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林立言先生兼谈老先生的“两个担心”
林良丰
2011年2月12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潮阳笛套音乐的领军人,78岁的林立言老先生与世长辞。林立言老先生是潮阳笛套音乐第一位获得国家级传承人光荣称号的代表人物,他的逝世,给潮阳笛套音乐的传承工作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林立言老先生一生把潮阳笛套音乐视为生命的一部分,对笛套音乐爱得深。2006年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后,对潮阳笛套音乐的继承,传承更是虑得远。前段时间,我在与老先生谈论潮阳笛套音乐的现状和前景时,老先生就流露了他的“两个担心”;一是担心笛套音乐,尤其是笛套古乐失传。二是担心这种独具特色的音乐形式受到种种外力的冲击导致失真。为此,他不顾做过几次心脏手术,随时有突发心脏病的危险,拼命地做着保护、传承工作。近几年,已经办了几期培训班,培养了一百多名青少年,直到逝世前夕,还在文光街道平和东学校办起一个教授30名青少年学生的培训班。每次培训,他都是自己编写教材,选择有关乐谱、锣鼓谱,并亲自执槌司教。更重要的是把笛套的吹奏“韵味”进行讲解及示范教习。这是关系到笛套音乐特色和基础的必授课。在平和东学校的培训班上,尽管那时林老先已经病入膏肓,讲话非常吃力,但他还是诚恳对我说:“我们的传统音乐传承工作必须把传统的本来面貌、原始面貌直接教给学生”。这期学生30人,采用近距离传授方式,用“老敬少”的方法使学员得到更好更快的学习机会。如义务给每个学员各配备一件乐器带回家练习,乐器由潮声丝竹社私人购置供学员使用,不收任何费用,由于教者认真,学者勤勉,学员在十多天时间内就学会演奏几首传统乐曲。培训班期间,林老先生经常是拖着病躯不遗余力,亲临现场督导,现场示范,现场视听,对传授的效果感到非常满意。林老先生逝世后,陈纯锋先生发表于“潮阳民间艺术”刊物上题为:“顽强执着,诚挚感人”的文章,介绍了林老先生一股遒劲,倔强不倦,生动的传承精神感人至深。
林老先生是带着慰藉走的,也是带着遗憾走的。可以告慰老先生的是,他担心的笛套音乐失传的问题已有所改观,目前继承和学习潮阳笛套音乐的青少年已明显增多,还有一批专业、业余音乐工作者正在加倍努力,宣传文化部门也进一步重视此事。然而,老先生担心的笛套音乐失真的问题依然存在,还需继续做大量理论的、实践方面的工作。本来,老先生计划今年要制作一份DVD音像资料,重点突出传统笛套古乐的原韵味,特别强调不搞配器,不改动原谱,原汁原味、地地道道地奏出“乡土韵味”潮阳味。可惜,生命没有给老先生留下时间,催着老先生匆匆忙忙地走了!他生前常仰天长叹!天公不作美,时光可以给他倒转10年就好。他强调,笛套古乐要不致失真,“韵”是灵魂,是笛套古乐主要特征。我认为,这确是保留笛套古乐原汁原味的真谛。古人有云:有韵则生,无韵则死;有韵则雅,无韵则俗;有韵则响,无韵则沉;有韵则远,无韵则局(明。陆时雍,见《琴学丛书》)。这个“韵”,体现在音乐中是“音中有音,韵中有韵”。“一韵三波”是传统笛套演奏风格及不可缺少的吹奏方法。潮阳横笛吹奏风格韵味是属南方吹奏流派,古乐曲偏多五声音阶,节奏缓慢、旋律优扬,它带有鲜明南方特色。俗语说:“南涟北吐”的南北演奏风格。南方尚细腻连绵的音韵,但是吐音是作为绝对的禁忌。北方尚壮烈刚强的音色,故较多地使用吐音。现在的问题是,讲研技巧的人很多,却很少有人去讲研“韵味”,有人则滥用了北方横笛的吐音。这种张冠李戴的吹奏法,直接破坏了潮阳笛套的韵味。有人则提出,演奏笛套古乐才用讲研韵味。更甚者认为:凡是音乐演奏只要有横笛参与就是“笛套音乐”。这是一种只看形式,不重内含,只看到表面建筑物,看不到地下基础的肤浅之见。
笛套古乐韵味,经过先辈的实践经验积累,代代相传,由老艺人口传心授保存流传至今。这种代代相传文化,绵延不绝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老先生常说:我们要继承传统音乐文化,要继续保护、继承和延续传承工作。故“韵”乃是传统音乐的灵魂;是笛套古乐具有的特征。“韵味”体现音乐的地方风格,里面包含有吹管乐器多种多样的吹奏技巧方法。潮阳笛套音乐领奏横笛主要吹奏特点有:挑、拍、抹、盖等技艺,还包含有装饰性的倚音、单滑音、复滑音、叠音、赠音、涟音、气颤音、强弱力度变化等等。“韵味”正是通过这些技艺,加上地方语言特点的渗透而从中体现出来,实非笔墨所能详细描述得清楚,乐谱上又无法标注,这就全靠师承身教口传,需要吹奏者从师承示范中自己用心领会、理解、模仿才能得其要领,做到意会后自行处理和灵活运用。曾经有过省级以上的乐团演奏潮阳笛套音乐,论技艺,他们个个是演奏家,每个音符以至整首乐曲都准确地演奏出来,但却听不到潮阳笛套音乐应有的韵味。这就说明,韵味在乐谱中是找不到的,它必须与地方文化,尤其是地方语言相结合,再加上演奏者的师承与领会才能形成。现在,面对现代化快节奏的文化思潮和时尚潮流音乐的冲击,传统音乐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有的甚至被扭曲,存在着变种和变味的危机。如何对传统音乐进行保护、继承、传承是迫切要认真考虑重要问题。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林老先生特别担心“失真”问题,强调要有计划地把传统笛套古乐原有的“韵味”特点通过古曲的演奏并录成音像资料保护、保存起来,这样可让后代真正认识笛套的“潮阳味”是怎样的风格韵味。老先生感到,在潮声丝竹社里面能够拿起乐器真的奏出潮阳笛套音乐韵味的艺人年龄都偏大了,他自己已近80高龄,其余的都65岁以上。他说:借鉴二胡演奏家阿炳“人在艺在,人去艺亡”的教训,要立刻录音像。如果不马上抢救进行保护、保存的话,也许潮阳笛套古乐的“潮阳味”流派风格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成为一种记忆。可是,还没有来得及把这些措施付诸实现,他就到另一个世界去跟阿炳先生相会了。这是老先生带走的遗憾,可惜又可敬!
林立言老先生走了。我们在婉惜之余,也高兴地看到,潮阳笛套音乐,它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深远的历史渊源,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当地党政和宣传文化部门正在进一步把它发扬光大,广大民间音乐工作者和爱好者薪火相传在构建和谐社会,加快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大环境中更加有所作为,林立言老先生生前的夙愿一定能够实现!
相关联接
《山西省民间音乐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书中指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责任。作为当代人,对于传承保护民间音乐文化遗产的那份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传承和保护民间音乐,不是某个人某个组织的事情,也不能凭着一时脑袋热情和几条规定来完成。这需要政府更加缜密全面而细致的政策制定和安排。需要社会各界更多的关心和爱护,需要我们每个人在享受那份现代生活舒适外,给予民间音乐多一些被聆听和发挥的机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07.9.作者章建刚等)
同书另一篇写到:音乐被当成商品。“让专家们苦笑不得或难以理解的也许是观看演出是的商业气氛。”
随着经济富裕而兴起的旅游时尚让许多人动起了脑筋。自从云南的丽江古镇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东巴纸,东巴文字和纳西古乐(细乐)立刻红火起来。有专家说:“应市而来的有各种各样的教授东巴文化,纳西古乐等的培训班。这些培训班表面上看似反映民间文化繁荣,但实际上它们所传授的民间文化知识都很肤浅的,不少学员来上课看中的是马上能在市场上变现的皮毛手艺。真正潜心学习传授东巴文化的却是凤毛麟角,这是一种悲哀。看来商业行为来得还要快得多。一些专家尖锐地指出,当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还没有到家的时候,就将其推上市场进行开发,实际上是等于把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撕成碎片,大家各取所需所好罢了。”
很难设想文化市场里会充满高雅的艺术作品,更何况高雅艺术本身就不是多数。文化遗产不是一般的遗物,而是遗物中的精华与精品是被人们挑选出来成为经典的价值,一切真正的艺术都有必然蕴涵这类价值。必须认真认识原样保存和传承在当前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另一书“阿炳传略”(杜亚雄著,上海音乐出版社。04年9月第一版)
高尔基曾说:“一个民间艺人的去世,相当于一座小型博物馆的毁灭。从事民间文艺集成工作的人都懂得“人在艺在,人去艺亡”的道理。
1950年春天,中央音乐学院的两位音乐家杨荫浏,曹安和带着一台进口钢丝录音机,在无锡请到了“瞎子阿炳”华彦钧的录音。但过数月之后老人病逝了。(1893-1950年12月12日)
如果不是这一次及时的探访,录音,珍贵的《二泉映月》的二胡曲录音就无法流传于世。
艺术的存亡启示并让人们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