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马东涛  剪纸  刘锡标  22期  周文广
当前位置 :| 主页>人物风采>

姚克信木头上镌刻铁划银勾

来源:互联网 作者:陈珊娜 时间:2018-08-31 Tag: 点击: 2


姚克信是一位有着五十多年经验的手工木雕师傅。12岁的时候,他就跟随兄长姚克忠学习木雕雕刻技艺,1971年进入当时的潮阳工艺美术厂工作。“最开始在家里,学雕刻的主要是木制家具,如花柜、桌椅、眠床上的一些雕花。”姚克信说。

1981年,他开始独自加工木雕工艺品,1987年至1989年在东莞外贸出口公司从事桑枝等硬木雕刻。现在,他在潮阳区中山西路一住宅区的楼下,开了自己的手工木雕坊。这一行,他一做就是几十年。姚克信很乐观开朗,他日复一日的坐在店里雕啊、刻啊、修啊。街坊邻居从店前经过,看着一块木料从他手中逐渐成为精美的木雕作品,不由地驻足赞叹。然而他却非常谦虚,和这座粤东小城一样,务实朴素,镌刻平凡坚守的旧时光。

记者来到姚克信的木雕坊,只见墙上悬挂着不少半成和即成的木雕作品。一幅贴金完毕正在上色中的金漆木雕《五路财神》,人物表情生动形象,服饰繁复精美,动作如行走带风,整幅作品虽未完成,却已呈现喜气洋洋的感染力。不同大小规格材质的木雕“福”字挂屏亦摆放在各个角落。而摆放在矮工作台上、姚克信手头正在进行的一件是木刻芳名录,指甲大小的小楷字体端庄秀丽……

书法雕刻见长
飞白处尽洒脱

如今,木雕加工行业大量借力机械,虽然大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不过,在刻板、千篇一律的同时,传统的东西也在遗失。手工的“细雕慢活”在作品中流露出的独特韵味,是机械加工所无法企及的。姚克信喜好书法,沉浸其中,因此对书法雕刻较有研究,也以书法雕刻见长。

姚克信在雕刻书法字体时,能根据字体进行用刀,不同的雕刻技法,使各书法家的字迹,能在木雕上还原各自神韵。值得一提的,是他熟练掌握的“飞白”细节雕刻。行书中的飞白,在宣纸上可挥洒自如,但这一书法形式要在木雕上展现出来,就很有难度。不过,姚克信却颇有心得。就算在更难雕的硬木紫檀、花梨等木料上,他也运用自如。“我根据书法笔法,适量采用深浅雕法合理展现,如比较小划的地方采取双面雕法,使字体显得立体有力。”他告诉记者,自己非常喜欢陈大羽、梁鼎光、赖少其等书法家的作品。

2012年,姚克信雕赠潮阳民间艺术学会的匾额“群贤毕至”,采用圆凹雕法的篆书字体,观之线条流畅,极具美感。他还因此获赠联一副:
   “克以持恒,运刀如笔雕青史。
    信而凭义,刻木似笺镂赤诚。”

姚克信的书法雕刻,深得书法家和客户的称赞。他最大的一幅作品有5米长、0.6米宽,小的在方寸之间。目前,他的作品遍及潮汕以及周边地区,潮阳大北岩心印法师纪念馆中,不少书法匾刻,便是出自姚克信之手。

雕流年磨浮躁
传承木雕技艺

选料、出图、开锯、拉花……无论是雕刻文字还是打磨木胚,姚克信都细致入神,而且经常一坐下去就忘了时间。现由中山市一家知名公司收藏的金漆木雕作品《仙姬送子》,2米X1.05米,从构图到完工,姚克信用了3个月的时间。潮阳文殊院一整套15、16米长,高4米多的作品,他硬是用3年赶了出来。在平凡中将工作做到极致,这或许就是每一位普通工匠身上自带的坚守精神。

50多年的沉迷,留给姚克信的还有一身“职业病”,每坐不久,他就要锤打一下腰和颈部。木雕技艺其实是个自我修行的过程,这个过程或许苦不堪言,百无聊赖,甚至会内心迷茫彷徨,但是它同时也是一种洗礼磨练,让内心浮躁归于沉静。在精雕细刻中,他在历经风吹雨打的木材上,用刻刀的语言去书写,让它们变成有生命有情感有故事的作品。

在这个需要耐心的手作行当里,剩下的大都是头发花白的资深木雕师,年轻人寥寥无几。而姚克信除了坚守这一门手艺,还不遗余力,收徒传艺,想把潮阳木雕发扬光大。

 陈珊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