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马东涛  剪纸  刘锡标  22期  周文广
当前位置 :| 主页>人物风采>

往事今追记,梦难翻!——回眸民国潮邑农运先躯陈鸿藻

来源:潮阳民艺 作者:张彦建 时间:2010-03-09 Tag: 点击: 2
  陈鸿藻(1902-1980),字鲁芹,潮阳县贵屿华美乡人。生于清光绪二十八年(壬寅年)三月十三日;终于1980年(庚申年)二月十日,享年七十八岁。
  “哀鸿遍野已惊心,莽莽神州欲陆沉。砥柱中流谁负责,几回北望泪沾襟。”
  “天容海色豁双眸,人到莲峰忆旧游。故国已随花幻化,贞魂犹与石长流。千秋不灭忠贤迹,万古难消帝子仇。自对乾坤存正气,腥膻一洗付清流。”
  “……余读《木兰辞》,想其慷慨从戎,以一闺阁弱女子,而出入乎枪林弹雨中者若干年,历尽风霜,未尝馁其志,盖其毅勇之概,亦足为后世法矣。……彼世之自命为丈夫者,未能为国家建一功立一业,空须眉徒尸高位,以木兰观之,真粪土之不若哉!……”
  从《桂屿文学社季征》陈鸿藻遗著诗词和读《木兰辞》中:作者用“惊心,陆沉,谁负责,泪沾襟”;又:“幻化,长流,正气,清流”;再:“……彼世之自命为丈夫者,未能为国家建一功立一业,空须眉徒尸高位……”,抒发诗人青年时代才华横溢,满腔热血沸腾,正气凛然,嫉恶如仇,“难消帝子仇”。表现出革命先躯者高瞻远瞩高尚情操,忧国救黎庶之壮志!
  1925年,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制度黑暗,社会混沌,兵戎四起,天灾人祸,民不聊生,潮汕人民饱受煎熬。潮汕农运领导人方方、海陆丰彭湃,先后派干部吴涵前来潮阳开展串连、宣传,发动群众,组织农民协会。当年,陈鸿藻血气方刚,力图变革时弊,除恶惩奸。与乡贤陈伯瑜、陈济美、陈开强等酝酿组建潮汕较早期的“华美犁民协会”,担任潮阳县第六区农民协会负责人。他们领导乡民严厉打击地方封建头目、恶绅,为此进行不懈斗争。
  1927年,中共汕头地委和广东省农协会潮梅海陆丰办事处派中共党员吴涵、林国英临潮指导工作。普宁农运领导人杨石魂、杨振世带领400多人和华美犁民协会成员到铜盂玉窖村召开军事会议。夜半时,遭受敌军突袭围剿,双方历经几小时硝烟弥漫激烈战斗。因寡不敌众,农军牺牲、被俘多人。三更时,农军翻墙突围,至南安乡新洲寨前再次被阻击,在搏斗中,血洒满地,溅在墙堡上,伤亡惨重。突围后,杨石魂领导的农军血战于三河壩,远征江西,武汉。
  潮汕农军失败后,陈鸿藻与陈济美等被迫流亡泰国,陈鸿藻在“泰北揽坡华侨学校”任校长,传授中华民族历史传统文化,促进“中泰”文化交流。他通过撰写文章,既赞美湄公河畔壮丽风光,又宣传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号召民众为抗击日本侵略者而进行不屈不挠斗争,其忧心故国兴亡之情跃然纸上!
  1932年,他虽身在异国,仍心系乡梓,惦念生、养他的那片热土,毅然回国,从事家乡文化教育事业,致力培养爱国爱乡的热血青年。在华美二头祠,倡办“贵屿女子学校”,并由其夫人马淑辉任教导主任。
  马淑辉(19011.6-1998.5),出生于潮阳县和平镇里美村。小时与其妹马岱侬随父母亲旅居泰国,她十七岁时返故乡,先后到汕头六中、南京女高师部求学。毕业后,马淑辉深深懂得家乡姊妹们遭受封建礼教束缚,无缘入学读书识字痛苦。她在故乡“美祖祠”创办女子学校,自任校长。当年,学校大部分教职员工接受中共地下党组织培育,逐步发展成为一支抗日救亡运动进步力量。抗击日寇入侵,表现十分突出,事迹可歌可泣,在潮阳侨乡抗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1935年,陈鸿藻任上海市华侨联合会秘书长,从事华侨事务工作。
  1939年,他回潮汕,先后任汕头市政府社会科长、潮阳《练江报》编辑等职。
  1941年,他在重庆《新华日报》任职,宣传抗日统一战线、抗日救亡运动,拯救中华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他谴责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皖南事变”,使国共合作破裂,白色恐怖加剧。据其妹陈琬玉生前介绍,陈鸿藻曾藏于棺木内,逃过国民党反动派追捕……
  1946-1949年,他再次回上海市华侨联合会,担任秘书长;《大公报》副刊主编。宣传发动广大侨胞热爱祖国,为推进大后方的民主运动,团结华侨各界人士,实现抗日胜利后全国和平、民主、团结主张而尽责尽力!
  陈鸿藻不但是一位爱国爱乡的革命志士,同时也是一位艺术造诣颇深的英才。他青年时,毕业于上海艺术大学。其书画作品曾得到当年政要、艺术界认可和赞赏。与于右任,何香凝等交谊甚深!他收藏书画、古玩精湛,是鉴赏行家!遗憾的是他当年入狱受审查和文革时二次被洗劫。
  从1951年粤东人代会华侨代表陈济美先生遗著《陈济美诗词集》中可看到“与鲁芹兄泰南分手又重晤”:“往事今追记,梦难翻,循循相诱,彬彬知礼,北燕分飞遥万里,惆怅音书谁递?猶忆及,风烟又起。孤雁乡思陇亩,重行行,走入神州里。刁斗急,感疑虑!沧桑历遍情何已?棹回帆,乌纱绿螘,朱门侯第。末代风云群鸟散,欣喜临危重晤。报凶讯,征剿凌励。暴风迅雷神鬼哭,祸燃眉,自首无他计。长叹息,岂天命”。又“忆鸿藻兄步游莲花峰原韵”:“学优则士展奇眸,廉蔺扬镳京沪游。派系独裁难共处,党方专政昧仍留。深知同路人无恙,谁讵均田友化仇。三擒三纵折磨尽,荒山蓿草泪横流”。
  作者在诗词中对故人一生戎马生涯跌宕人生记忆犹新,难以忘怀。鲁芹先生青年时代,风华正茂,出类拔萃,是那个年代英才。他忧国爱民,投身于革命,仕途坎坷,风云变幻莫测,波涛汹涌,惊涛骇浪,祸福身不由已。“三擒三纵折磨尽,荒山蓿草泪横流”。诗人用“长叹息,岂天命”,对故人在暴风骤雨革命斗争岁月中,从政勤谨、清廉,给予高度评价,又对同仁的不幸遭遇“三擒三纵”表示同情和难言之隐!
  革命先驱者视国家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任劳任怨,鞠躬尽瘁,人们永远怀念他们!陈鸿藻的平反昭雪,虽是三十多年迟来宿愿,然则慰抚他在天英灵!正义得到伸眉,其遗光曜后人!但对于一个“自对乾坤存正气”的先辈来说,其付出的代价太惨痛了!
  笔者撰文,回顾追记被淹没在历史的烟尘中的历史人物足迹,以彰显潮汕人文,弘扬潮汕精神,丰富潮汕文化宝库,缅怀先驱者忠于国家,热爱故土崇高精神。他们对潮汕农民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关爱教育事业,尽了自己的职责。在那个黑暗社会制度里,如何选择人生道路和处世价值: “贞魂犹与石长流”,“砥柱中流谁负责”,“未能为国家建一功立一业,空须眉徒尸高位”……。诤诤言语唤起我们以先贤为楷模,对祖国和人民事业的赤胆忠诚!余撰联一对:“鸿仪爱国勤政自对乾坤存正气;藻镜忧民励治惟祈日月庇廉官。”以抚其九泉之下英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