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定期举办“潮阳民间艺术节”的刍议
潮阳地处广东东南沿海,斯地人文昌盛,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民间艺术源远流长。潮阳人民昔年为革命做出牺牲和奉献,如今,英歌舞、笛套古乐、剪纸“三瑰宝”均先后入选省级、国家级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潮阳文化发展史上的大喜事,对得起列祖列宗,又造福子孙后代。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广新局局长陈振通《关于定期举办“潮阳民间艺术节”初探》一文,真知灼见,切实可行。笔者两方面刍议,抛砖引玉。
一、条件具备,契机在手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潮阳文化古老厚重,我们要继承、弘扬,让其永远存活下去。目前,定期举办“潮阳民艺节”的条件具备,契机在手,有利条件有五:
其一,党政善于因势利导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镇(街道)、村(居)党政班子善于因势利导,是成功举办潮阳民艺节的保证。谷饶镇委、镇政府善于抓住相传自明朝以来,已有700多年悠久历史的祭“宋朝大元帅”,2008年恰逢十年一值的祭社大典的契机,因势利导,把构建“和谐谷饶”与文化节结合起来;把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与文化节结合起来;把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与文化节结合起来。清明时节,他们寓祭于乐,盛会空前。此前,该镇注重汇集民资民力,发动有识之士捐款1000多万元,改造破损道路,整治卫生死角,解决了10多村(居)7万多人的“饮水难”之忧。值祭之日,海外游子纷纷归乡,侨梓咸动,家家户户感恩英烈,张灯结彩,举乡设祭,热闹非凡。参加文化节的有7个村(居)、16支文艺游行队伍,人数1.1万人,全镇过半户数参与。粤闽18个潮剧团应邀云集该地演出竞技。游行演绎了文化新内涵,既有潮阳传统民艺舞狮、彩旗、英歌舞、剪纸、笛套锣鼓,也有高跷、布马等。有的村(居)动静结合,举办农民书画展,以文会友,以笔联谊,即兴挥毫。“十年祭社”办成弘扬民俗文化大展览,构建和谐谷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举办潮阳民艺节开先河。
贵屿镇委、镇政府发挥 “贵屿双忠行祠联谊会”、“街路棚文物管理处”的作用,绵延传播怀念张巡、许远的“双忠文化”。以始于明代嘉靖年间,每年农历二月里连续三天的“街路棚书画展”为契机,在长达两公里的商贸大街两旁,规范归类展出文化含金量高、内容丰、品类多的书法、绘画、楹联、摄影、图片、收藏等,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有明清年代古书画、国家级和各省市包括台湾和香港知名书画家的作品。镇委书记陈喜狮主动拿出珍藏的4幅较高档次的书画参展。静中有动,男女英歌舞、潮州大锣鼓举镇游行,干群同欢。专家称此文艺庙会为“中国一绝”。他们还组织侨旅联谊恳谈,发动海内外乡亲捐资兴办福利事业,使民间艺术活动升华到推进和谐贵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举办潮阳民艺节摸索了成功经验。
其二,部门主动发挥职能
在区委宣传部的正确领导下,区文广新局的领导班子爱岗敬业,高瞻远瞩,主动发挥部门职能作用,是举办潮阳民艺节的策划者和组织者。该局有三大贡献:一是在“申遗”工作中向人民、向历史负责,殚精竭虑,知难而进,积极获取申报权,入选数量潮阳占了三个项目,创造奇迹,为潮阳争得殊荣。此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贡献;二是该局领导班子发挥辖下的文艺团体、单位的作用,人尽其才。局长陈振通率先垂范,带头撰写《一份十分丰富且非常珍贵的礼物》等几篇有份量、有号召力的专题文章,凝聚了潮阳海内外人民的心,推动潮阳和谐文化建设,为举办潮阳民艺节大造舆论;三是该局积极倡导、筹备、报批,于2005年6月28日正式宣布“汕头市潮阳民间艺术学会”成立,会员200多人。把全区的文化精英、艺术骨干集结起来,有利于以老带新,为举办潮阳民艺节培养艺术骨干力量。
其三,学会坦诚建言献策
汕头市潮阳民间艺术学会成立三年来,在区委宣传部和区文广新局的支持指导下,不负众望,围绕建设和谐民间文艺的主题,积极开展对潮阳优秀民艺的搜集、整理、研究、传承、发展,编辑出版《潮阳民艺》(第1辑)和会刊共16期。在学会热心人的发动下,举行座谈会、书画笔会、研讨会、赏仙会、文艺交流会。学会还鼓励会员创作,取得丰硕成果,有的笔耕、艺耕不辍,在国内外各类大赛及国级、省级、市级报刊发表、入选作品并获奖;有的被推荐为国家、省民间艺术传承人。这班“文化老大”是定期举办“潮阳民艺节”的“智囊团”,会员将会在各镇(街道)、村(居)或各条战线,为举办潮阳民艺节坦诚建言献策,成为决策者、组织者的得力助手。
其四,企业老板慷慨捐资
潮阳很多民营企业的老板在改革开放的潮头中竞风流,富有远见卓识,积极开展企业文化活动,给企业带来了更高更好的效益。东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桂洲先生,向来热心文艺事业,早在2005年,便率先成立了“汕头市潮阳区东信文艺协会”,他投资130多万元,装饰演奏厅、舞台,增购乐器、音响和道具,会员200多人。他还把企业文化推向社会,在区影剧院表演潮阳笛套音乐,并积极参加省和国家级的笛套音乐演出,获得殊荣。2008年2月12日,潮阳棉北后溪为纪念慈祥博爱、护国庇民、可敬可亲的妈祖诞辰,举行文化大巡游,陈先生率东信笛套大锣鼓队、少年笛套锣鼓队,沿途为民献艺。此举,为企业老板解囊捐资,组建企业文艺团队起表率,届时,必有更多企业老板慷慨捐资并参与潮阳民艺节。
其五,百姓自觉踊跃参与
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百姓,一方百姓创造了一方民俗文化。据史载,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间,时任河南节度副使的张巡与睢阳太守许远率领睢阳城(今河南商丘)军民与安禄山叛军展开了十月之久的抗战,最后寡不敌众,睢阳失守,张、许二公为国殉难。援军历7日收复睢阳,匡复唐室,使江淮黎民免遭劫难,立下了不朽功勋。潮阳棉城为纪念这两位“来之北方的神明”,逐步形成了“双忠”文化圣地,东山的灵威庙是“双忠”总部,城隍前的双忠行祠,是其办公场所,平和东的岭东古庙是其家室,文光塔后的塔馆后祠(后迁西环路)是其书房,龙井双忠祠是其纪念馆。每年一度祭祀“双忠公”,至今历时900多年。今年3月16日(农历二月初九),棉城的老百姓举行了规模空前的纪念“双忠圣王”的祭祀活动,组织了10多支文艺队伍、近5000多民间艺人参加的大型文艺游行。到处洋溢着一派祥和喜庆气氛,民情稳定,秩序井然,万民同乐。今年的祭祀活动进一步传播了“双忠”民俗文化,使“潮阳双忠文化节”的内涵蜚声海内外。历年来潮阳各地各种庆典型、纪念型和庙会型的民俗活动都充分体现了百姓踊跃参与的特点。
二、精心组织,形成合力
定期举办潮阳民艺节,对于唤起海内外潮阳人永扎民族根,永牵家乡魂,聚民心,激热情,促和谐,谋发展,将会发挥难以估量的作用。很多镇(街道)村(居)历年来积累了举办民俗文化活动的丰富经验,举办潮阳民艺节的可行性毋庸置疑。但此乃一项涉及面广,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多的综合性工程,务必党政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形成合力,上下互动,注重实效,才能达到推进和谐文化建设,构建现代化潮阳的目的。刍议有三:
其一、内容与效果。今春棉城护城河的整治改造工程已火热启动,造福文光、棉北、城南、金浦街道,是百姓翘首期待的民心工程。竣工庆典之日可与“双忠文化节”、“妈祖文化节”等民俗文化活动结合起来,做到动静配合,激励民心,社会效果会更佳。地处练江、沿海、榕江的各镇(街道),各有其独特的双忠、妈祖、大峰、祭社、街路棚等民俗文化节、景点,且已积累了开展民俗活动的经验,要因地制宜、巧妙地掌握动静配合,把海内外联谊、引资恳谈、商贸洽谈、产品展销、专题研讨等有机结合起来,招商引资,繁荣城乡经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其二、全面与侧重。要善于处理全面开花与有所侧重,分期分批的关系,一年一地区,一年一主题,一年一成果,一年一特色,一年一提高,在时机适宜时举行全区性的民艺节。
其三、基金与捐资。要把当地政府的支持,建立基金与发动乡贤俊彦等有识之士解囊捐资,集结民资民力有机结合起来。既举办民艺节,又兴办福利事业,一举多得,事半功倍,为构建现代化潮阳添砖加瓦。(郑会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