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当前位置 :| 主页>风物掌故>

潮阳民艺三则

来源:潮阳民艺 作者:潮 音 时间:2009-05-18 Tag: 点击: 2

醒狮舞
  潮阳“舞狮”,始于清代,为民间喜爱的传统舞种,常见于节日和喜庆活动中。舞狮形式有繁有简,一般以彩布为狮身、狮尾,配以雄伟威猛的彩色斑斓狮头,由一人举狮头,一人执狮尾,2~3人敲锣打鼓,指挥节拍,舞狮人按鼓点及锣鼓声调舞蹈,气氛热烈。比较大型的舞狮还加入武术表演项目。
赛龙舟舞
  赛龙舟是民间的端午节前后于水上进行的一种体育活动。清代以来,本县出现了在陆上进行的赛龙舟舞,在县城、河浦、井都等地流行,并流传下来。一般由24人或36人组成,表演动作多模仿水上赛龙舟的划桡,揉合一些陆上表演的舞蹈动作,显得刚劲有力,别具一格。
皮猴戏
  皮猴戏的前身称纸影,是潮阳传统的傀儡戏。皮猴(傀儡)身高25~50厘米,以稻草扎躯干,腿臂裹布帛,皮手木脚,细泥塑头,面加油彩,绘成潮剧行当脸谱,身着戏服,两手及背后连接铁线柄,操纵部分套上竹管,称“皮猴箸”,供幕后人掌握。操作技术熟练者能使傀儡的动作灵活逼真,与后台的唱、白和管弦乐、打击乐配合默契。
  皮猴戏始见于民国11年(1922)河溪南田村。民国17~26年,西胪、成田、和平等地先后组合了一枝香、三正顺、老赛宝等10多个皮猴班,演出的剧目多为潮剧剧目,足迹遍及全县及邻近乡村。
  建国后,随着戏剧、电影的发展,皮猴戏班大多解散。80年代,民俗活动逐渐恢复,和平、铜盂、峡山、司马浦、胪岗等地先后组合皮猴班60多个,每班16~20人,演出剧目多为潮汕各潮剧团的演出本。演出时还配上扩音机和高低音喇叭,单一布景改为多套设置,傀儡身高增至60厘米。因演出简便,收费低廉,颇受群众欢迎。

 

后溪醒狮舞 际云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