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宋大峰风景区,阳光灿烂,热情似火,在这个活力四溢的美好日子里,我们终于迎来了为定期举办潮阳民间艺术节所召开的专题研讨会。这是一次极具战略意义的学术研讨会,她将把潮阳民间艺术文化产业推上一个实实在在的发展平台,她将在汕头文化史、乃至人类文化史上占有辉煌的一页。此次盛会,群贤毕至,领导参与,共同为搭建一个向世界展示潮阳民间艺术魅力大平台的壮举出谋献策,尽己所能,为潮阳崛起效力。
潮阳传统的民间艺术,包括英歌、笛套、剪纸、石雕、木雕、锡雕、嵌瓷,以及“大峰文化节”、棉城“双忠文化节”、后溪“妈祖文化节”、贵屿“街路棚”文化节、谷饶“民间文化节”等艺术节所衍生出来的艺术品种,是历史留给我们珍贵的精神财富、物质财富,只要我们善加利用,着意经营,这些宝贵的遗产,不但能得到发展弘扬,而且能够凝心聚力、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可惜,由于种种原因,这方面的工作目前尚不如人意。这几年,在我所接触的文化人中,也包括社会上一些有识之士及有关领导,一谈及“三瑰宝”等潮阳民间艺术保护和弘扬的话题,无不忧心如焚,许多热心人士都在为潮阳民间艺术寻求出路。据我了解,一些有远见、有实力的厂商、企业家,已尝试将“三瑰宝”的题材、内容产品化、商品化,譬如将剪纸作品作为邮票、作为商标,将笛套音乐刻成DV片投入市场,诸如此举,都是有益的探索。它一方面以艺富商,另一方面又能以商养艺,值得重视和推广。
但是,作为一个国家级的民间艺术之乡,潮阳尚未完全展示出她丰富的艺术品种和独特的艺术风韵;尚未形成合力、持之以恒的推出自身的文化品牌;尚未从这些文化品牌中获得应有的经济利益;究其主要原因,就是我们缺乏一个向世界展示潮阳民间艺术的大平台,缺乏一种令人怦然心动的文化产业发展氛围和触发机制。俗话说,作戏欲“奶”(谐音字。意指能歌善舞),作生意欲摆。潮人的创新精神,向为世人称道。如果我们能够搭建起这样一个大平台,给潮阳民间艺术一个良好的用武之地,从而打造出一个强大的文化产业群,这无疑是一件利在当代,功在后人的功德!
社会发展史告诉我们,任何一项重大事业的产生,都有其历史的必然,只不过是一经有大智慧、大胆识之士点破、顺应民心,振臂一呼,人们才会顿悟、起而应之,轰轰烈烈,由此而成就一番事业。几个月前陈振通先生作为一方文化主官,站在历史的高度,深思熟虑,审时度势,提出定期举办“潮阳民间艺术节”的创意,旨在搭建潮阳文化产业大平台,建立一种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此议功德无量,是潮阳之幸,文化之幸也。陈振通先生的倡议发出后,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引起人们的共鸣。德高望重、学识阅历丰厚的陈世英、陈景明前辈,为定期举办潮阳民间艺术节提出了宝贵意见,建议将这项活动作为提案,提交人大审议。他们还为艺术节的具体操作提供了很好的框架,张堡生先生等也先后撰文从各个角度予以支持,呼声昂扬,志在必得。由此可见,举办“潮阳民间艺术节”,是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的,势在可行。
5月,是龙舟竞标,百舸争流,催人奋进的季节。今天,学会又在龙舟竞渡,锣声喧天的练江之畔,假座大峰风景区,专门召开这次研讨会,集思广益,为推动“潮阳民间艺术节”早日诞生发出铿锵之声,这是历史的呼唤,是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呼唤,也是悠悠练江水的呼唤!(张利雄)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