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由于家住西门,我时常于早上沿着菜园小路,步行至西岩,散散步,呼吸新鲜空气。心里的感觉,就如诗人黄雨的西岩诗一样。“莫道西岩浅,谁知韵味深。层峦掩小庙,曲径穿疏林,芳草卧奇石,轻风传鸟音。玲珑多异趣,秀色促清吟。”我背咏这首诗,带回了愉快。
多时没上西岩,近日,我兴冲冲地和友人再上西岩,但西岩和市区已没有通路,经过新建的市徽纪念碑,跨过斜插的过境公路,走在一条宽宽的上山柏油路上,就到西岩脚下的停车场,西岩的交通现代化了,汽车可直至西岩寺前,见到清代翰林刘大同题西岩的佳句:“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的题刻。再往岩上一望,一幢白瓷的现代高楼呈现在眼前。
顺着曲径拾级登山,见到“佛国”二字,横匾为“西山静境”四字,两侧以西山冠首的长联:西天人人可到洗尽一片凡心心心相印,山水处处俱同消除万般俗虑虑虑皆空。
这副长联文字技巧与佛理禅机交融。
西岩的“问潮泉”古井,过去观察井水的盈亏,便可知龟头海的潮起潮落,故 号问潮泉。现在古井已枯 ,并且处在一座厝屋之下,不见天日,不见天日的泉水,怎能饮用?人们只能读着墙上的“吾乡陆羽茶经不列名次之泉”的题字。这字句是古代一位外地入潮为官的人,对古井的水质赞叹而写下的。看着此井此字,心中倍觉沉重。
西岩的千龄连理树,还是长得茂盛,这树传说是唐代大颠手植的,一树双柯,两柯分别长着椭圆形和尖夹形的叶子,这两种不同树木连理而生,主干连理处状似象首,有名家题象字挂于树上。此景依然,明代萧端蒙就曾在此读书。故这里建有萧端蒙读书处。但目前所见的却是被阳台罩式的铁条罩着,门锁着。
西岩,有许多名人的摩崖石刻,在我脑里的林翼中的青崖点黛,印象很深,但现在在高大的建筑物的掩盖中,却显得失去了韵味。
西岩在历史上曾是潮阳佛教的发祥地,唐代的大颠就在此拜惠照为师,剃度出家。但现在这里的大雄宝殿,平时都是锁着,只有节日才开放。
斜插的过境公路,使西岩割断了和市区的联结,新的建筑使西岩失去了原来的韵味,高无隐者之所,下无通市之道,重上西岩,我带回来的是无限的惆怅。
(郑白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