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当前位置 :| 主页>风物掌故>

知识的海洋 宝贵的遗产——优秀历史文化遗产潮阳贵屿“街路棚”观后感

来源:潮阳民艺 作者:陈振通 时间:2009-05-18 Tag: 点击: 2

  多年想参观贵屿“街路棚”,但都没有成行。去年终于如愿以偿,而且今年又有幸前往,真乃此生一大乐事。参观了久仰的“街路棚”,才让我亲身感受到什么叫“人山人海”和“流连忘返”,又什么是“文化大餐”和“精神享受”。然而,究竟是什么原因,什么力量,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吸引了数以十万计的民众前来观赏,且都又满意而归呢?百闻不如一见。只要一走进“街路棚”,你就会得到非常满意的答案,因为那里:
  ——是一片知识的海洋。位于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西部的贵屿镇,每年农历二月里(定月不定日)一连三天,在长达近两公里的商贸大街两旁,整齐规范地悬挂着各种各样的展品,包括书法、绘画、楹联、摄影、图片、收藏等等,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旅游和历史名人、忠孝故事、政策法规、烈士事迹、讽刺小品……无所不有,让人眼花缭乱,仿佛进入了知识的海洋。据介绍,“街路棚”里包括了八大方面的内容,仅书画作品就1400多幅,多种收藏品2800多件,楹联210对,摄影专题10个。有关专家认为,像这种数量众多,内容极其丰富,文化含量极高的群众文化庙会在全国是少有的,称其“中国一绝”毫不夸张。
  ——是一种精神的享受。贵屿的“街路棚”虽然是一种农村基层老百姓自发、自娱、自乐的民俗文化活动,却多而不杂,众而不乱,低而不俗;能让观众各得其所,各得其好,各得其乐;达到神人共乐,官民同乐,老幼皆乐的效果。不仅有数量可观、档次较高的明清时代古书画、国家级和各省市包括台湾和香港著名书画家的作品,而且有数以千件的各种各样的收藏品和既贴近时代又生动亲切的专题摄影展览。同时,又动静结合,组织了众多的文艺团体和民间文艺队伍,进行大规模地文艺游行、文艺演出和文体活动。真乃“文化大盛宴”,让人大开眼界、大饱眼福,感到受益匪浅,是一种难以形容的精神享受。
  ——是一个教育的平台。贵屿“街路棚”丰富的文化艺术内涵,是广大老百姓自我熏陶、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极好方法。去年本人就目睹了“街路棚”里一个男孩弯着腰,让另一个男孩在他背上铺纸抄录历史典故“二十四孝”的内容,场面十分动人。据陪同人员介绍,长期以来,贵屿许多中小学学生的作文里,都运用了“街路棚”里边的史料,这对于下一代的培养教育很有作用。历史和现实都有力说明,这一文化含量极高的群众文化庙会,集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体,传统文化、现代文化、潮汕文化;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革命传统、政治经济……应有尽有,极其丰富,为老百姓提供了免费文化大餐,使无数的农民群众在文化艺术享受中得到熏陶,得到教育,是一个提高广大农村农民综合素质的极好平台,对于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都具有十分深远和重大的意义。
  ——是一项伟大的创造。“街路棚”这种文化庙会,从一开始就是群众性的自发的行动,是一件得民心、顺民意的事情,也是贵屿人民自己的选择,历史的选择,正确的选择。充分体现了贵屿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造精神。据了解,这一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活动,近年来,每年参观的人数都超20万人次,参与的民间艺人就有4000——8000人,届时几乎贵屿镇所在地好几个社区的每家每户农民都忙得不亦乐乎。长期以来,在短短的几天内,每届都能够吸引数以十万计的老百姓自觉投身这项活动,其影响力,其凝聚力,其生命力是非常了不起的。她是贵屿人民的一项伟大创造,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大好事。一方面,她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满足了不同层次尤其最底层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另一方面,她寓教于乐,潜移默化,为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设和谐、稳定的农村社会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再一方面,她能够凝心聚力,激发热情,其时亲朋云集,宾客满座,侨旅欢聚,各种各样的联谊会、恳谈会、座谈会趁时而开,不断地增强了海内外乡亲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凝聚力。更为突出的是,几百年来每一届“街路棚”期间,不仅当地数以千家的商铺异常活跃,周边县市、村镇的商贩也云集贵屿,土特产、工艺品、新产品及各种杂耍遍布三街六巷,商贸繁荣的景象令人十分高兴和羡慕。
  ——是一份宝贵的遗产。《潮汕百科全书》(199页)有载:“贵屿街路棚始于明代嘉靖(公元1533)年间,其时贵山都有三处双忠庙,并于每年二月祭念张巡许远……当时贵山有陈江陈浩告老回乡,倡导模仿苏州庙会格局,举办以怀念张巡许远为内容的书画展览……”。主要依附纪念“双忠公”,已有近500年历史的这一贵屿民俗活动,从其诸多现存的古书画作品、楹联和牌坊对联来看,内容主要是传播“双忠文化”,歌颂古代历史人物的“忠”和“义”,倡导“德”和“孝”,教育官吏、百姓“修身、治家、平天下”。这一特色鲜明、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健康的民间文化活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潮阳传承和弘扬的极好形式,是潮汕文化光彩的一章,也是一份非常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经过近500年历史的进化与改革,这一特殊的文化活动形成已经更加深入人心,广受老百姓的欢迎,备受众多官员和专家学者的关注和重视,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满腔热情的支持。令人钦佩又值得高兴的是,长期以来,“贵屿双忠行祠联谊会”和“街路棚文物管理处”在保护、传承、管理和发挥其作用方面作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当地社区和镇一级历届党政及有关部门都十分重视这一民俗活动,并给予积极的支持、引导和帮助。例如不久前才上任的贵屿镇委书记陈喜狮就拿出了自己珍藏的、有一定档次的4幅书画作品参加今年“街路棚”的展出,以实际行动给与了支持。因此坚信,贵屿“街路棚”这一具有特殊和杰出历史文化价值的宝贵文化遗产,将更加充分地显示其强大生命力,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诚然,如同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完美无缺一样,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贵屿“街路棚”也有其需要进一步研究、改进和提高的地方,尤其是如何加紧认真申报,力争列入省级和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在进一步加强保护、传承和管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这一特色文化优势,做强做大这一文化品牌,合理开发利用好这一宝贵的文化资源,更好地为建设和谐文化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将是面临的重要课题和历史使命。(陈振通)