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马东涛  剪纸  刘锡标  22期  周文广
当前位置 :| 主页>朝花夕拾>

织 补

来源:潮阳民艺 作者:陈舒腊 时间:2019-04-30 Tag: 点击: 2
 

——淡出生活的传统手工技艺
陈舒腊

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丰富,都市里特别是年轻人没有再拿衣服去补或穿补丁衣服。也不知道何为“织补”。但在上个世纪计划经济时、物资匮乏,买布做衣服都要凭布票,一件衣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的年代,人们对“织补”是再熟悉不过了。什么叫“织补”尼?现代的年轻人可能听都没有听过,更别说看到这种高超的手工技术。织补可以概括为仿照织物的经纬线把衣物破的的地方按原来的纹路织好,即为织补。织补是项技术性、专业性非常强的特殊手工工种。产生于明末清初,据记载,唐·苏鹗《杜阳杂编》载:贞元元年(785),南海奇女子卢眉娘在一尺绢上,绣《法华经》七卷,"点划分明,细如毫发"。故上文之"微绣奇女"。而最早提及潮州刺绣精细的记载文献,是宋宝二年(1254)潮州知州陈炜《题湖平石壁》,诗(诗刻今存潮州葫芦山中麓),其颈联:“朱幡影里绣屏好,绿盖香中画舫行。”意思是:太守夏日游湖,画舫在绿漪荷香中徐行,微风轻拂,在丽日辉映下展示出一幅幅精美的绣屏。迟至明代,潮绣在明朝民间已经非常普及,民间用的枕头巾、手帕、被、鞋、衣服以及官服、官袍等都可以看到潮州绣花。民间的迎神赛会,祭祀的神袍,不但数量多,而且工艺精美,这时县府衙门已经设立了专职的工种“绣花匠”,说明明朝时期潮绣已经非常发达。到清代,地方志书对潮州刺绣也多有记载。乾隆《潮州府志》"术业"条说:"妇女多勤纺绩,凡女子十一二龄,其母即为豫治嫁衣,故织纫刺绣之功,虽富家不废也。宗族和宗教祭祀的热烈,与此并生的地方戏剧的繁荣,造成对刺绣的需求和发展,以刺绣为业的店铺应运而生。潮州还出现男绣工,属于高级技师,备受尊重。据潮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潮州市志》记载,乾隆时期潮州已有绣庄二十余间,分布在城外西门的天地坛、布梳街和开元寺附近,"绣品出口至南洋群岛等地备受欢迎。甚至有从东南亚回来潮州订嫁衣及用品的风俗。潮州的刺绣水平因此得到迅速提高发展,有了自己鲜明又比较稳定的风格特征。刺绣工艺随着市场需求分化出精工无痕织补的行业。其手法和刺绣按纹路走差不多。最早织补用于官服、官袍、祭祀的神袍、戏袍的修补,后来也用于生活中高档的绸缎、哗哒呢和卡机布。

织补还可分为手工织补,机器织补等。手工织补是利用衣服原经纬纱线按服装组织纹路编织而成,需要和衣服组织花纹结合的天衣无缝。所用织线一定是原材料的线,这样补好的衣裤才平整,纹路衔接完美和为一体,色泽一致。而布料的组织纹路不是千篇一律,在常见到的服装面料中,有平织,有斜织,经常还会遇到密度非常大的织物,这种密度大的布料是经密大于纬密的纺织技术。如急斜纹组织中,常见的有哗哒呢、巧可丁等。在缎纹组织里有礼服呢、马裤呢、软缎等。当织补这种类织物时,会增加织补难度。因为织物表面由两条斜纹组成一组,每组之间的斜纹间距窄,凹度浅、下针难。还因为一、由于经纱的密度很大,在织补时就要一边织一边用大针排丝,排丝次数过多,织品就会容易起毛,会增加与原织物凸凹不平的差别,所以要边织边烫。其二,由于经密过大,织经纱时就容易织错纹路,造成返工和重织。其三,由于密度太大织补时要将所有纱线排满,会凸凹不平达不到织补的要求和美观耐用的原则,没有了织补工艺的特点与风采。这对挑剔的顾客来说,不够完美,一套价值不菲的衣服就要大打折扣。所以,斜织的纹路、大密度的织物、软缎等对工匠要求极高,织补起来要灵活运用手里的技术,并要非常娴熟精湛,技高一筹。工匠们全凭高超灵巧的双手和一双真金拙见的眼睛把一件件衣物织好。不浪费奢侈,使破损的衣物完好如初,继续使用。这也是中华民族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的精神体现。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每次从云南回汕头老家过年,妈妈都要叨叨念,快把破的又舍不得丢弃的哗哒呢和父亲的老式苏联呢子军装、被香烟燎了几个小洞地衣物找出来,拿去给汕头的姑父织一织。我心里一百个不乐意,为什么要千里迢迢的带着那么沉的衣物去?来到汕头我们会在姑父家小住几日,妈妈便把带来的破衣物交给姑父,并再三叮嘱父亲的苏联老式尼子军大衣只有一件,是他出门、开会体面的衣服,要姑父仔细点。姑父大名黄开耀,是“黄记织补”的当家人。“黄记织补”在汕头老市区小公园旁打锡街11号,从外马路延国平路往小公园方向走一百多米,最后一个巷口左拐二十米就看到一栋三层半的旧洋楼房,一层为铺面,写有“黄记织补”。当时,“黄记织补”在汕头是家户喻晓,甚至东南亚的华侨也会利用过年回家探亲的机会,带着衣物远渡重洋前来寻找织补衣物。那时生活困难,一家人也许只有一套像样的西装或长袍,有好事才舍得拿出来穿。而有喜事必然要放鞭炮或应酬抽烟,一不小心,衣服就会被炸出几个小洞或被香烟燎破,若弃之,太可惜,要穿又有洞不好看。怎么办?最好的办法就是拿去织补。故有了像姑父靠织补讨生活的手艺人。姑父每天按时开铺,从早上九点开门一直忙到晚上八、九点才歇息,没有节假日,全靠精湛的手艺,一根针、一个木制的箍、外面有个套圈,可以用螺丝控制松紧固定布料(如图),一把剪刀,烫斗等极其简陋的工具工作。他要勤劳的工作,来养活老母、妻儿及二个弟弟和二个妹妹,还要供弟妹们上学。他工作时喜欢打开收音机,听着潮剧,有条不紊地做着手里的活。只见他,从衣物的边角用针把布料的经纬线分开,取出一小段、一小段的纱线,哪怕只有十厘米,他也非常认真地取出来放好备用,然后仔细地按"布"就班织补起衣物来。整个工序要经过一下几个步骤。第一步,仔细看清楚织物结构(即记录好第几根是正手纱(也叫右捻纱),第几根是反手纱(也叫左捻纱)的特点;第二步,挑纱取线(即把拆下的原布料的纬纱线完全排列好,按纬纱捻向揉搓纱线,如果纬纱的捻向不同,那就要作好记录。如果拆下的纬纱全部是纱,而不是线,要想办法从布料中的边角抽取);第三步,分析纹路、按纹路织补。要根据不同纹路的结构,选择不同的织补方式和方法。第一种方法是依照原纹织补法,此方法主要适合用在经、纬重平组织、方平组织以及斜纹的变化复杂组织。第二种是仿照原纹变化织补法,此方法主要适用缎纹及缎纹的变化组织。(因为缎纹非常软,排纬和织经要求有固定方向,才有缎纹特殊的光感。所以在排纬和织经时,必须要按所记录的原织物纱线的捻向纹路去做。因纱线不同的捻向,其组成织品纹路的结果也是不同的,只有捻向一致才会呈现绸缎反光的华丽效果)此种织补方法顾名思义就是要按部就班不能出错,不能走样,要完全的按照织物花纹的原结构织补,织补后才能达到天衣无缝,完好如初、光彩照人的效果。这道工序也是最考验工匠手艺和眼力的地方;第四步,烫印等。每天姑父一开铺门,铺前都会聚集着一些人,有补衣服的顾客,也有四邻去买菜回来,在铺前歇脚聊聊天的朋友。炎热的夏天,到了旁晚,亲密邻里常常还会穿着随意舒适的服饰,手里轻摇着大胡扇子,悠闲放松的姿态找个位子坐下,在铺前家长里短地闲聊。此时,姑父最是开心,笑眯眯地静静听着来自各路的消息,而姑母则会拿出功夫茶具和点心请大家喝功夫茶;大家笑着,东南西北地说着,直到姑父要关铺门,大家才散去。那时,没有电视、手机,人们就用这种简单而温馨的方式打发一天劳作的疲劳和联系彼此的感情。

一到过年姑父的生意更是红火,记得有一次,二个人争吵不休的来到铺前;原因是年轻人放鞭炮,把中年男子的西装裤炸破了几个小洞,中年男子抓住年轻人要他陪。年轻人哪里陪得起这一百多元的西装;只好带着中年男子来找姑父解决问题。姑父看他们吵得很厉害,就说好了:“不要吵,我来把裤子补好,保证和原来的一模一样,但要十五元的工钱。”青年人觉得合适就说好,但中年男子半信半疑再三强调,一定要和原来的一样才给钱。姑父说:“没问题,明天下午来拿吧,觉得好,再给钱吧。”他们走后姑父即刻动工“织补”起来。第二天下午,两人约好来拿裤子了,姑父把补好的裤子拿给他们,中年男子拿着裤子翻来覆去的找,就是找不到原来的洞在哪里。姑父把裤子翻过来,中年男子很诧异,看到用粉笔做过记号的地方已经补好了,而且真的和原布料一模一样。年轻人还给姑父十五元,他们的矛盾解决了。而姑父一个下午就赚到十五元钱。要知道,那时,一个人一个月的生活费还不用十五元。要回昆明时,母亲拿着姑父织补好的衣服,找不到破洞在哪里,这么精美无痕的织补,母亲赞叹不已,嘴里还念叨:“听说周恩来总理的华达呢大衣破了,还拿到上海请专门织补的大师傅补。我们不能浪费,不能浪费,补一补和新的一样。”我听了一楞一楞的很佩服。此时,我才觉得姑父真是个了不起的手艺人,而老街铺前温馨的画面及姑父非常认真织补衣物的身影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并对精密无痕织补巧夺天工这种特殊的手工技艺留下深刻的印象。

现在,像 “织补”这样的传统手工技艺已经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但作为非遗项目,已经得到政府重视。2018年6月9人至14日,汕头迎来了一件大事,即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东省主会场活动在百年商埠小公园拉开戏幕。许多非遗项目在老妈宫戏台展演。在潮阳文光塔文化广场一位老妇人用一个普通的碗倒扣着,把破的衣服用细绳捆扎好,现场为围观的群众表演无痕织补手工技术,令现场群众赞叹不语,我感到欣慰,精美无痕织补手工技术还保留在民间。这相技术是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生活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现在虽然生活好了,人们也不需要穿补丁衣服,但我们不但要记住生活中那些熟悉的美味,更要记住工匠们那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执着的工作态度及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的良好风气。就像马克思说:“体力劳动是消除一切社会病毒的最好消毒剂。”希望这些工匠精神和不铺张浪费,勤俭节约的良好市风能代代相传,并发扬光大。

 


上一篇:回忆少儿时光
下一篇:拖竹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