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当前位置 :| 主页>人物风采>

潮汕唐宋八贤之卢侗

来源:潮阳民艺 作者:卢顺满 时间:2012-12-23 Tag: 点击: 2

 

据潮阳贵屿《凤港乡卢氏族谱》记载:“宋闽粤始祖考文肃府君讳侗字元伯号方斋。生于宋仁宗天圣元年(即公元1023年)卒于宋哲宗绍圣元年(即公元1094年),享寿73岁,赐谥文肃。诏巡察川、陕、淮、浙等处农田水利、赋役、问民间疾苦、及郡县治最,赐绯衣紫金鱼袋,宋神宗熙宁初(即公元1068年)疏论臣王安石新法不便,出知循、柳(今龙州)二州郡守。所至皆有美政,诏召还,权知秘书省事,兼右正言。因与邓绾、吕惠卿政见不合,上疏乞归,以朝奉大夫、太子中舍致仕。终时讣闻于朝,遣官助祭,御葬海阳县登塘山云里月华,万表碣石人、石兽依制竖立,全山周围二百佘丈、离郡城七十里,邦人思慕公德,有崇祀乡贤,配享韩公祠为潮州唐宋八贤之一,皇赐‘名贤世家’之美称。”

卢侗生平的事迹在凤港乡《卢氏族谱》的记载中只有简简数言,但是在各时期的修编的《潮州府志》、《海阳县志》、《潮州人物》、《广东通志》、《柳州府志》等志书和《旧闻征误》、《苏魏公文集》、《题范公堂》、《林大钦集》等文集以及潮汕人先贤对他的评述和文稿中都能够查阅到有关卢侗的才学、品行、道德、政绩等在当时是出了名。在宋庆历间(即公元1041—1048年),正值卢侗青年时代,由闽游学来潮,结庐读书湖山。他行实朴茂,事亲至孝,孝行为乡里推重。宋代高僧释契嵩屡次称卢侗是有道者。明状元林大钦称卢侗之行实不多见也。据澄海《冠山卢氏家族谱》记载:“侗祖自幼博通经史,尤精周易。事亲至孝。甘旨之暇,手不释卷。居丧衰毁,结庐墓侧,为时所重。宋仁宗庆历间,自福建九龙江游学来潮,家于凰城北隅,结庐西山。与诸生相讨论,五应乡荐,举贤良茂材。……与邓绾、吕惠卿政见不合,上疏乞归,以朝奉大夫、太子中舍致仕。居冠陇神山之下,读书注易其中。适河溢为灾,捐资修堤,倡筑涵沟,导水汇潭,出上窖达于河。远近赖之,俗呼为中舍潭。”从早年结庐读书西湖山到晚年致仕归里,潜研易学,教诲门生,泽披桑梓,捐资修堤筑涵,导水汇潭入河,化害为利等等,足可瞻仰他的高风亮节。笔者按查考到的有关史料志书的记载和表述,把侗公生平对潮州、惠州、柳州巡察过的川、陕、淮、浙等地乃至社会的贡献以及他的思想精神对下一代影响,通过汇总集结,加以提炼,其主要目的是让我们更好的继承、追思和缅怀卢侗对后世贡献。据史志记载,可概括出他四方面卓越才能:即是杰出的政治家、教育家和优秀的文学家、书法家。

卢侗的杰出政治才能和治国方略:一方面从与王安石变法之争中可以看出,在北宋中叶,政治经历却是跌宕:庆历新政,熙宁变法,元祐更化,新旧党之斗,蜀洛朔派之争。在政治方面最有影响的人物当然是提出变法的王安石。他虽然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历史对于他的变法褒贬不一:一种认为王安石变法触动了大地主阶级和官僚的利益。王安石变法主要目的是富国强兵,摆脱北宋积贫积弱,冗官冗兵冗费的现状。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是青苗法、均输法、市易法、保甲法、募役法、保马法,其中很多都是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扶植农业、工商业的发展,以利为主要目的。另一种评价认为,王安石变乱祖宗法度,“祸国殃民”,最终导致北宋亡国。这个观点定于南宋初期的《神宗实录》,后经宋国史至元朝人修《宋史》所承袭,成为元明清时期的官方定论,不仅为史家所认同,而且被当时社会普遍接受,直到后来受到史书的全盘否定他的变法。在当时卢侗就直言不讳的指出了王安石在变法过程中存在失误,他认为有些新法受到地方官的阻挠或曲解以谋私利,被人利用来坑害民众,在新法的推行中没有真正让民众得到实惠,他所持的论据和事实尤为确凿,遗憾地是力陈,未被当局和王安石的重视与采纳,反而谪守柳州,未能充分施展他的政治抱负正如明代状元林大钦所说卢侗、安石之论,有国士之风, 《林大钦集》是说变法之争,但卢的言论不得而知。能够与当时伟大的政治家王安石相持并论,称之为“国士”者,可见卢侗的杰出政治才能和治国方略。

另一方面,从明嘉靖《潮州府志》记载,“卢侗,字符伯、元伯,号方斋,潮州人。通经术,尤邃于《易》,释易自为一家,吸引不少学生。五应乡荐。于皇祐五年登进士,授本州长史。又以余靖、蔡襄、王举元交荐,调惠州归善主簿。复佐余靖于广州帅府。治平初,蔡抗再以经学推荐,授国子监直讲,转卫尉寺丞。后以反对新法,自请出任柳州,转循州。不久,回京任秘书省事兼右正言,与吕惠卿政见不合,以太子中舍致仕。”在《端明集》中蔡襄是这样评说卢侗行实朴茂,学术优深,久在岭南,众所称服。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在朝中不仅未能施展才华,反而受到抑制。卢侗与执政者即新党政见格格不合,干脆选择提前归隐,在熙宁九年即五十五岁那年,以太子中书舍人致仕返潮州,终老家乡。等到日后元祐更化时,旧党执政,孙觉任职于朝,弹劾不少新党权奸。卢侗因较先退职,没有再回朝参与元祐更化。可见,在当时能够得到余靖、蔡襄、蔡抗这些重量级政治人物的交章推荐,自然非泛泛之辈,也说明了卢侗精通经学和具有卓越政治才能,才能得到这些人器重和推荐到朝廷为官。

卢侗辞官回乡后,一边在冠山(神山)上结庐读书。一边来往府城和乡居地。他在府城开设书院,自己亲自讲课。据史载卢侗结庐湖山时,有书屋数椽(间),晓夜读书湖上,奉亲之暇手不释卷。遂博通经学,尤邃于易,为周易训释,日与诸生相讨论,以诲及门。可看出卢侗治学方法:奉亲之暇手不释卷晓夜读书湖上。即要勤读:在奉侍双亲时一有闲暇就读书;清晨夜晚在幽静湖边读书。博通经学。即要博览群书:广泛通览儒家经学。经学为封建时代治国经典,又称十三经,包括《易经》、《书经》、《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尤邃于易,自为训释。专心钻研经学精髓深奥知识:对易经有着深邃的研究,自为训释,训释是卢侗治学的硬功夫。为训诂,即对易经逐字逐句加以注解;为诠释,即对易经原理的诠释和说明。后来卢侗著有《周易训释》一书。遗憾的是《周易训释》等著作没有传下来,由于年代久远,该书已经佚失,但卢氏后人还是在不懈的努力,希望能够找到该书,让其留传于世。日与诸生相讨论。即是讨论研究,每日都要与门生对经学的内容进行讨论深究。及门日众枫宸召对,言论称旨,拜国子监直讲即是登门求教诲的人众多,卢侗运用讲学、训释、讨论等方法教诲门生,使教与学互动,读与研结合,教学相长,学有所成,每日登门求教者众多,而且卢侗的学术成就得到宋代名臣贤人所推荐,直到宋英宗在枫宸殿召见卢侗策对,得到赞赏,擢任国子监直讲。

卢侗的文学造旨方面要想从可考查的史籍中发现很少,就《全宋文》和《全宋诗》仅分别录其一文一诗。对卢侗文学成就的研究,无异像从一块砖头来了解长城一样,难度之大,加上年代久远,许多文学作品也已经佚失,有的在文革年代受到破坏,我们只有努力加餐。只能从零星的地方志书和卢氏族谱的记载或是他到过的地方留下的摩崖石刻中去了解和发掘。从清乾隆《柳州府志》第七卷中收录其《登仙奕山》一首,可看出卢侗的文学方面的才能:“畏对青山老一秋,逢春又向碧岩游;凭空为向蓬莱客,何物能销万古愁?此诗是宋神宗熙宁初(1068年)王安石在推行新法时,卢侗力言新法不便,后外补知柳州郡守时所作。诗的情调好似低沉,实为卢侗忧国忧民的袒露。诗的前两句感慨岁月易逝,每逢春天卢侗游碧岩——仙弈山,他畏对青山,因又要老一秋(岁)。由是激起对国家民众的忧伤之情。当法蛀,指新法被人利用来坑害民众,他力陈,未被当局采纳,反而谪守柳州。于是他面对天空向神仙发问:有什么好的政令,办法来解民困以除这万古之愁呢?根据清光绪《海阳县志•金石略》和《全宋文》第六十九冊、卷一五一四中收录了卢侗的一文,即“太子中舍人致仕范陽盧侗元伯,通判州事鲁国夏旼粹翁,从事南阳仇公著晦之,夏五月壬寅避暑西湖,舣舟莲华峰之东,徜徉容与,极暮乃归。時改元元丰之岁。题名 宋•卢侗 乡人 官太子中舍”。也从南宋潮州通判廖德明的《卢侗赞》:“闻名于朝,文行经学,法蛀力陈,持论尤确。朱幡茀车,未竟发舒,仰止高风,湖山旧庐。”中看到了卢侗的文(才学)、行(品行道德)和经学在宋代朝廷出了名。另一方面,只能从卢侗的《家训》中得到启示:“不因果报勤修德,岂为功名始读书;慎言宜守三缄训,处世常悬百忍图”。可看出他在诗文方面造旨:一是处世立身之本。家训之一:不因果报勤修德。卢侗认为,勤修德不只是为自己图个好报,他用自己人生实践书写勤修德为了什么?在家事亲至孝;为官惠政于民;归里泽披桑梓勤修德要从事亲至孝做起,进而泽披乡里,惠及大众,造福社会,为官为民,一以贯之。二是修业治学之道。家训之二:岂为功名始读书?卢侗否定读书为功名的世俗之见。从他的治学实践看:一是勤;二是专;三是实。要做博通经术、真才实学的一代贤人。

卢侗的书法在当时也是相当有名气的,据辛卯年(即公元2011年)蔡仰颜主编的《汕头历代书画人物录》中收录了《苏轼文集》卷五十七《答吴子野七首》第二简:“寄示《墓铭》及诸刻,珍感!卢直讲一帖,不类近世笔迹,可爱!可爱!”卢直讲即卢侗,吴子野(即吴复古)尝于元丰四年(即公元1081年)前后寄书苏东坡,附寄卢直讲字帖,苏东坡以“不类近世笔迹”,连以“可爱”誉之。就连对书法要求甚为苛刻的大文豪苏轼也如此称赞卢侗的书法,可想而知,他的书法在当时的知名度。现在的潮州西湖滨湖石还曾有卢侗等于元丰元年夏五月壬寅题名石刻,称“太子中舍人,致仕范阳卢侗元伯”,可惜该石碑于“文革期间被炸毁,要不然,今天我们也能够看到他那巅峰的书法成就。广西柳州仙弈岩尚存有卢侗的《登仙弈山》石刻。1983年兴宁群众挖宅基时出土,发现了卢侗的手书《罗恺墓志铭》。该碑文载入《广东碑刻集》,原广东书法史、广东存世书法作品集均未征收。罗公墓志铭碑刻的发现更有力的证实了卢侗的书法艺术辉煌成就,同时也提示了更深层的意义:一是填补了潮汕、广东乃至岭南地区在北宋没有书法家、没有书法作品的空白,其实卢侗就是广东最早书法家;二是卢侗书法取法唐宋诸家,熔于一炉,作品古朴坚苍,开一代书风,提高了潮人书法的品位和地位,也为进一步研究卢侗书法专家提供详实的资料依据;三是丰富了卢侗的仕史(守大理寺丞,过去任何传记没有写到)和事迹,从碑文书法与此前发现的《登仙弈山》诗,可看到卢侗文艺方面的突出才能,其形象更丰满。

卢侗他与赵德、许申、吴复古、林巽、刘允、张夔、王大宝被称为唐宋潮州八贤,他人生成长足迹传承着中华美德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他是卢氏后人的丰碑,也是潮人的骄傲。他结庐湖山,事亲至孝,严谨治学,兴学育才,为人生发展夯实基础。他修德为民,读书为国的家训,他法蛀力陈的直言不讳的风格,他问民疾苦,勤政理民的官德官风,他归里泽披桑梓的高风亮节,他博经邃易,擅长书法艺的才德双馨,这一切对于潮汕青少年进行人生观的规划和德才兼备的教育,对于当今社会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和勤政廉政建设仍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让我们仰贤励志,立德崇文,要学习他,高风亮节、学高德厚,以德为先的人生态度;进一步弘扬潮州先贤精神,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卢顺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