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近出版的《潮阳民间艺术“三瑰宝”丛书》是介绍、研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潮阳英歌舞、潮阳剪纸、潮阳笛套音乐的专著。《丛书》立足现实、尊重史实,比较详细和全面地反映潮阳民间艺术“三瑰宝”的渊源、现状和传承发展,阐明各自的艺术特征和美学价值。既有利于传承普及,又有益于鉴赏和学术交流。
首先,《丛书》对潮阳三项民间艺术进行科学界定和全面阐述。如剪纸,编著者通过科学比较,指出潮阳剪纸选材的多向性、图象的表意性、平面性、装饰性和写意性等特点,阐明了潮阳剪纸的独特之处及在全国剪纸百花园中的重要地位。《丛书》用了大量篇幅,图文并茂地介绍各项民间艺术的内容,如英歌舞的队伍组成、脸谱服饰、道具与乐器的配置、槌法套式的分解、图形的编织,潮阳笛套古乐的乐器、曲谱、演奏手法,详细周全。其中不少是编著者和潮阳民间艺人经过多年抢救、辛勤劳动得来的果实。如《潮阳笛套古乐》中那《萧韵阁先生传谱》等古谱,若非及时抢救则濒于失传。据笔者所知,潮阳区委、区政府对保护传承民间艺术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早于2004年就落实区委宣传部组织专家学者和地方文化工作者编写《丛书》,省委副书记蔡东士同志及市党政有关领导高度重视并给予大力支持,蔡东士同志还为《丛书》题写书名并于今年10月28日出席《丛书》首发式。我以为《丛书》的编著出版,是潮阳区乃至汕头市抢救保护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硕成果。
其次,《丛书》尊重历史,又有新颖独到见解。我们看到的尊重历史,一方面表现在探讨这三项民间艺术的渊源和形成,探究它们是何时何地何人传入与本土文化艺术融合或是何时于本土起源,据史书地方文献有关条目客观引入,如潮阳笛套古乐是宋抑或明清传入,如为传说则载相传,一丝不苟。所谓尊重历史的另一方面表现在书中录入了自古以来各家之言和学术成果,让我们读者比较鉴别,显示出编著者客观的治学态度,如潮阳英歌舞的渊源形成流派风格就收入多家之说。在《潮阳剪纸》中编著者提出新颖的(潮阳剪纸)“浓郁的海洋性民俗文化背景与乡土文化特色”的看法,等等。这些观点开拓了深入研究潮阳三项民间艺术的视野。
再次,《丛书》立足现实,放眼未来。在书中我们读到了潮阳民间艺术“三瑰宝”发展以至臻熟历程,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民间艺人及他们的业绩,读后令人感到在艺术长河中,民间艺术生存发展和保护的艰辛。《潮阳剪纸》编入历年来抢救收集的一批优秀作品以及近年来的佳作,在鉴赏比较之中使人领悟到,作为民间艺术只要与时俱进、兼容外来、不懈创新就会有无穷的生命力。我们要根据潮阳民间艺术的现状,抓住“三瑰宝”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利时机,制订相应的积极措施、有效对策,抢救保护,传承发展创新,使潮阳民间艺术“三瑰宝”不断闪烁亮光!这也是我读完《丛书》的感想。(陈创义)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