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马东涛  剪纸  刘锡标  22期  周文广
当前位置 :| 主页>人物风采>

誓叫荒滩变绿洲

来源:潮阳民艺 作者:郑 生 时间:2013-08-23 Tag: 点击: 2

——追记党的十一大代表、原潮阳县湖边大队党支部书记林德徐

   □郑 生

在多年前的一天,我无意间看到了一本连环画叫做《湖边的变迁》,里面讲述的是潮阳县海门公社湖边大队(今汕头市潮阳区海门镇湖边村)原党支部书记林德徐与党支部带领湖边大队社员们植树造林,大力发展农业和工副业生产,从缺粮队不久变成了余粮队,让原来这个“日出沙烫脚,风起飞走沙,年年灾害多,十种九无收”的贫穷落后村子早日披上了绿装的故事,该大队也因此成了我省“农业学大寨”的一面红旗。

2003年秋季的一天,我慕名前往海门镇湖边村,准备采访林德徐老人。在一位当地人的引领下,我在该村一座旧祠堂左侧的两间旧房子里找到了连环画《湖边的变迁》中的主人公林德徐。当时,年已74岁的林德徐独自闲坐着。我打量了林德徐一番:身材比较肥胖,身高160公分左右,天庭饱满,一副慈祥、厚道的模样,给人一种和蔼、亲切的感觉。见有人来访,他便起身相迎。我忙向他道明来意,请他讲述几十年前他作为支部书记如何带领湖边大队的社员们战天斗地,植树造林,发展农业和工副业生产的动人故事。一听到这个话题,只见林德徐老人微微地点点头,理清了一下思绪,然后遂打开话匣,向我讲述了他的身世以及一个个有关植树造林,发展农业和工副业生产的动人故事……

1929年2月27日(农历正月十八),林德徐出生在潮阳县海门公社湖边大队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万恶的旧社会,林德徐一家与千千万万的贫苦农民一样,遭受到地主的压迫和剥削。为了寻求生存,他小小年纪就跟着母亲逃荒到外地乞讨,从小过着贫苦的流浪生活。

解放前的湖边大队原来是一个“日出沙烫脚,风起飞走沙,年年灾害多,十种九无收”的贫穷落后村子。解放后,林德徐与其他乡亲一样翻身做了主人。土改初期,林德徐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1964年,林德徐开始担任湖边大队党支部书记。作为党支部书记,林德徐时刻牢记毛主席关于“为中国人民大多数谋利益,为世界人民大多数谋利益”的教导,带领广大贫下中农艰苦奋斗,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改变了昔日“日出沙烫脚,风起飞走沙,年年灾害多,十种九无收”的贫穷落后面貌,闯出了一个农、林、牧、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湖边。

1968年春的一个傍晚,湖边大队党支部书记林德徐,从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大队参观学习回来了。消息在村里传开,贫下中农奔走相告,涌向大队部,围着林德徐问长问短,都想了解这位在创业路上的带头人,从大寨带来什么好经验,有什么新打算。大家说:“大寨人怎么闯,我们要怎么学?林书记,你跟大伙谈谈吧!”

贫下中农学大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愿望和坚定信心,使林德徐十分感动。他感到浑身是劲地说:“有大寨做榜样,有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有贫下中农支持,党支部一定把艰苦创业的大旗扛下去,千难万险不回头!”

当晚,大队会议室里,灯火通明。党支部扩大会议在热烈进行着。

风尘仆仆的林站在煤油灯下,兴致勃勃地介绍了大寨大队党支部胸怀全局,带领群众不断革命,艰苦创业的动人事迹,同大家一起研究如何进一步落实毛主席“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表示了自己的战斗决心。

林德徐充满信心的讲话,引起了大家热烈的议论。

“对,要像大寨人那样,不怕苦,不怕难,艰苦创业到底!”有的人提议,要进一步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方针,办加工厂,闯水利关,把旱园改水田,甘蔗作物上山……。

可是,也有人说:“林书记带头艰苦奋斗,总算斗出了今日的湖边。挑担子,总得歇一歇吧!家业办得大,麻烦事情多,干部就更不容易当了!”

当干部,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艰苦奋斗一辈子,还是怕苦怕难,革命一阵子?林德徐,这个从小就跟着母亲逃荒求乞,在苦水里泡大,对革命事业有着高度负责的共产党员,回忆起旧社会的苦难生活,想想当今世界上还有千百万吞糠咽菜的阶级兄弟未解放,心情就无法平静。

林德徐回到屋里,像往常一样,他习惯地点起煤油灯,打开毛主席的光辉著作《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边读边思考着:白求恩同志远渡重洋,为中国人民的抗日胜利,流尽最后一滴血;张思德同志为革命烧炭,不怕苦,不怕死,图的是什么?难道是为了自己过好日子?不!他们图的是全人类的解放。他深深认识到,图舒服,怕困难,想歇脚,这种“半截子革命”思想,是和共产党员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彻底革命精神不相适应的。这种思想如果不克服,学大寨就学不下去,继续革命的局面就闯不开。作为支部书记,他感到自己责任重大。

隔天,林德徐把党员和干部带到村外,登上村头的“前山”。他指着葱茏的林带、连片的稻田、纵横交错的灌渠和一排排刷白的新屋,意味深长地说:“湖边有今天,是谁给的?如果不是毛主席、共产党的英明领导,我们能征服那万恶的风沙,造起良田?今日,能只看到自家米缸满,忘记世界上还有千千万万阶级兄弟在挨冻受饿么?……”

在场的二十多位共产党员,在旧社会每人都有一部苦难的家史。林德徐的一席话,引起大家的沉思。一幕幕湖边往昔的情景,浮现在大家的脑海里——

解放前,在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下,风沙肆虐,湖边成片成片的农田被风沙淹没,可插水稻的耕地还不够三十亩。那时候,湖边穷人过着“丰年番薯根,灾年野菜茎”的悲惨生活。1943年大旱,全村饿死、逃荒和被逼死的就有四百多人。解放后,特别是1958年以来,湖边人民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导下,开始大规模向穷山恶水宣战。党支部根据贫下中农的要求,制订了一个“植树造林,制伏风沙,搬沙造田,建设新湖边”的十年规划。湖边人民凭着一颗建设社会主义的红心,与天斗,与地斗,与荒沙滩斗。经过近七年的苦战奋斗,终于在二千四百多亩荒沙滩 上造起了六十华里长的防护林带,制服了风沙,搬掉一千二百多个沙丘,造出三百二十五亩良田,连年夺得粮食大丰收,提前实现第一个建设蓝图,改变了“吃粮靠国家,用钱靠贷款,年年要救济”的穷面貌。

旧社会的苦难岁月,解放后的战斗场景,深深地教育了大家。党支委陈丙金说:“我们现在不愁吃不愁穿了,但是对革命贡献还很小,不能满足,不能怕难呀!共产党员,革命干部,要有不为名,不为利,不怕苦,不怕死的彻底革命精神,才能把艰苦创业的大旗一直扛到共产主义!”

一场场的回忆对比,一次次的思想教育,终于统一了党支部“一班人”的认识。于是,一场建设社会主义新湖边的战斗序幕揭开了。林德徐、陈丙金和老贫农林顺和、蛟龙伯一起,冒着早春的严寒,爬山岭,测地势,规划修筑环山渠的路线;登上村里最高的屋顶,察看未来新村的布局……就这样,经过七、八个昼夜的调查、讨论,终于再一次绘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蓝图:大力兴修水利,闯过水利关,改良土壤,实现粮食亩产一造跨《纲要》;积极发展多种经营,逐步向农业机械化进军。

湖边,方圆十几里,找不到一条小河,看不见一条溪涧,水源奇缺。如何闯过水利关?党支部根据群众的建议,决定建设抽水站。林德徐他们领着几个生产队长,踏遍了周围的大小山丘和坑坑洼洼,细心地勘查,却连一个小泉眼也没找到。

这时,有的人就说开了:“别那么死心眼一个劲地找啰,沙滩哪能建抽水机站?还是按‘老传统’打个小井,一杓一桶地掏水算啦!”

“老传统,一杓一桶掏,这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林德徐斩钉截铁地说:“依靠群众,什么困难都能踩在脚下!”

晚上,林德徐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教导,想起过去的创业路上,干群一心,勇闯难关的往事——

记得1963年,在防风林造起来后,党支部决定搬沙造良田。有人望见那高低起伏的山丘,摇摇头说:“没有机器,搬沙丘能行么?”

有人说:“沙滩造田费工多,产量低,不合算。”

老贫农林顺和在社员会上有力地问道:“谁说沙丘不能搬?谁说造田不合算?我们到地里去看看!”

林顺和边说边拉着干部来到“沙田墘”,指着一块地说:“这四分地,是互助组时,我和几个穷兄弟花七天工夫、搬走二千担沙造起来的,用土杂肥改土后,每年收粮食三百多斤……”

林顺和的介绍,给大家教育和启发很大,大家说:“过去林顺和几个人能向沙滩夺粮,今天,全队一千多人一条心,一个劲,一定能把荒沙滩改造好!”

于是,搬沙造田运动便热火朝天的开展起来……

兴奋的回忆,给林德徐增添了无比的勇气和力量。

第二天晚上,林德徐和陈丙金为解决水源这个难题,特地请来几位打井的“老把式”开“诸葛亮”会。

林德徐说:“你们有经验,一起商量商量,这抽水站的水源怎样解决?”

鬓发斑白的蛟龙伯笑呵呵地说:“我们几个老头早商量过啦。俗话说,点滴成河。祖祖辈辈打井引水,就是据的这个理嘛。井大水多,挖个大蓄水池,引出沙泄水,我看能行。”

“噢,对啦!村头那个‘老爷庙’,是在沙滩上建起来的。往日我放牛,看见那堵破墙脚,几个月不下雨还是湿漉漉的,还长着青苔呢!这沙泄水可能很大。”葫芦伯插上话说。

“点滴成河有道理。造林十年,广阔沙滩的地下水一定更丰富了。把它引、蓄起来,岂不是取之不尽的水源么?”林德徐兴奋得站起来,把手一摆,说“到‘老爷庙’挖掘试试!”

陈丙金拿起两把铁铲,带上风灯,几个人冒着寒风,直奔“老爷庙”。他们在湿墙脚下挖了三尺深的堀,只见沙泄水不断流出,不上半小时,就集了半堀水。

“行,就这样干!”经过多次的试验、摸索,终于创造出在沙滩上深挖引蓄池,池的四周开深沟,分级埋布引泄涵管的“引、泄、蓄水”方法。

1968年春,一场引、泄、蓄水建抽水站的战斗在“前山边”打响了!

林德徐和陈丙金带领二百名创业大军浩浩荡荡开向前山边。搭起草棚,安营扎寨。随着工程进到关键阶段,困难也一个个接踵而来。当埋涵管的深沟挖到一丈深后,由于沙泄水不断渗出,流沙滚滚往下崩塌。

怎么办?林德徐立即开起献计献策会。蛟龙伯等几位富有打井经验的老贫农提出扩大挖沟的工作面,组织快速运沙,边挖边砌石的建议。但是,在深沙沟里砌石,要胆大心细,速度快,不然就容易塌方出险。谁下沟?在这关键时刻,支委林锡江第一个下去了,共产党员陈狗屎、戴日升下去了,蛟龙伯把棉衣一甩,也下去了。沟底冰冷的泄水,冻入肌骨,他们毫不畏惧,紧张地提沙砌石。突然,一堆乱石随着流沙塌下去了,碰伤了林锡江的右腿,鲜血直流。他忍着痛,从身上撕下一片布,包扎好伤口,又继续战斗。

就这样,原定四十天的工程只用二十五天就完成了。机器一开动,滚滚的流水,翻上山坡,沿着环山渠,哗啦哗啦地流向山后的二百多亩旱地。抽水机站的建成,为纯沙质土地区解决水利问题闯出了一条新路,极大地鼓舞了湖边的干部群众改天换地的勇气和信心。他们发扬连续作战精神,继续苦战了三个冬春,又新建了一个抽水站,八个大平塘,十三个大型水井,四十条引水渠道,连同以前扩建的四百多个平塘、水井,形成大、中、小结合的水利灌溉网,比以前提高了三倍以上的抗旱能力,为发展社会主义的农业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湖边一角继搞水利工程之后,湖边人每年从海里捞回几十万担海肥,沤制后进行改土,大力推广良种,实行科学种田,把旱园坡地改为水田,实现了稳产高产。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社会主义新农村迈进。

艰苦创业结硕果,湖边旧貌换新颜。随着农、林业生产的发展,多种经营也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了。原来单一经济的穷村,变成了林茂粮丰、五业兴旺的富队。社员口粮和收入水平逐年增加,集体经济不断扩大。

1968年12月,湖边大队成立了革命委员会,林德徐当上了大队革委会主任。领导当好火车头,群众齐心朝前跑。

1969年年终分配结果,除按照往年比例提留公共积累外,社员分配比上年又递增百分之八点八,还剩余四万五千元。剩下的钱怎么办?党支部从长期创业着想,从对国家多作贡献出发,考虑把资金投入再生产。

党支书林德徐说:“毛主席教导我们:‘必须兼顾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巩固发展,要靠集体积累不断扩大再生产。在增加祝员收入的情况下,把资金用于进一步落实‘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上,让社会主义家业越创越大,这才是正路!”

党支部的意见反映了广大贫下中农继续创业的心愿,一致决定把这笔剩余的资金用于购置农业机械和扩大副业生产。

湖边大队扩展工副业生产的消息很快传开了。有一天,从城里来了两个“好心人”,走到大队副业加工厂,东看看,西瞧瞧,“关心”地说:“这么好的条件,尽办小工厂,多不合算!”他们又指着隆隆响的机器,说:“这里既有资金,又有设备,我们有技术,可以联合办个机器配件铸造厂,原料到外地采购,产品自行销售,这样可赚大钱,收大利,那该多好啊!”

党支委陈丙金等人觉得不是味道。他们想:办铸造厂,要和国家争原料、争市场,方向不对头,这分明是走资本主义邪道。他们把这件事告诉刚从县城开会回来的林德徐。这位从大风浪中闯过来的带头人,意识到办什么样的厂,是关系到走什么路创什么业的大问题,要带领群众创社会主义大业,就要时时把住路线斗争的关口。面对着这两个“好心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快收起你们的生意经吧!什么赚大钱收大利?我们不懂这一套!”

多年来,不但农业生产连年获得丰收,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和贝灰、砖瓦、农机具厂、三鸟种苗场、养猪场、林场等工副业生产,也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这些工副业生产项目,以本队农副产品为原料,以加工为主,直接为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服务。每年收入的资金近十万元,并为农业、养猪业提供大量肥料、饲料,转过来又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大幅度增长。

多年来在艰苦创业道路上阔步前进的湖边人民,回顾过去,豪情满怀,展望未来,信心百倍。

1969年,湖边大队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干部群众满怀革命豪情,抓革命,促生产,夺得了农业生产的大丰收。可是,在粮食分配问题上,领导班子中却有个别同志认为“连年大丰收,穷队变富队,多分多吃不成问题”,主张“多留一点,少卖一点”。这种思想的出现,引起了林德徐的重视。他想:“多分多吃”,“少卖多留”,这都是不顾大局的表现,是两条路线斗争的新形势下的反映。领导班子要为无产阶级掌好权,根本一条,就是要坚决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

林德徐马上把党支部、革委会的领导成员叫在一起,举办了一个学习班,连续几个晚上,一遍又一遍地学习毛主席的有关教导,以便统一大家的思想认识。

林德徐问大家:“过去我们吃国家的统销粮,现在丰收了,能只顾自己吗?”他的话打动了大家的心弦,同志们纷纷联系思想实际,批评了脑子里的个人主义。

通过学习,领导班子举步一个样,开口一支声,他们用毛泽东思想宣传群众,武装群众,坚决贯彻落实毛主席的“备战、备荒、为人民”伟大战略方针,做到丰年不忘歉年,丰收不忘战备。这一年的湖边大队向国家交售粮食八万三千多斤,也留了储备粮。

到了1970年,湖边大队在毛主席关于“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的光辉思想指引下,农业生产出现了新飞跃,粮食产量比1965年翻了一番,集体积累有了很大增加。

在这样的情况下,又有人提出:“队富业大,粮丰钱足,这回可得花点钱来建个新戏台,搞个象样的场所了。”

这话传到林德徐耳朵里。他想,是把钱用在发展生产上还是把钱花在建戏台上?是艰苦奋斗一辈子还是艰苦奋斗一阵子?他遵照毛主席关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教导,遂专门召开了一个由贫下中农代表参加的座谈会,把问题交给群众讨论。会上,大家把数目一算,建个“像样”的新戏台最少需要三万五千元,这笔钱,要是用来发展农业生产,可购买八寸口的水泵六十多部,这样就可以解决劳力不足的困难。

这时,林德徐语重心长地说:“俺湖边由缺粮变余粮,由穷队变富队,全靠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今天,俺可要牢记毛主席关于‘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教导,千万不能摆阔气,讲排场,丢掉艰苦奋斗这个优良传统,背离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这一席话,说得大家心里热乎乎的。

会后,在大队干部的带动下,大家因陋就简,自已砌墙,用稻草盖成了戏台,并把省下来的钱购买了拖拉机、抽水机,还建设了一个集体养猪场。使湖边大队百分之八十的农田实现了排灌电动化,农副产品加工实现半机械化,大大解放了劳动力,加速了农业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

1971年湖边大队被评为广东省农业学大寨先进单位,成为当时我省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典型的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湖边大队出了名之后,1971年4月,时任广东省革委会副主任的罗天同志率领在汕头地区召开的省经济管理会议代表176人莅临湖边大队参观。同年8月,国家农业部副部长郝中士莅临湖边大队视察。随后,中央乐团也前来湖边大队进行慰问演出。同年9月,越南政府代表团一行20人莅临湖边大队参观考察。1974年4月,香港三联电影公司随同香港潮籍工商界潮汕观光团,慕名来到海门公社湖边大队拍摄纪录片《潮梅风光》的片段“湖边新貌”。

在毛主席“农业学大寨”伟大号召的指引下,经过连续几年的艰苦奋斗,湖边大队取得了造林固沙、搬沙造田的胜利,初步建成了粮丰林茂、五业兴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被评为广东省、汕头地区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

缺粮队变成了余粮队,“照顾队”变成了有贡献队,领导班子中有的人便沾沾自喜,认为:过去黄沙漠漠的荒滩现在长出了千斤稻,这样的成绩就算不错,该歇歇脚了。

是满足现状守旧摊子,还是继续革命创新业?湖边大队党支部面临着新的考验。党支部书记林德徐清醒地意识到,干部中的自满松劲情绪,是小农经济思想的反映。这个问题不解决,对深入学大寨是一个极大的思想障碍。

1972年春节,林德徐带领大队干部和生产队长,先后到普宁、揭西、揭阳、潮安、汕头市等地农业学大寨和工业学大庆先进单位取经。这次参观学习使大家解放了思想。他们看到了外地先进单位农业大上快上的崭新局面,看到了工人阶级为支援农业忘我劳动,工农业生产蓬勃发展的动人情景。大家深有体会地说:“不看不比,沾沾自喜;一看一比,差距万里。”

党支部副书记陈柳贞说:“过去我们用小农经济观点看问题,就像井底青蛙,坐井观天,满足于集体生产有发展,社员生活有改善,没有想到要为国家多作贡献。只有树立办社会主义大农业的雄心壮志,才能继续革命,当好学大寨的火车头。”

通过参观学习和开门整党,湖边大队党支部成员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觉悟,决心在学大寨的道路上继续奋勇前进。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党支部制订出农业学大寨新的规划,第三次绘出了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新湖边的蓝图。

继续挖塘蓄水,平整耕地,改良土壤,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努力增产粮食,是新规划的主攻方向。

湖边大队地处滨海沙滩地带,没有一条溪河,灌溉条件仍较差。要扩大水稻生产,困难的确不少。有人说:“多种一亩水稻,就像多养一个孩子,多一份负担,倒不如依旧种经济作物,花工少,收入多。”

在党支部会上,林德徐回顾湖边前几年的战斗历程,坚定地说:“湖边每前进一步都充满着斗争。现在要治水改土,扩大水稻面积,就必须同怕苦怕累的懦夫懒汉思想斗争。”

大队党支部统一了认识,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经过连续两个冬春的奋战,挖了两个蓄水量达三万多方的平塘,把六十多亩沙园改造为水田,并使二百多亩“望天田”改善了灌溉条件。1973年,粮食总产首次闯过了百万斤大关,比1971年增加七万多斤。

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湖边大队的工副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先后办起粉丝、榨糖、酿酒、砖瓦、贝灰、集体养猪等十四项工副业,每年要耗费大量的燃料,仅加工粉丝一项,每年耗费的燃料就要六十多万斤。

有人提出这样办工副业,燃料多,收入少,不合算,主张不办这样的工副业,把燃料拿到农贸市场卖高价。

社会上的投机倒把分子也窜到这里来,煽动说:“办五金铸造厂、机械配件厂,本少利多,燃料又可卖高价,岂不是一举两得?”

大队党支部认为,农业生产大队发展工副业,要坚持就地取材,为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决不能为了钱,偏了向。几年来,他们坚持做到“四个为主、三个坚持”,即小型为主,加工为主,原料自给为主,产品自销(或商业部门包销)为主;坚持就地取材,不与国家争原料,坚持自力更生方针,不与农业争资金,坚持亦工亦农,不与农业争劳力。这样,队办工副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越办越兴旺。

林德徐是土改时期的老干部。过去,在造林固沙、搬沙造田的每一个战斗中,他总是斗在先,干在前,浇灌下辛勤的汗水。如今,老将不减当年勇,不论是治水改土,还是平整耕地,他都身先士卒,带头大干,越是节日他越忙碌。

1974年春节,林德徐一清早就把家门一锁,带着老伴和女儿一起上农田水利工地。在林德徐带动下,社员们纷纷上工地,扛石、挑土、垒坝、整地,愉快地在工地上过了一个革命化的春节。

党支部的其他领导成员林锡江、林八童等也和老支书林德徐一样,跟群众同战斗,同生活,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那里有困难就往那里冲。连年来,这个大队的干部,平均每人一年劳动天数都在二百天以上。

湖边的贫下中农高兴地说:“俺大队的干部,一双泥腿子,跟土改时一个样。他们的汗水比我们还流得多!”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干部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广大社员群众。干群心想在一起,劲使在一起,团结战斗,在农田基本建设中,越干越想干,越干越敢干,越干越会干。他们平整北面山洋三百七十多亩耕地,就投放了十三万五千多个劳动工日,移动十三万三千多土石方,平均每个主副劳力完成二百五十多土石方。

湖边大队党支部并不满足已取得的成绩,他们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坚持学理论,抓路线,集中力量,大干晚造,及早做好秋后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和冬种的准备工作,在农业学大寨的金光大道上阔步前进。

多年来,林德徐带领湖边社员群众在植树造林,发展农业和工副业生产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值得一提的是,党组织并没有忘记林德徐几十年来所做出的突出贡献,1977年他被选为党的十一大代表,奔赴北京,参加于1977年8月11日至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林德徐也因此而成为潮阳有史以来唯一一名全国党代表被载入史册。

1979年,林德徐被提拔担任海门公社党委副书记一职。1989年2月,林德徐光荣退休,回家安享晚年。


林德徐在认真学习党的十一大文件精神
 
当我即将结束对林德徐的采访时,他便慢慢地站起身子来,从他的书柜里拿出一本还有八成新的连环画《湖边的变迁》,并拿起钢笔,翻开连环画的扉页,然后弯弯斜斜地签上他的姓名“林德徐”,将其赠送给我留念。对此,我表示感谢!

2008年9月10日(农历八月十一)下午,颇有传奇色彩的林德徐因病在家中去世,走完了他八十年的人生旅程。

这正是:情倾湖边写春秋,默默奉献无他求。植树造林酬壮志,誓叫荒滩变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