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马东涛  剪纸  刘锡标  22期  周文广
当前位置 :| 主页>朝花夕拾>

大峰文化,潮汕影响深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源:潮阳民艺 作者:马东涛 时间:2010-03-09 Tag: 点击: 2

       最近,有识之士提议将大峰祭祀仪式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提议将大峰诞辰日定为“汕头慈善日”。笔者认为,提议若能实现,必将对推动汕头慈善事业的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作用。因为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汕人,有潮汕人的地方就有大峰精神;大峰祭祀仪式是大峰精神在某种意义上的具体表现。大峰精神简言之,就是一种博爱济世的精神,它已成为潮汕慈善文化的精华;而大峰文化,便可谓是潮汕影响深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峰为何许人呢?据明朝乾隆年间编纂的《潮阳县志》记载:大峰(1039-1127)为宋代一位高僧。宋宣和年间,大峰禅师从福建游缘到了潮阳蚝坪(今和平),见到一条大江(今练江)阻隔乡民的往来,乡民时常遭覆舟之厄,遂萌发建桥的宏愿,经数载奔波,终于在大江上架起了一道30余丈长的石桥。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大峰禅师能够建造一条规模壮观的大桥,为民解忧,实为难得。
  大峰禅师是一位有益于社会之人:而有益于社会之人,后人便会永远纪念他。因此,乡贡蔡淳之孙蔡震在宋宝祐四年(1256)登进士后,便腾让先祖蔡淳之书斋,改建为“报德堂”,报答大峰建桥功德。乡民为了弘扬大峰精神,便将他奉为慈善事业的开山祖师,予以崇祀,并施钱物入堂,大行修桥铺路、收骨殓尸、扶危济困之善举。就这样,潮汕地区第一个善堂——报德堂就诞生了。
    由于古代天灾、兵乱频仍,民不聊生,是故报德堂在民间影响逐渐扩大,延至整个大潮汕的民间都有人派员到报德堂包香水回当地创办善堂,并由子堂衍生出分堂或分社;甚至旅居海外的潮人,也在其居住国或地区创办善堂弘扬大峰精神。潮汕善堂鼎盛时期是在清末民初,据《善堂春秋》载:“全盛时有500余座”。改革开放后,陆续恢复者约300座(有的合并)。在大潮汕域外的福建、梅州、河源及美国、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台湾等地,也有善堂不少于100座。
  值得一提的是,从目前潮汕善堂的现状来看,绝大多数是将大峰作为祖师爷进行崇祀的,但也有少数崇奉吕祖、玄天上帝、华佗仙师、虱母仙何野云、窦先师、齐天大圣等神化人物,而善堂所办的主要也是福利慈善事业,这可谓是潮汕善堂的共同点。潮汕知名民俗作家林俊聪先生在其著作《潮汕庙堂》中对善堂文化的特点也作了高度概括:1、奉行善良济世的博爱精神;2、佛、道、儒三教合一;3、在中国民间慈善组织中独树一帜;4、联络华侨的一条纽带;5、建筑工艺是旅游景点。从林先生概括中的第一、二点可以看出,由于善堂是以“善”为本,加上在演变过程中佛、道、儒融为一体,互相渗透,同时又没有任何“官方”出来进行规范,全凭自生自长,只要你是做慈善事业,做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事情,谁也没有出来干涉你只能信奉大峰,而不能信奉吕祖或其他。但是,大峰是潮汕善堂的源头,或者说是主根,这一点的的确确是可以肯定的。因为他毕竟是一位出家人,出家人虽然是以善为本,但是他的善并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实实在在落实在行动上——倡建和平大桥。和平大桥是潮汕老百姓看得到摸得着的,老百姓不喜欢空话,最重视实际,你为我们办好事实事,我们就一定要纪念你,加上后来蔡氏在和平上寨(今新和)建造“报德堂”报答大峰建桥功德,这就奠定了大峰成为潮汕慈善事业开山祖的位置,同时也证实了“报德堂”是潮汕慈善事业的母堂。今和平“报德堂”内遗存的一块元朝至正年间惠州路总管从官徐来的《报德堂碑记》有“乡人感恩建堂崇祀名曰报德”之记载,更是活生生的证据。
  潮汕善堂在历史上经受了风风雨雨。1928年(民国17年)民国政府内政部颁发废除一切淫庙之命令,潮汕善堂也属废除之列,堂友闻之哗然,时由潮阳棉安善堂总理、汕头存心善堂董事詹天眼先生主持,假座汕头存心善堂召开潮汕各地善堂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公推詹先生为大会主席,结合当时民国政府内政部办法废除的标准,列举潮汕善堂乃为弘扬宋大峰祖师慈善博爱精神而创办的正当福利组织,而非迷信机构,并由54个善堂(社)联名向当局上书请愿。越年2月9日获国民政府内政部核准,称“查本部前颁发神祠废存标准,存为尊崇哲,破除迷信起见。拟呈大峰祖师善行各节,考之典籍,确有其人,综其生平善行劝化,为善不倦,实与各项淫祠神怪、庙祝之类不同。仰候另行广东省民政厅,转饬保护,以志景仰,而昭教劝。”潮汕善堂因此得以保存,并于同年刻成《祖师纪念碑》一式四块,分别立于潮阳和平报德堂、潮阳和平大峰墓前、潮阳棉安善堂和汕头存心善堂。十年动乱期间,前二块被毁,后两块今仍保存。
  潮汕善堂的旗徽跟国标红十字会一样,也是绣着一个红“十”字,堂友在办善事时所戴的竹笠也是印着红“十”字。建国前,堂友或办学救火,或赈灾救困,或施棺赠药,或修桥铺路,为社会做了大量的福利事业,在官民之间均享有很高的声誉。
  建国后,由于诸多客观原因,潮汕善堂也曾被作为“四旧”进行扫除。改革开放的甘霖,终于使潮汕善堂又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正确引导下,善堂的事业又逐渐沿着高层次的方向发展。
  1999年11月,经潮阳民政部门批准,和平报德古堂成立了“潮阳和平宋大峰福利会”。目前,民众弘扬大峰祖师精神的慈善活动每年主要有三次:
  1、盂兰胜会。每年农历七月举行。以和平报德堂为例,七月初一便要搭建孤棚,棚顶横披写有“超渡阵亡将士及无主孤魂”等字样,然后在初一夜开始连宵经牒至初二进行超渡亡魂。初二还糊制冥品,摆设桌品进行祭拜,民间百姓参与者众。初二当天还举行施孤活动,将大米、豆油、棉被、面巾等一批日常生活用品施济给贫困人家。初二这天叫“开孤门”。“关孤门”是在农历七月最后一天,这天也要举行连宵经忏。农历七月至九月这段时间,当地或毗邻老百姓还纷纷前来报德古堂及大峰风景区祖师墓前超渡先祖或普佛给家门添福。
  2、大峰祖师圣诞日。时间是农历十月二十九日,期间除当地民众外,香港、泰国等善信也纷纷前来报德古堂及大峰墓前祭拜,报德古堂还举行赛桌活动,共赛桌13只,皆为斋桌,五牲是斋制品。墓前仅摆供桌1只,其时人山人海。
  3、大峰祖师扫墓日。时间是农历十月初九日。从当月初五至初十,除当地民众外,还有大潮汕及福建、河源、梅州、香港和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兄弟善堂的堂友前来祭拜,场面十分壮观。初八夜,报德古堂还举行了“五献”古礼仪式。
  这三次活动,规模极其壮观,期间还有不少海内外热心人捐资为当地兴办公益福利事业。由此可见,大峰确确实实成为潮汕人心目中一座慈善的丰碑,大峰精神也确确实实成为潮汕慈善文化的精华,而大峰文化,便是潮汕影响深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峰祖师墓

 

 

大峰建桥遗石

 

郑午楼题字的大峰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