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马东涛  剪纸  刘锡标  22期  周文广
当前位置 :| 主页>人物风采>

姚佑坚为潮汕传统建筑傅粉施朱

来源:互联网 作者:陈珊娜 时间:2018-08-31 Tag: 点击: 2


爬上脚手架,戒尺托住手腕,描笔蘸墨,勾画走线,行云流水……这就是民间彩绘艺人姚佑坚工作中的一幕。无论寒暑,汗如雨注或是呵气成雾,唯一要确保的就是专注力和手腕的稳定性。如今的彩绘行当,日渐式微,但仍然有一群人在坚守,姚佑坚就是其中之一。

姚佑坚,潮阳海门人。凭着对美术的喜爱,同时也为了掌握一门谋生的手艺,他1980年入行,至今已有38个年头。经过几年的努力,掌握了油漆、妆彩、贴金、绘画、做锦、泥塑等多个技术工种。1985年开始带团队,为周边乡里一些祠堂宗庙油漆彩绘。声名渐扬后,潮州、梅州、河源以及深圳等地还有人专门来请。凭着精湛的技艺,姚佑坚还参与到一些文保单位的修复重建工作中去。“最近承担了潮阳海门青年抗日救亡同志会旧址姚氏祖祠修复重建的一部分工作。”他告诉记者。

高空作业
彩绘殿堂

潮汕地区对祠堂宗庙的建设和保护从来都是不遗余力的。清嘉庆年间“大宗小宗,竞建祠堂,争夸壮丽,不惜资费”,而至近现代,外出富商、华侨多有回乡置办田屋才算“光宗耀祖”的传统心理。于是,潮汕传统建筑从外到内极重富丽精美的装饰,集嵌瓷、木雕、石雕、灰塑、壁画等于一体。然而,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那些美轮美奂的彩绘,巧笔精工,雕梁画栋,仿佛给潮汕建筑注入鲜活的“灵魂”。祠堂寺庙如今是姚佑坚的主要“舞台”,由于装饰多在屋宇之间,他还需要“高空作业”,一手染料一手笔,摇晃的脚手架也跟着安静下来。

在潮阳海门文殊院,后殿有两幅壁画,高4米,宽分别是10米和8米。10米绘的是五台山,景象开阔、沟壑万千,然而在佛像后狭窄的空间,却闷热难耐,姚佑坚和另一个伙伴仍然坚持下来,一画就是20多天。

工序繁多
样样要通

潮汕民居彩绘也是姚佑坚接得比较多的“活儿”。民居彩绘壁画主要有门楣画、门肚画、窗楣画、屋角墙头花及轮廓墨线等式样,其用笔与色彩技法是先用白描勾勒,再以靛青红紫诸色彩为图案。

敷色上常用“退浑”手法,题材方面多采取一些写实画题,如各种花卉虫鱼字画器物以至人物山水等,与苏式彩画、徽派彩画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又具有浓厚的地域个性。这是潮汕历代先民迁徙移民、商贸往来促使地域文化交融的结果。与地方经济发展、交通发达有着紧密的联系。别看民居彩绘比祠堂宗庙的容易,实际上工序繁琐,并不简单。 像普通装饰的石雕画,石雕工人完工后,经常是粗坯,要再行加工,接着2次红丹漆打底,然后上金底漆,待半干贴金,染色、勾墨线、勾粉线,最后是上保护漆。“另外一种粉墨的做法更具艺术价值。通常要自己画稿给打石师傅,以喜鹊、富贵、福气等为主题。石坯来了同样是修改、打磨,再勾墨线,不同的是染深浅墨、染墨绿底(也可不用),最后才是勾粉线等。”姚佑坚说,不晒太阳的话,长久不坏,若常晒到太阳,保护层可坚持10年之久。

受肯定
坐“头桌”

 

潮汕传统建筑彩绘,是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融汇浓郁地域特色,当然在图案的选择、所在的位置都有讲究。因为有过硬本领、巧笔精工,姚佑坚备受尊重,他讲了一件趣事:一老板回乡建了大宅,叫了各班人马施工。功成宴客时,他被安排在头席,而往常此位是泥工的。“虽然擅长彩绘,但多年摸爬滚打样样学后,潮汕祠堂宗庙中,除了泥工,其他的我都不在话下。”泥塑、石雕、木雕、金漆画、国画、书法、妆染佛像等等,姚佑坚都不在话下,堪称“全才”。

“我自小爱好美术,1981年1982年在潮阳文化馆首届美术培训班学习,当时老师以刘启本馆长、郑泽雄老师等知名画家为主,书法先自学后向市书协副主席陈业文老师学习。”据他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