高层
1983年8月上旬,国务院一位副秘书长带着国家工商总局、海关总署和边防总队等领导,在省、市、县三级有关部门陪同下,专程到海门了解反走私情况,并通知时任海门镇镇长和反走私领导小组组长的姚老肖同志汇报工作。会议在公园的莲峰书院召开,约20多人参加会议,会场十分严肃、紧张。面对这么多高官、大官的姚镇长,毫无惧色,从开始汇报并接受提问约一个钟头。重点汇报介绍了海门当时的走私状况,如何反走私和抓出了什么成果等情况。听完汇报,刚才一脸严肃的国务院副秘书长脸上露出了笑容,他评价说:“听了这个汇报,连看本本都不用,说明情况掌握非常明,也说明在反走私这件事情上工作深入,海门的反走私工作是抓得好的。”他接着诚恳地征求说:“比较彻底地抓反走私工作,你看该如何抓才好?”没有太多时间思考的姚镇长,坦诚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应该治标治本相结合。治标:海上抓、路上堵,对走私分子给予严肃处理、重判,搞到他们倾家荡产,不能有合算;治本:最根本的是发展生产,发展经济,解决劳力出路,改善人民生活”。还说:“过去有一句话叫‘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如果没有吃的,抢都敢,何况走私。其实,行船走马三分命,走私也是要冒性命危险的。”听到这肺腑之言,惊人之语,在座的领导情不自禁热烈鼓掌,连声赞赏:提得好,提得对,治标治本相结合,正确!就这样,各级领导满意地离开了海门。当时陪同的一位县委副书记私下对姚镇长说:“你胆子可真大,现在批判孔老二还未结束,你连‘民以食为天’都说出来。” “我是实事求是嘛!”姚老当时如是说。
事后才知道,当时中央掌握的情况是,出现走私后,田无人种,鱼无人打,全海门都在走私,非常严重,上级准备下大力气整治整治。不久,南方日报头版刊登了海门反走私的长篇报道;省委又派出工作组,对海门反走私工作进一步了解,总结经验;当年12月,在全省反走私工作会议上,海门被评为先进单位,姚镇长代表海门在大会上做了经验介绍,受到大会的通报表彰。海门就是这样,从一个全国闻名的走私重灾区变成全省反走私先进地区。
巧引导力排众议开创先河
1983年农历12月初九,是文天祥就义700周年纪念日。前夕,莲花峰公园领导反映说,许多群众自发要到公园里祭拜文天祥。姚老当时脑筋一动,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好事情,应该开展纪念活动,并由政府出面大张旗鼓来搞。可一开始却阻力重重,支持者寥寥无几。首先到县里请示郑金德县长,他第一句话就说:“全国都没有听说有搞这样的活动。”可听完姚老的设想之后,当场表示支持,并表态将派宣传文化部门领导参加。到镇里与党委书记郑茂禄汇报之后,书记决定召开党委会具体讨论决定。可会议上却鸦雀无声,党委们无人敢表态,都怕是搞封建迷信活动。姚老这时慷慨陈词,认为此举既可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又可以发动捐资建设莲花峰公园,一举两得,天赐良机,再好不过。还是郑书记有胆量,当场拍板支持,并落实姚镇长和党委宣传委员负责实施。结果那天的活动,隆重热烈,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陈世英同志带队参加,汕头各侨社组织和泰国等地华侨等也来人参加。活动共收到捐款15万元,办了两件事:一是修了“万人冢”,将1943年海门被日军杀害和饿死的1万多同胞集中埋葬的地方重修,并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二是修建了莲花书院前的围栏和20多处名人碑刻。镇里干部马镇江曾将此活动写成消息向各级报刊投稿,可都石沉大海。不过第二年清明节姚老一位在香港东方报当记者的表亲高兴地告诉他,新华社和香港、泰国等地的报刊,都报道了这件事情,还介绍了姚老在纪念活动上的讲话内容。这让姚老既感到高兴,又觉得遗憾,因为国内仅新华社敢发表这一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