际云
林孟森是潮阳区和平镇桥头林族之始祖。据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戴璟纂修的 《广东通志初稿》(俗称《戴志》)载,“林孟森,字水茂。能文章,不乐仕进,隐于蚝墩(今和平),以诗礼淑后进,四世同居,里中称义门先生。”
清光绪甲申年(1884)《潮阳县志》、1999年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潮阳姓氏丛谈》及2007年由书艺版社出版的《长林乔松裔源流》等地方志乘对林孟森也均有记载,综合起来大概是这样:林孟森,字水茂,号大六,别号西湖静隐居士。福建莆田人。乃饱学之士,曾以明经举德行,赐儒学教授。后因目睹朝庭腐败衰落,不慕功名而隐逸。南宋帝昺祥兴元年(1278),因战乱弃官避于潮阳县和平(当时称为蚝墩或蚝坪),卜居中杜天妃宫巷,成和平桥头林族之始祖。他弘扬林氏开基祖比干公“忠孝传家”的美德,告诫子孙以勤俭耕读传家,孝义相处,建书堂,立家法,敬友邻,睦家人。他和子孙们四世同居,里人称之为 “义门先生”。
关于“义门先生”称呼,由来是这样:
其一,林孟森来蚝墩的卜居地是天妃宫巷,天妃即天后圣母,是海上渔民的保护神。天后圣母出生地是福建莆田,俗姓林,名默,百姓尊称为默娘。她在世时及羽化登仙后,均救助过不少渔民和官商船只,崇奉者众。林孟森选择在天妃宫巷定居,乃是对林氏先人那种救人济世、无私奉献精神的敬仰。
其二,北宋时的蚝墩,有大江(今练江)横隔南北,乡民到北洋田耕作,常有渡船翻覆,丧生者众。宋宣和二年(1120),有一位法号大峰的禅师由闽入潮,他不但以其精湛医术为民治病,驱除瘟疫,而且在大江上兴建了一座石桥(今之和平古桥),方便民众往来,其忧民之心可见一斑。大峰禅师俗姓林,林孟森至蚝墩定居后,更是以他为荣,以他为范,弘扬善风,倡行善举。其后裔明万历户部员外郎林萃芳,在退居家乡20余年间,积极赈贫济困,修葺东山大忠祠,还创设了和平里鱼渡租,每年把收入的150金作为助学费用等善举,便是受到林孟森的影响。
其三,南宋末年(1278),元兵南侵,来势凶猛。左丞相文天祥让右丞相陆秀夫护驾小皇帝赵昺,由水路临安(今杭州)往潮阳海门,自己在家乡江西招募勤王义军,经福建汀州来到潮阳蚝坪乡,时文天祥常登蚝坪桥,远眺练江帆影,放眼两岸平畴,感慨万千。然而,令文丞相更加感动的是乡民的踊跃劳军和淳厚民风。一次,文丞相女儿监娘在蚝坪桥畔练武,丢失御赐宝扇一柄,被乡人捡到悬挂于林氏寨门前两天,没有人冒领。文天祥感乡民之德,遂将蚝坪乡改名为“和平里”,蚝坪桥自此也称“和平桥”。 清光绪甲申年(1884)《潮阳县志》之《坊表》载:“文怒过化静隐高居坊在和平乡,为文信公及义门先生林孟森立。”可见当年林孟森与文天祥因捡扇之事是有所交往的。如今,牌坊因山移水改而被拆毁,可和平桥头仍竖立着文天祥手书的“和平里”石刻碑,在桥头的和平小学内,还遗存有一座亭匾刻着“忠献名乡”(相传也为文天祥手书)的古凉亭。
其四,林孟森秉承林氏家训,对于养育子弟,积有良好风气,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重教养。教育子孙从小要懂礼节,言谈举止要端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二是务读书。教育子孙读书要勤勉,有恒心,勿骄满,才可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才;三是明德性。教育子孙处世要顶天立地,讲究信用,光明正大,为家国尽心尽力;四是崇孝道。他说,子女幼而能志于学,长而能忠于事,再进而能立德、立功、立言,为国家民族有用人才,皆所以慰父母教养之心,亦为孝之大者;五是睦宗族。他告诫子孙要维族系,敦人伦,睦族亲,处事心平气和,常存敦厚联谊之心。
林孟森自卜居和平以来,一家数百人四世同居,成为当地之望族,颇具影响。在中国历史上,由于儒家伦理的影响,许多大家族累世同居,被朝廷奉为社会楷模,赐为“义门”。因此,明天启四年(1629),知县王三重在上奏熹宗帝朱由校将大峰禅师的结庐处灵泉寺御赐为“灵泉护国禅寺”时,也上奏将林孟森家族御赐为“义门”。因而后人便称林孟森为“义门先生”。
今林孟森的后裔散居于潮阳区和潮南区的四人桥、旧街、官厅、陈店镇三合、林厝围、仙城镇五石云、林围村、谷饶、上埔、和埔、义英、铜盂镇洋美、溪东、峡山镇田墘、西胪镇后埔、陈大陂、大厝林(即新和)、白石、北门仔、海门、河浦新寮、汕头市区、海丰县、普宁县大坝、惠来县朥投澳、靖海及台湾(今约6000人)、港澳(今约1万人)地区或移居美、泰、越等国,海内外共约10万人。林孟森生四子:汝记、汝睦、汝开 、汝盛。派下在潮汕共有祠堂33座,其中和平桥尾新村“忠孝堂”是在1996 年创建的。林孟森墓在潮阳区金浦街道梅西乡水波洋,属三进级阶式,壮观古朴,每年均有裔孙前来瞻仰凭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